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7403 座位号: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素质与思想政治教育试题(开卷)
2018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考生注意:请将答案填写在下面的方框内,否则不得分。
1.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从戚继光抗击倭寇到郑成功收复台湾,从三元里人民抗英到全民族抗日战争,这些都表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 )
A.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精神 B.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
C.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精神 D.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精神
2.道德作为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对于社会发展具有多种功能。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是道德的( )
A.调节功能 B.认识功能 C.激励功能 D.沟通功能
3.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秉公办事、平等待人、清正廉洁,不谋私利、不滥用职权、不损人利己、不假公济私。这体现了职业道德中( )
A.精益求精的要求 B.奉献社会的要求
C.办事公道的要求 D.互相服务的要求
4.朱熹说:“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者也。这句话说明( )
A.道德是一种主观想象 B.道德是一种客观行为
C.个人品德的形成离不开实践 D.个人品德的养成不依赖社会
5.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下列关于信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 B.坚定的信念往往伴随着炽热的感情
C.信念是对自身未来发展的设计和想象 D.信念是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的统一体
6.人生态度属于人生观的范畴,是指( )
A.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 B.人的实践对于社会、他人和自身所具有的意义
C.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D.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
7.在社会生活中,人生实践体现出一些价值。其中,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指的是人生的( )
A.自我价值 B.群体价值 C.外在价值 D.社会价值
8.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 )
A.起源于人性中的情感、欲望 B.起源于神的启示或上帝的意志
C.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 D.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实践
9.马克思指出,在阶级社会中,“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这句话说明( )
A.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极为有限 B.道德因反映特定阶级的利益而具有阶级性
C.有什么样的道德就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关系
D.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并不必然引起道德的发展变化
10.道德建设的核心,体现并决定着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
A.个人主义 B.集体主义 C.利他主义 D.为人民服务
二、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30分)
1、为人民服务
2、民族精神
3、世界观
4、人生态度
-
时代精神
-
人生观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3分,共24分)
考生注意:请将答案填写在下面的方框内,否则不得分。
1、作为社会调节规范,道德只调整人的内心动机而法律只调整人的外部行为。
2、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劳动法的立法宗旨。
3、实现理想其实很困难,还是实际一点好,不要作什么理想主义者。
4、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爱国主义,总是具有不同的内涵。
5、道德和法律作为维护公共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它们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
6、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7、理想好比泥土中生长出来的花,它虽然生长在泥土中,但它又不是泥土。所有理想看起来常常是美丽的,而现实社会则看来是丑恶的。
8、道德是通过人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自觉自愿的自我制裁实现的,因而与法律规范相比,道德规范不具有拘束力。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16分)
1、什么是爱国主义?如何理解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2、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提倡“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有意义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