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1189
政府经济学 试题
2019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政府经济的依据主要是( )。
A.私人财产所有权 B.社会公共权力
C.道德劝说 D.法律制度
2.公共选择的基本原理是将( )的分析方法用于非市场的政治领域。
A.管理学 B.社会学
C.经济学 D.法学
3.按照( )分类,政府支出可分为经常性预算支出和资本性预算支出。
A.经济性质 B.政府职能
C.预算管理体制 D.预算编制方法
4.( )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法规规定,为支持特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无偿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
A.罚没收入 B.政府性基金
C.债务收入 D.国有资产收入
5.( )是指国家规定最低税率和最高税率,各地可以在此幅度内自行确定一个比例税率。
A.单一比例税率 B.差别比例税率
C.幅度比例税率 D.有起征点或免征额的比例税率
6.按照( )分类,可将税收收入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A.税收管理体制 B.课税对象的性质
C.税负能否转嫁 D.缴纳税收的形式
7.自来水公司根据每个居民户的用水数量,按每吨水一定价格收取水费,而不再考虑用水限额等问题的方法属于下列哪一种公共定价法?( )
A.单一定价法 B.二部定价法
C.三部定价法 D.高峰负荷定价法
8.按照( )分类,政府预算可以分为单式预算与复式预算。
A.预算组织形式 B.预算编制方法
C.预算编制的政策重点 D.预算收支平衡的状况
9.( )是政府预算的重要执行机构,负责办理预算资金的收纳、划分、留解和拨付业务。
A.财政部 B.国家税务总局
C.国家金库 D.国务院
10.保持物价稳定通常是指( )的相对稳定。
A.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B.价格总水平
C.国内生产总值 D.国民生产总值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1.一个花卉生产企业扩大种植面积、增加花卉品种,使周围养蜂人的蜜蜂有了更多采集花粉的机会,增加了蜂蜜的产量,给养蜂人带来了收益,这种收益属于( )。
A.消费的负外部效应 B.生产的负外部效应
C.消费的正外部效应 D.生产的正外部效应
12.关于政府支出规模不断增长的原因,众多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进行了诸多研究,得出了各种不同的结论。下列选项中属于政府支出微观增长模型的是( )。
A.阿道夫·瓦格纳的“政府支出不断上升的规律”
B.皮考克和怀斯曼关于政府支出增长的理论
C.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政府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
D.威廉·鲍莫尔的”政府支出非均衡增长模型”
13.下列选项中属于政府支出规模增长原因中的社会性因素的是( )。
A.人口状况 B.文化背景
C.物价水平 D.国家机构的行政效率
14.下列选项中属于税收制度要素内容的是( )。
A.纳税人 B.课税对象
C.税率 D.违章处理
15.下列选项中属于国际税收管辖权中法人居民的判定标准的是( )。
A.总机构所在地标准 B.注册所在地标准
C.股东的居住地标准 D.公司的控制权所在地标准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6.政府经济以私人利润的最大化为目标,而企业、个人的经济行为是追求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 ( )
17.政府收入的具体范围,受财政管理体制制约,在不同时期的界定均相同。 ( )
18.目前我国税制中的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都属于流转税,消费税在我国税制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 ( )
19.车船税的征税对象或征税范围是依法在公安、交通、农业、渔业、军事等具有车船管理职能的部门登记的车船,具体分为车辆和船舶两大类。 ( )
20.国有资产,是指在法律上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拥有所有权的各类资产。 ( )
21.与税收收入相似,国有资产收益也是以国家公共权力为依据的课征。 ( )
22.短期公债通常是指偿还期为一年或一年以内的公债。 ( )
23.基数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对预算收支指标的安排,根据当年政府预算政策要求、财力状况和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需要重新核定,而不考虑该指标以前年度收支的状况或基数。
( )
24.充分就业是与失业相对应的一个经济范畴,是指全体社会公民人人都可以找到有报酬的工作的一种社会就业状态。 ( )
25.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对同一笔跨国所得征税,就出现了国际税收问题,而承担纳税义务的人被称为跨国纳税人。 ( )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26.利益集团
27.政府收入
五、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8.简述我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主要任务。
29.简述现阶段我国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六、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30.理论联系实际论述公共投资的具体作用。
31.理论联系实际论述判断公债适度规模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