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基础设施和公共基础服务
敏捷基础设施和公共基础服务是微服务架构的有力支撑;
能够简化业务开发,提升架构能力的基线。
Cloud Native的基石是微服务架构、敏捷基础设施和公共基础服务。
敏捷基础设施 - 通过容器封装环境,开发人员可以直接将所有软件和依赖直接封装到容器中,打包成镜像,生产环境直接部署镜像,通过容器化实现开发、测试、生产环境的一致。
敏捷基础设施
也称为基础设施即代码(Infrastructure as Code),或者可编程基础设施(Programmable Infrastructure)。
与传统的配置管理有一个非常大的区别:整个过程由开发人员负责,无须运维人员参与。开发人员不仅可以写业务服务的代码,还可以定义运行业务服务的基础设施。
容器 vs 虚拟机
虚拟机是在硬件的基础上,进行虚拟化,隔离性更高,而容器是在操作系统上进行的虚拟化。
严格意义上讲,容器并不是虚拟化,因为所有容器都是共享内核的,也就是说,利用Kernel 提供的隔离函数进行隔离。
虚拟化需要运行完整的Guest OS,不可避免出现性能损失。
而容器相当于一个进程,性能相当于物理机。
容器的意义在于在物理机性能损失不大的情况下,提供了标准化的运行环境,能够把负责的配置、依赖都封装到镜像中。
公共基础服务
指与业务无关的、通用的服务,包括监控服务、缓存服务、消息服务、数据库服务、负载均衡、分布式协调、分布式任务调度等等。
平台可以提升团队的基线,让平凡的开发人员做出不平凡的系统。
平台化的核心思想是把复杂的、通用的需求统一抽象到一个地方,让基础架构人员负责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