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编号:7394 座位号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政府公共关系试题
2018年7月
一、单选题(每空2分,共30分)
- 政府公共关系以塑造良好形象和获得公众支持为( ) 。
A. 途径
B. 主体
C. 客体
D. 目标 - 政府公共关系客体的复杂性不包括( )。
A. 结构的复杂性
B. 人事的复杂性
C. 状况的复杂性
D. 利益的复杂性
3.( )是公众行为的基础,会影响公众知觉的选择性和判断性,决定公众的行为方式和效果。
A. 公众心理
B. 舆论
C. 集体决策
D. 个人决策
4.( )是政府公共关系主体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A. 实事求是
B. 爱岗敬业
C. 诚实守信
D. 为人民服务
5.( )原则,就是指政府形象塑造不能仅仅是临时性、应急型、运动式的作法,而是要追求长期效果。
A. 效果原则
B. 真实原则
C. 长效原则
D. 法制原则 - 政府高层在全员公关建设中应当发挥( )作用。
A. 示范和表率
B. 感情引领
C. 语言激励
D. 物质表彰 - 以下哪项不是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的主要步骤( )。
A. 确认召开
B. 私下沟通
C. 明确人选
D. 正式召开新闻发布会
8.( )是政府在危机状态下,为了妥善处理危机事务,采取公共关系的方式方法,开展化解危机、渡过难关、重塑形象的各种公关活动。
A. 政府公务员形象管理
B. 政府危险管理
C. 政府工作全面质量管理
D. 政府危机公关 - 以下哪项不是制作政府公益广告的原则( )。
A. 引领社会潮流,追求高雅文明
B. 把握公众心态,深入人心
C. 选择适当媒介,经济实效
D. 提前采访公众,询问需求 - 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 ),解决权力集中的问题。
A. 政企分开
B. 政事分开
C. 党政分开
D. 党企分开
11.( )原则,是指在听证过程中从事裁决和审判性听证的行政机构和人员,不能从事与听证和裁决行为不相容的活动,以保证裁决的公正性。
A. 回避
B. 案卷排他
C. 事前告知
D. 职能分离
12.( )是指城市举办的一系列活动或事件,包括节日、庆典,地方特色产品展览会、交易会博览会等,以及各种文化、体育等具有特色的活动或非日常发生的特殊事件。。
A. 节事活动
B. 霍桑效应
C. 蚂蚁效应
D. 流言效应
13.( ),是政府主体在进行公关信息发布时体现的信息传播的时效性。
A. 实效原则
B. 时效原则
C. 真实原则
D. 成本原则 - 公益广告通过倡导、规劝、禁止等形式来宣传政府政策、意识形态、道德传统,以达到维护社会道德和正常社会秩序、提高公众思想意识的目的。这是政府公益广告的( )功能。
A. 塑造信誉
B. 引领思潮
C. 社会教育
D. 加强倡导
15.( )是在小型群体内针对某一主题所做的讨论与访谈,这一团体旨在从选定的人处获得对某一特定主题的详细观点与见解。。
A. 头脑风暴
B. 电视电话会议
C. 焦点组座谈会
D. 听证会
二、多选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 政府危机公关的功能( )。
A. 平息怒气
B. 化解危机
C. 重塑形象
D. 掩盖问题 - 政府形象中的理念识别系统,应该突出以下哪些理念( )。
A. 服务理念
B. 责任理念
C. 法治理念
D. 透明理念 - 政府形象的塑造需要重视和遵循哪三方面原则( )。
A. 体谅公众原则
B. 机制原则
C. 操作原则
D. 效果原则
4.( )是政府冲突调解的几大策略。
A. 以利诱人
B. 以情感人
C. 以理服人
D. 以法慑人 - 建立突发事件综合治理机制,应包括( )等内容。
A. 预警机制
B. 信息披露机制
C. 干部问责制与纠错机制
D. 财政资源动员机制
E. 社会力量的动员与参与机制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
简述社会公众的时代特点。
-
危机状态下,政府怎样建立沟通中的信任策略?
论述题 (30分)
政府危机公关的一般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