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代号:21 10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试题
2019年7月
一、选择题(共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可以参照( )。
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规章
2.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 )。
A.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B.行政相对方总是公民
C.必有一方是国家行政机关 D.权利义务关系是平等的
3.《国家赔偿法》规定,对赔偿请求人取得的赔偿金( )。
A.应当征税 B.可以征税
C.不予征税 D.减低比例征税
4.行政指导的行为主体是( )。
A.立法机关 B.行政主体
C.行政相对方 D.司法机关
5.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这体现了( )。
A.公平原则 B.公开原则
C.信赖保护原则 D.便民原则
6.属于行政职务关系消灭的是( )。
A.调任 B.退休
C.升职 D.委任
7.下列属于特别许可的是( )。
A.驾驶许可 B.营业许可
C.颁发毕业证书 D.持枪许可
8.下列组织中不属于行政机关的是( )。
A.青岛海关 B.市消费者协会
C.教育部 D.乡人民政府
9.以下关于行政合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契约自由的原则完全不适用于行政合同
B.行政合同的当事人一方必须是行政主体
C.行政合同相对于行政命令而言,更能发挥相对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D.行政合同中体现行政主体与相对方以意思表示一致而确立的双方行政法律关系
10.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行政诉讼,其管辖人民法院是( )。
A.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 B.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
C.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 D.协商确定管辖法院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11.下列属于我国行政法渊源的有( )。
A.宪法和法律 B.行政法规与规章
C.地方性法规 D.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行政责任的主体是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
B.行政责任产生的前提条件是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
C.行政责任必须为行政法律规范所确认,是一种法律责任
D.承担行政责任须有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
13.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行政法律关系要素的变更,包括( )。
A.主体变更 B.客体变更
C.形式变更 D.内容变更
14.下列属于行政处罚形式的有( )。
A.罚金 B.警告
C.行政拘留 D.罚款
15.关于行政诉讼中的回避,正确的是( )。
A.审判人员认为自己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应当申请回避
B.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
C.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
D.当事人对回避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
二、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10分)
16.行政行为通常具有的法律效力包括公定力、 、 和 。
17.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 、能够以自己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 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18.行政处罚中的____ 原则是指对违法行为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同一依据,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19.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____ 审理的办法。
20.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 来设定。 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
21.根据我国行政强制法的规定,行政强制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____ 。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22.公务员
23.行政指导
24.行政许可
25.行政追偿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6.简述行政法的特点。
27.简述行政处罚的原则。
五、论述题(15分)
28.论述行政诉讼第三人。
六、案例分析题(15分)
29.案情介绍:2015年3月2日晚,王某的儿子甲在饭店就餐时与店主发生纠纷。当时其所在警区的执勤人员、某市公安局的工作人员杨某去制止,并带甲到值班室处理,甲不听劝阻,杨某遂对甲拳打脚踢,并用手铐击中甲的头部导致其不久死亡。同年3月16日,杨某被依法逮捕,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王某提出附带民事赔偿诉讼,后该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杨某有期徒刑,并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王某1万元。王某认为杨某是在执行公务过程中致其子死亡的,于是又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
问题:
(1)本案杨某实施的致害行为属于个人行为还是公务行为?理由何在?
(2)本案应由谁承担行政赔偿责任,为什么?
(3)王某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结束后,是否还可以提出行政赔偿诉讼?理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