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从市政职能看,它主要研究城市政府对公共事务和( )。
A、城市规划 B、城市环境 C、公共事业 D、私人产品
2、根据有关资料,世界上第一个超过10万人口的城市,是公元前14世纪的( )。
A、欧洲的罗马帝国 B、亚洲的波斯
C、古埃及的底比斯 D、中国的洛阳
3、中共市委与市国家机构的关系,乃是当代中国市政体制的( )。
A、核心关系 B、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C、规范关系 D、上下级关系
4、标志着我国市政管理体制已基本成型的《市组织法》的颁布时间是( )。
A、1943年 B、1953年 C、1963年 D、1973
5、城市规划提出了建造大厅公园绿地理念的时间是( )。
A、19世纪50年代 B、19世纪60年代
C、19世纪70年代 D、19世纪80年代
6、把工业区、港口、铁路、居住区严格区分开来的工程师是( )。
A、托利•嘎纳尔 B、索里亚•马塔
C、霍华德 D、柯布西埃
7、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一般为( )。
A、20年 B、30年 C、40年 D、50年
8、城市基础设施是公开和开放的服务系统,是全体市民共同享用的( )。
A、公用事业设施 B、市政工程设施
C、集体消费品 D、福利消费品
9、城市内部交通系统的最基本特征表现为( )。
A、道路系统化 B、道路网络化
C、高速公路化 D、设施现代化
10、所有成员集体享用的集体消费品就称之为( )。
A、物质产品 B、精神产品 C、集体产品 D、公共产品
11、自然垄断行业的政府管制属( )。
A、经济管制 B、社会管制
C、政治管制 D、行政管制
12、一般而言,城市土地使用空间布局主要存在的三种模式是同心圆模式、放射形模式和( )。
A、方形模式 B、多边形模式
C、多中心模式 D、长方形模式
13、城市有关机关依法对公民的基本情况进行收集、确认和登记的管理就是( )。
A、行政管理 B、治安管理
C、社区管理 D、户籍管理
14、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于20世纪( )。
A、50年代初期 B、60年代初期
C、70年代初期 D、80年代初期
15、社会共同需要是界定城市公共事业职能范围的( )。
A、公共服务标准 B、公益事业标准
C、公共产品标准 D、客观标准
16、从市政职能看,城市管理(市政管理)主要研究城市政府对公共事务和 ( )。
A、城市规划 B、城市环境 C、公共事业 D、私人产品
17、根据有关资料,世界上第一个超过10万人口的城市,是公元前14世纪的( )。
A、欧洲的罗马帝国 B、亚洲的波斯
C、古埃及的底比斯 D、中国的洛阳
18、城市的金融中心功能开始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发展于资本主义( )时期。
A、商业发展 B、商品交换
C、自由竞争 D、市场繁荣
19、中共市委与市国家机构的关系,乃是当代中国市政体制的( )。
A、核心关系 B、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C、规范关系 D、上下级关系
20、中国的市建制出现于( )。
A、唐朝末期 B、宋朝前期
C、明朝中期 D、清朝末期
21、世界城市规划理论演进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 )。
A、《威尼斯宪章》 B、《雅典宪章》
C、《马丘比丘宪章》 D、《都市计划法》
22、对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是( )。
A、城市政府 B、城市基础设施
C、经济竞争 D、城市管理
23、城市政府由于经营国有资产所获取的财产收入是( )。
A、国有资产收入 B、税收收入
C、公共收费收入 D、债务收入
24、公共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环保和体育方面的支出属于( )。
A、城市财政支出 B、公共事业支出
C、公共投资支出 D、公共转移支出
25、在土地权属关系中,最主要的是土地所有权和( )。
A、土地占有权 B、土地使用权
C、土地收益权 D、土地处分权
26、城市住房供给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可供市场流通的住房存量和( )。
A、住房标准 B、住房质量
C、住房经营 D、住房流量
27、对为保卫国家安全而做出贡献的特殊公民所给予的优待和抚恤是( )。
A、社会优抚 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 D、社会保障
28、城市公共事业的基本使命是提供公共产品和( )。
A、公益事业 B、公共服务 C、社会福利 D、社会救助
29、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进步具有巨大影响的科学研究是( )。
A、基础性研究 B、公益性研究
C、赢利性研究 D、服务性研究
30、城市水体污染主要表现为生活水污染和( )。
A、大气污染 B、工业废水污染
C、固体废弃物污染 D、土壤污染
31、最早开始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地区,也是最早形成近代城市的地区是( ) 。
A、欧洲 B、西欧 C、东欧 D、亚洲
32、中共市委与市国家机构的关系,乃是当代中国市政体制的( )。
A、核心关系 B、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C、规范关系 D、上下级关系
33、我国各级市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 )。
A、权力机关 B、中共市委
C、市人民政府 D、行政机关
34、英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城市规划法的时间是( )。
A、1908年 B、1909年 C、1910年 D1911年
35、城市规划提出了建造大厅公园绿地理念的时间是( )。
A、19世纪50年代 B、19世纪60年代
C、19世纪70年代 D、19世纪80年代
36、公共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环保和体育方面的支出属于( )。
A、城市财政支出 B、公共事业支出
C、公共投资支出 D、公共转移支出
37、自然垄断行业的政府管制属( )。
A、经济管制 B、社会管制
C、政治管制 D、行政管制
38、一般而言,城市土地使用空间布局主要存在的三种模式是同心圆模式、放射形模式和( )。
A、方形模式 B、多边形模式
C、多中心模式 D、长方形模式
39、在土地权属关系中,最主要的是土地所有权和( )。
A、土地占有权 B、土地使用权
C、土地收益权 D、土地处分权
40、城市人口的基本构成可以分为自然构成和( )。
A、单位构成 B、区域构成
C、社会构成 D、户籍构成
41、城市有关机关依法对公民的基本情况进行收集、确认和登记的管理就是( )。
A、行政管理 B、治安管理
C、社区管理 D、户籍管理
42、社会共同需要是界定城市公共事业职能范围的( )。
A、公共服务标准 B、公益事业标准
C、公共产品标准 D、客观标准
43、城市公共事业的基本使命是提供公共产品和( )。
A、公益事业 B、公共服务 C、社会福利 D、社会救助
44、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进步具有巨大影响的科学研究是( )。
A、基础性研究 B、公益性研究
C、赢利性研究 D、服务性研究
45、我国开始在实质上全面推行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时间是( )。
A、1998年 B、1999年 C、2000年 D、2001年
46、根据有关资料,世界上第一个超过10万人口的城市,是公元前14世纪的( )。
A、欧洲的罗马帝国 B、亚洲的波斯
C、古埃及的底比斯 D、中国的洛阳
47、最早开始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地区,也是最早形成近代城市的地区是( ) 。
A、欧洲 B、西欧 C、东欧 D、亚洲
48、清王朝制定并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是在( )。
A、1907年1月 B、1908年1月
C、1909年1月 D、1909年2月
49、标志着我国市政管理体制已基本成型的《市组织法》的颁布时间是( )。
A、1943年 B、1953年 C、1963年 D、1973
50、标志着我国城市规划进入有法可依的发展新阶段城市规划基本法律是( )。
A、《城市规划审批暂行办法》 B、《城市规划定额指标暂行规定》
C、《城市规划条例》 D、《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51、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一般为( )。
A、20年 B、30年 C、40年 D、50年
52、城市基础设施是公开和开放的服务系统,是全体市民共同享用的( )。
A、公用事业设施 B、市政工程设施
C、集体消费品 D、福利消费品
53、城市内部交通系统的最基本特征表现为( )。
A、道路系统化 B、道路网络化
C、高速公路化 D、设施现代化
54、所有成员集体享用的集体消费品就称之为( )。
A、物质产品 B、精神产品 C、集体产品 D、公共产品
55、一种经济行为给外部造成积极影响,使其他经济单位减少成本或增加收益( )。
A、外部效应 B、正外部效应
B、负外部效应 D、内部效应
56、城市政府由于经营国有资产所获取的财产收入是( )。
A、国有资产收入 B、税收收入
C、公共收费收入 D、债务收入
57、在土地权属关系中,最主要的是土地所有权和( )。
A、土地占有权 B、土地使用权
C、土地收益权 D、土地处分权
58、对为保卫国家安全而做出贡献的特殊公民所给予的优待和抚恤是( )。
A、社会优抚 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 D、社会保障
59、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于20世纪( )。
A、50年代初期 B、60年代初期
C、70年代初期 D、80年代初期
60、城市水体污染主要表现为生活水污染和( )。
A、大气污染 B、工业废水污染
C、固体废弃物污染 D、土壤污染
二、多项选择题
1、城市经济由于资源聚集、( ) ,因此消费空间和消费规模庞大。
A、工业集中 B、商贸发达 C、生产发达 D、人口众多
2、市政体制是城市的政府组织结构( )的总和。
A、政府职能结构 B、政府管理方式
C、政府结构形式 D、政府运行机制
3、市委员会制类似于市议会制,即由市委员会兼行市政管理的( )。
A、议决权 B、任免权 C、执行权 D、行政权
4、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推行的市制改革包括“市领导县”( )。
A、“地市合并” B、市辖区 C、撤县改市 D、划县入市
5、《雅典宪章》把城市功能明确区分为( )。
A、居住 B、工作 C、游憩 D、交通
6、纵观世界各国城市道路系统,主要存在的形式有棋盘式、放射式和( )。
A、环状式 B、自由式 C、多中心组团式 D、圆心式
7、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公共财政具有的职能是 。
A、资源配置职能 B、收入分配职能
C、发展经济职能 D、经济稳定与增加职能
8、城市土地管理的内容包括( )。
A、城市土地规划管理 B、城市土地行政管理
C、城市土地经济管理 D、城市土地法制管理
9、城市社会治安管理机关,包括城区内的各级各类公安机关、审判机关、( )。
A、检查机关 B、安全机关
C、行政机关 D、司法行政机关
10、城市文物建筑和历史遗产保护的主要方式有恢复原状,整旧如新和( )。
A、迁移重建,修旧成新 B、仿古重修、焕然一新
C、保留旧貌、修缮翻新 D、保留遗迹,温故知新
11、城市化的基本形态是( )。
A、集中型 B、扩散型 C、逆城市化 D、大都市化
12、市委员会制类似于市议会制,即由市委员会兼行市政管理的( )。
A、议决权 B、任免权 C、执行权 D、行政权
13、从我国实行市领导县的类型看,主要的形式有地市合并型 ( )。
A、对县入市型 B、撤地设市型
C、市辖区型 D、升市领市型
14、现代城市规划具有的基本特征有综合性、权威性和( )。
A、适用性 B、前瞻性 C、阶段性 D、区域性
15、私人产品的特性在于,具有消费的( )。
A、适用性 B、排他性 C、竞争性 D、利己性
16、政府公债对债权人具有的特征是( )。
A、公平性 B、自愿性 C、灵活性 D、有偿性
17、我国城市政府负责土地管理的行政机关主要有( )。
A、市土地管理局 B、市建设局
C、市规划管理局 D、市房地产管理局
18、城市社会治安管理机关,包括城区内的各级各类公安机关、审判机关、( )。
A、检查机关 B、安全机关
C、行政机关 D、司法行政机关
19、社区的基本构成要素除人口、地理环境外,还有( )。
A、经济 B、消费 C、文化 D、组织
20、公共产品具有的特性是( )。
A、排他性 B、非排他性
C、竞争性 D、非竞争性
21、城市化的基本形态是( )。
A、集中型 B、扩散型 C、逆城市化 D、大都市化
22、市政体制是城市的政府组织结构( )的总和。
A、政府职能结构 B、政府管理方式
C、政府结构形式 D、政府运行机制
23、市委员会制类似于市议会制,即由市委员会兼行市政管理的( )。
A、议决权 B、任免权 C、执行权 D、行政权
24、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推行的市制改革包括“市领导县”( )。
A、“地市合并” B、市辖区 C、撤县改市 D、划县入市
25、现代城市规划具有的基本特征有综合性、权威性和( )。
A、适用性 B、前瞻性 C、阶段性 D、区域性
26、《雅典宪章》把城市功能明确区分为( )。
A、居住 B、工作 C、游憩 D、交通
27、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变迁经历了自然力与动物力时代和( )。
A、蒸气机时代 B、工业革命时代
C、内燃机时代 D、综合动力时代
28、纵观世界各国城市道路系统,主要存在的形式有棋盘式、放射式和( )。
A、环状式 B、自由式 C、多中心组团式 D、圆心式
29、城市收入的特征是( )。
A、公共性 B、强制性 C、规范性 D、稳定性
30、公共产品具有的特性是( )。
A、排他性 B、非排他性
C、竞争性 D、非竞争性
31、市政体制是城市的政府组织结构( )的总和。
A、政府职能结构 B、政府管理方式
C、政府结构形式 D、政府运行机制
32、市委员会制类似于市议会制,即由市委员会兼行市政管理的( )。
A、议决权 B、任免权 C、执行权 D、行政权
33、当代中国市政管理机关主要有中共市委、城市权力机关( )。
A、市委常委 B、城市行政机关
C、城市人大 D、城市司法机关
34、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推行的市制改革包括“市领导县”( )。
A、“地市合并” B、市辖区 C、撤县改市 D、划县入市
35、《雅典宪章》把城市功能明确区分为( )。
A、居住 B、工作 C、游憩 D、交通
36、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变迁经历了自然力与动物力时代和( )。
A、蒸气机时代 B、工业革命时代
C、内燃机时代 D、综合动力时代
37、纵观世界各国城市道路系统,主要存在的形式有棋盘式、放射式和( )。
A、环状式 B、自由式 C、多中心组团式 D、圆心式
38、政府公债对债权人具有的特征是( )。
A、公平性 B、自愿性 C、灵活性 D、有偿性
39、具体地讲,城市政府采购目标包括的内容除经济性和有效性外,还有( )。
A、促进社会和谐 B、保障廉洁采购
C、调控经济发展 D、促进社会目标
40、土地使用权转让包括( )。
A、调拨 B、出售 C、交换 D、赠与
三、辨析题
1、城市化发展的最基本动力应当是由于工业化所要求的生产在市场上的扩大化。
2、西方发达国家城市政府为相对独立的基层行政单位。
3、城市建筑规划管理的中心环节是建设工程规划。
4、城市教育支出应该由政府和收益者共同承担。
5、城市企事业单位内部设立的保卫部门具有治安管理权限。
6、城市化突出的表现是非农业人口迅速而持续地增长。
7、英国的城市自治就是城市在所有事务上都有自主权。
8、城市基础设施的主要目标是赢利。
9、城市住房管理只是对住房流通和分配的管理。
10、自由迁徙可以化解我国低度城市化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11、城市是人类建立在劳动分工基础上的交换体系。
12、随着区、街道管理事务的不断增加,有必要把街道办事处变为一级政府。
13、基础设施应当成为商品,具有一定的经营回报和利润空间。
14、基础性研究和社会公益性研究的科研活动应实现产业化与市场化。
15、我国土地为国家和农村集体经济所垄断。
16、城市化发展的最基本动力应当是由于工业化所要求的生产在市场上的扩大化。
17、政府采购是非赢利性的。
18、社会保障基金应由国家、单位负担。
19、城市住房管理只是对住房流通和分配的管理。
20、满足单位和团体需要的文化活动应当由政府投资。
四、简答题
1、什么是城市?城市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2、什么是市政体制?西方国家的市政体制有哪几种类型?
3、城市规划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4、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行模式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5、城市的一般功能是什么?
6、城市财政支出由哪几类构成?
7、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对城市经济运行有哪些调节作用?
8、什么是城市公共事业?
9、城市财政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10、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对城市经济运行有哪些调节作用?
11、城市人口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2、哪些是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征?
13、什么是市经理制?
14、城市基础设施的特征有哪些?
五、论述题
1、试述实行自由迁移的政策效应。
2、试论城市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3、试论述城市化的影响因素。
4、试论城市政府对自然垄断行业实行管制的必要性。
5、简论逆城市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
6、试论述城市化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