《物理化学(下)》作业
一.选择题
1.已知298 K时,(NH4)2SO4.NaOH.Na2SO4的 分别为3.064 × 10-2. 2.451 × 10-2.2.598 × 10-2 S·m2· mol-1,则NH4OH的为 ( )
A. 1.474 × 10-2 B. 2.684 × 10-2 C. 2.949 × 10-2 D. 5.428 × 10-2
2.质量摩尔浓度为m的H3PO4溶液,设其完全电离,离子平均活度系数为,则溶液中H3PO4的活度aB为 ( )
A. B. C. D.
3.下列说法不属于可逆电池特性的是 ( )
A. 电池放电与充电过程电流无限小
B. 电池的工作过程肯定为热力学可逆过程
C. 电池内的化学反应在正逆方向彼此相反
D. 电池所对应的化学反应
4. 已知,,则为 ( )
A. [(0.72 × 3) + 0.34] V; B.(0.72 × 1.5 + 0.17)V ;
C.(0.72 + 0.34)V ; D.(0.72 − 0.34 )V
5. 对于浓差过电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浓差过电势的产生在于电极反应速率大于离子迁移速率
B. 可用升温或搅拌的方法减小或消除浓差过电势
C. 浓差过电势的大小与电流密度无关
D. 浓差过电势的大小是电极极化程度的量度
6.某一反应在一定条件下的平衡转化率为25 %,当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后,反应速率提高10倍,其平衡转化率将 ( )
A.大于25 % B.小于25 % C.不变 D.不确定
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大小不同的两个水珠,长期放置会发生 ( )
A. 大水珠变大,小水珠变小 B. 大水珠变小,小水珠变大
C. 大小水珠均不变 D. 大小水珠变得一样大
8.将大分子电解质NaR的水溶液与纯水用半透膜隔开,达到Donnan平衡后,膜外水的pH值 ( )
A. 大于7 B. 小于7 C. 等于7 D. 不能确定
9.气体在固体表面发生等温吸附时 ( )
A. ΔS > 0 B. ΔS < 0 C. ΔS = 0 D. ΔS ≥ 0
10.298 K,在锌上的超电势为0.7 V,,电解一含有(a=0.01)的溶液,为了不使析出,溶液的pH值至少应控制在 ( )
A. pH > 2.06 B. pH > 2.72 C. pH > 7.10 D. pH > 8.02
11.已知氢在铜上的析出超电势为0.23 V,,电解0.1mol·dm-3的CuSO4溶液,电极电势只有控制在大于下列哪个电势下,氢就不会析出 ( )
A. 0.13 V B. − 0.23 V C. 0.23 V D. − 0.27 V
12.某温度下,纯水的电导率,已知该温度下,.的摩尔电导率分别为与,则该水的为多少 ( )
A. 6.9×108 B. 3.0×10-14 C. 4.77×10-15 D. 1.4×10-15
13.反应A + B → C + D的速率方程为r = k[A][B] ,则该反应 ( )
A. 是二分子反应 B. 是二级反应但不一定是二分子反应
C. 不是二分子反应 D. 是对A.B 各为一级的二分子反应
14.某化合物与水相作用时,其起始浓度为1 mol⋅dm-3,1小时后为0.5 mol⋅dm-3,2小时后为0.25 mol·dm-3。则此反应级数为 ( )
A. 0 B. 1 C. 2 D. 3
15. 由气体碰撞理论可知,分子碰撞次数 ( )
A. 与温度无关 B. 与温度成正比
C. 与绝对温度成正比 D. 与绝对温度的平方根成正比
16.某反应进行时,反应物浓度与时间成线性关系,则此反应之半衰期与反应物最初浓度关系为 ( )
A. 无关 B. 成正比 C. 成反比 D. 平方成反比
17.用同一导电池测定浓度为和的同一电解质溶液的电阻,前者是后者的10倍,则两种浓度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之比为 ( )
A. 1∶1 B. 2∶1 C. 5∶1 D. 10∶1
18.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图为直线的反应为一级反应 B. 图为直线的为二级反应
C. 一级反应的半衰期为 D. 二级反应速率数单位为:
19.某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2A→P,则在动力学的研究中该反应属于 ( )
A.二级反应 B.基元反应 C.双分子反应 D.无法确定
20.实验活化能Ea.临界能Ec.能垒Eb和0 K时的能量差E0,它们的物理意义不同,数值也不完全相同,但在一定条件下,四者数值近似相等,其条件是 ( )
A. Ec很小 B.Eb很小 C. 温度很低 D. 基态振动频率很高
21.设某浓度时的摩尔电导率为,若在该溶液中加入的纯水,这时的摩尔电导率将 ( )
A. 降低 B. 增大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22.下列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平均活度系数最小的是(设浓度都为)
A. B. C. D.
23.水溶液的离子强度为 ( )
A. B. C. D.
24.分解成和反应的活化能为,用酶作催化剂则活化能降为。因此,298K时由于酶的作用使反应速率大致改变了
A. 倍 B. 倍 C. 倍 D. 倍
25.的化学势与.的化学势.之间的关系为 ( )
A. B.
C. D.
26.已知,,则为 ( )
A. [(0.72 × 3) + 0.34] V; B.(0.72 × 1.5 + 0.17)V ;
C.(0.72 + 0.34)V ; D.(0.72 − 0.34 )V
27.对韦斯登标准电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温度系数小 B. 为可逆电池
C. 正极为含12.5 %镉的汞齐 D. 电池电动势保持长期稳定不变
28. 某燃料电池的反应为,在400 K时的和分别为和,则该电池的电动势为 ( )
A. 1.2 V B. 2.4 V C. 1.4 V D. 2.8 V
29.298 K,在锌上的超电势为0.7 V,,电解一含有 (a=0.01)的溶液,为了不使析出,溶液的pH值至少应控制在 ( )
A. pH > 2.06 B. pH > 2.72 C. pH > 7.10 D. pH > 8.02
30.在298 K时,若要使电池 的电动势E为正值,则与值的大小的关系为 ( )
A. B. C. D. p1和p2都可任意取值
31.在相同的温度和外压下,将一个玻璃毛细管 (1) 和一个内壁涂有石蜡的同样半径的毛细管 (2) 插入一个盛水的烧杯 (3) 中,三个液面上的蒸气压依次用p1.p2和p3表示,则 ( )
A. p2 > p3 > p1 B. p3 > p2 = p1 C. p1 > p3 > p2 D. p3 > p1> p2
32.298 K时,某肥皂液的表面张力为0,则直径为的肥皂液上所受的附加压力 ( )
A. B. C. D.
33.外加电解质可以使溶胶聚沉,直接原因是 ( )
A. 减低了胶体颗粒表面的热力学电势φ
B. 减低了胶体颗粒的电动电势ζ
C. 同时降低了φ和ζ
D. 降低了│φ│与│ζ│的差值
34.下列说法不属于可逆电池特性的是( )
A. 电池放电与充电过程电流无限小
B. 电池的工作过程肯定为热力学可逆过程
C. 电池内的化学反应在正逆方向彼此相反
D. 电池所对应的化学反应ΔrGm = 0
35.胶体分散体系中,分散相的大小为 ( )
A. 1 nm B. 1 nm ~ 100 nm C. 100 nm D. 1000 nm
36.在温度T时,的溶度积为,则为 ( )
A. B. C. D.
37.某温度下,纯水的电导率,已知该温度下,.的摩尔电导率分别为与,则该水的为多少 ( )
A. B. C. D.
38. 某复杂反应表观速率常数k与各基元反应速率常数间的关系为 ,则表观活化能与各基元活化能间的关系为 ( )
A. B.
C. D.
39.破坏臭氧的反应机理为:,,其中NO是 ( )
A. 总反应的反应物 B. 中间产物 C. 催化剂 D. 总反应的产物
40.当一束足够强的自然光通过一胶体溶液,在与光束垂直方向上一般可观察到 ( )
A. 白光 B. 橙红色光 C. 黄光 D. 兰紫色光
二.证明题
1.乙醛的离解反应是有下面的几个步骤构成的
试用稳态近似法导出:
2.的热分解反应,,大量实验确知该反应不是一个简单反应,而是一个复杂反应,欧格(Ogg)在1947年提出反应机理为:
反应过程中出现的活性粒子和可用稳态法处理,请证明:
三.计算题
1.298K时测得SrSO4饱和水溶液的电导率为,该温度时水的电导率为, 已知 ,,试计算在该温度下SrSO4在水中的浓度。
2.从饱和韦斯顿电池的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式,试求在298.15 K,当电池可逆产生2 mol电子的电量时,电池反应的.和。已知该关系式为
3.某人工放射性元素放出粒子,半衰期为15 min,试问该试样有80 %分解,需时若干?
4.碳的放射性同位素在自然界树木中分布基本保持为总碳量的。某考古队在一山洞中发现一些古代木头燃烧的灰烬,经分析的含量为总碳量的,已知的半衰期为5700年,试计算这灰距今约有多少年?
5.某一级反应在340 K完成20 %需时3.20 min,而在300 K时同样完成20 %需时12.6 min,试计算该反应的实验活化能。
四.论述题
根据你掌握的资料和信息举例说明物理化学基本原理在中学化学课程教学或科学研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