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头哥侃码的第219篇原创
这次十一长假,想必有不少朋友和我一样,跟家人聚在一起,吃个饭,喝点小酒,或者吃吃甜点,喝喝下午茶,“享受” 着在疫情严峻形式下难得的宁静时光。
两天前,为了抓住本轮长假的小尾巴,我带着媳妇和儿子,跟着爸妈去舅舅家串了个门。
去年,我曾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个热门话题 —— 你和亲人聚在一起时都会聊什么?
有人说,因为自己长期在外地工作的原因,平时和家人聚在一起的时间太少,所以一般会选择当一名聆听者,无论面前的亲人说啥,自己都会面带笑容,并有一搭没一搭的听着。
有人说,除了聊生活、聊学习、聊八卦和拉家常之外,要不就是聊电视剧,只要选择一些比较轻松愉悦的话题,也就可以了。
说白了,也不为啥,就是多陪陪他们,珍惜这短暂的相聚时光。
不过这种难得的聚会机会,你要把自己的嘴管住了。因为一不小心,喝高了,万一说了一些犯忌讳的话,轻则扫兴,重则还会遭到 “嫌弃”。
比如死亡,在中国的民间,你一旦挑起这个话题就会被贴上 “不吉利” 的标签,这是一种 “丧气话”。
比如失败,在有些长辈们的眼里,只要你把 “失败” 挂在嘴边,你立刻会被认定为一个既没有骨气,又没有自信的人。
这不,在中午的饭桌上,我因为多喝了几杯,脑袋一短路,居然谈论起了当年创业失败的一些事。
聊着聊着,就点爆了我的怒气,我都差点气地要掀桌子了。
1
看过我那篇 #我是技术男,也曾创业过,也拿过风投......# 的朋友,相信对那次创业经历多少有一些了解。
那次创业,从成立到解散,我们几位股东一共筹资了三次,而我当年拿出的第三笔融资钱,正是问这位舅舅借的。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我内心小情感的 “按钮” 又被酒精点燃了,顺势端起酒杯对舅舅说:“舅舅,感谢你当年对我创业的帮助,平时也没啥机会聚在一起,借今天这个机会,我敬你一杯!”
舅舅的表情有些呆滞,停了几秒后说:“创业?帮助?什么时候的事?”
我急忙补充:“2009年呀,我妈不是跑来问你借5W块钱啊,你忘啦?”
舅舅听完这句话,放下了手中的酒杯,表情有些不悦:“哦...我想起来了,就是你跟几个朋友开了家公司,最后赔了几百万的那件事吧?”
我一听,内心非常不爽,但是表面上像没事一样:“哈哈,是的是的。这算是一次人生的历练,而且哪有几百万那么多啊……”
舅舅喝了口酒,抬头看了我一眼,接着说:“历练?你妈当年来的时候,我就猜到你肯定会失败。你吧,就是喜欢瞎折腾。”
这番话,每个字都像刀子一样刺进我的胸口。我生气了,一跺脚站了起来:“瞎折腾?不折腾怎么成长啊?”
舅舅冷笑了一声,不冷不热的说:“你都失败了,还赔了那么多钱,你还好意思在这说?”
这一句话不要紧,我顿时有一种想掀桌子的冲动。
还好我媳妇坐在我旁边,一看气氛不对,用手拉了我两下,并对我摇了摇头。
我也心领神会,强压怒火,摇了摇头,独自喝完了杯中的白酒,苦笑了一下,坐回了原位。
这下可好,这个饭桌突然冷场,显得十分尴尬。
我妈坐在我对面,立刻站起来打破僵局:“哎呀,今天过节,难得聚在一起应该高高兴兴的,去说这些事情干嘛呀。”
说完,我妈用手指着我:“你干嘛你?今天什么场合?说这种不吉利的事情干嘛?”
我第二次被激怒了,瞪大了眼睛,提高了嗓门说:“什么?谈论一次失败经历,这叫不吉利?再说了,任何的一次阶段性失败,对整个人生都是有意义的……”
刚说到这,坐在一旁的我爸说话了。
“没赚到钱,还赔了那么多钱,这是事实吧?”
“你创业那两年,全家人都跟着你一起遭罪,这是事实吧?”
“为了你的事,你媳妇挺着大肚子到处奔波,这是事实吧?”
听完这些话,我笑了,缓缓地站起身来,看了我爸爸一眼,然后向在座的长辈们鞠了一躬,并用略带讥讽的口气说:“感谢各位长辈今天说的这些真心话。”
说完,我端起手中的白酒一饮而尽,转身离开饭桌,推开大门走出了舅舅家。
我从小就听人说,上海人容易沉醉在“小富即安”的思想中,没有冒险精神,不适合创业。
我以前还不信,现在我相信了。
我媳妇跟着我一起出来,并喊了一辆回家的顺风车。
我坐在副驾驶位,眼睛望着窗外的上海夜景,心情很低沉,嘴里碎碎念的说着:“我就不明白了,都说 ‘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要从前人的失败经验中获得成长’,但现在呢?”
“都是自己的亲人,即便我说话用词不当,怎么一谈到这事就跟吃了炸雷似得呢?”
坐在我身后的媳妇笑了,把嘴凑到我耳边,轻轻地对我说:“你舅舅家是经商的,和我们本来就不跑在一条道上。”
“另外,在国内的很多人眼里,如果你赚到了钱,即使你的钱来路不明,只要没被警察带走,那你就是成功者。如果你没能赚到钱,即使你有登天的能力,那你也是个失败者。”
“很不巧,你的亲人既没什么文化底蕴,又不懂什么宏观经济,一天到晚就知道盯着眼前利益,‘胜者王侯败者寇’ 的思想,所以在他们眼里,你不仅是一个失败者,而且还是一个曾经给家里带来过灾祸的扫把星。”
“你是个失败者,有什么资格说话?”
“之前没有机会,而且大家都压着内心的怨气没说出口,今天借着酒劲,你又自己把头伸过去……”
听完媳妇的这些话,我笑了,而且笑得如此的淫荡。
2
我拿起水杯喝了一口水,脑海中飞快的思索着。
在长假开始之前,我刚好读完周航老师写的 《重新理解创业 - 一个创业者的途中思考》,书中有一些对于 “失败” 的新思考。
有一段话,非常适合用来解释我今天的遭遇。
…………
我还记得,当初湖畔大学创办时,他们来找我沟通,告诉我,湖畔大学是专门研究失败的。
这句话是最打动我的。我一直认为,成功没什么好学习的,因为成功者所具备的天时、地利、人和,这一切都难以复制。相反,我一直隐隐约约觉得,学习失败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但是,我们到底为什么要学习失败?怎么学习失败?从失败里学习什么?似乎一直没有清晰的答案。过去两年,实际上,我们也从来没有真正地、认真地去学习失败。
这一次,在同学们激烈的讨论和碰撞之中,我突然有了全新的感悟。
我去过美国很多次,我也在中国经商二十多年。这两个地方,给我感受最大的不同,不是先进与落后的差异,不是开放和混沌的差异,也不是富饶和贫瘠的差异。
事实上,中国的互联网行业从总量上来计算,已经快速接近美国了,在不远的将来甚至会将其超越。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中美创业文化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最核心的表现为,我们对失败的态度是特别不一样的。
在中国,基本上是一种成功动机过剩的氛围。我们都特别崇尚和追捧成功。我们会追随一切当下最红的公司、模式、人物。我们非常耻于谈论失败,我们会讥讽一切失败的现象、失败的人物。我们经常冷眼看着一家面临崩盘的公司,说,我早就知道如此,你看,应验了吧?
在美国则完全不同。当然,没有人会乐于失败,但是我们会看到,人们很平常地谈论和面对失败。
Elon Musk 固然把创业形容为一个“一边嚼着碎玻璃一边凝视深渊”的残酷过程,需要付出极大代价,但是他在3次发射失败之后,仍然获得了第4次发射的机会,而这一次,他成功了。
我们姑且不谈眼下最热门的,去看看历史好了。
你去硅谷的计算机博物馆转一圈就知道,许多在大厅里展示的硬件和机器,在当年根本就不是什么成功的发明,更不要说赚大钱了。但是这些发明,它们打开了一扇窗,启发了后人的智慧和热情,而硅谷的商业文明就这样在一代代人的努力探索中向前。
比如说,在博物馆大厅的某个角落,摆着一台硕大的机器。因为外形古旧,甚至都看不出来是干嘛用的。机器旁边有当年的广告画和简介说明,一看才知道,这台有商用复印机那么大的机器,竟然是最早的家用计算机设备,而用途是放在厨房里,供家庭主妇们记录菜谱之用。可想而知,这么不实用的家伙很难风靡,很快就销声匿迹。
但是再拐一个弯,你会看到施乐实验室开发的家用电脑。因为成本过高,功能简单,失败了。
再拐两个弯,就是第一代上市售卖的苹果电脑。在乔布斯手里,它开启了一个时代。
这中间,你不过拐了两个弯,但是将近20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前人“失败”的点子终于在后人手中“成功”。
而现在,我们又开始谈论,苹果公司是否已经丧失了创新的活力,而下一个数字英雄会是谁?
时间就是这样循环往复。
我原来不太理解,但后来我终于明白了一点:创业真的有点像跳高比赛,如果你是以探索和挑战为终极目标的话,那么失败就是一种必然的宿命。你可以成功地攀上一个高峰,所有人为你欢呼;你也可以就此谢幕,就此离场——但如果你想不断挑战更高的高峰和人生的极限,那么从终极意义上讲,你的宿命就是失败。
所以,如果我们希望这是一个创新的国度、创新的社会,那么我们必然需要重新去定义失败,重新去理解失败。如果一个社会还在耻于谈论失败、害怕失败、排斥失败,而只是崇尚成功的话,那我们不可能有探索意义上的创新。
我觉得,这是失败对于我们全社会的价值。
那么,对于个人而言,失败意味着什么?我们学习失败只是为了避免失败吗?
不,我恰恰觉得不是。学习失败的真正意义在于,我们可以坦然地面对失败、接受失败、解决失败、放下失败——而不是避免失败,因为任何人都避免不了,失败它几乎就是生命的一部分。
拒绝失败,就是拒绝生命本身。
我在20多岁的时候第一次创业,犯了很多很多的错误。当时我聊以自慰地说,这太好了——我在这么年轻的时候,付出这么小的代价,就犯了这么多的错误,学到了这么多的东西,以后,我就可以避免犯这些错误了。现在想起来,很可笑。后来,在不断创业的过程中,我总还是不断在犯错,新的错误,老的错误。后来我发现,我也越来越认为,错误和失败几乎是无可避免的。我们学习失败的真正目的在于,面对它,接受它,解决它,放下它,然后从中成长,让自己以后生活得更好。
这是失败对我个人的意义所在。
…………
京东老板刘强东曾在一次演讲说:“在中国,有钱就是大爷”。
的确,现在的社会太现实,有钱就是爷,没钱什么都不是。
一个抢劫犯,他通过暴力抢到了钱,就是成功的抢劫犯,否则就是失败的抢劫犯。
一个商人,他通过经商赚到了钱,就是成功的商人,否则就是失败的商人。
一个奸商,他通过与政府的腐败分子勾结,获得发财的机会,就是成功的不法商人。
只要不被抓,他似乎就是一个 “成功者”,就有足够的话语权。
或许很少会有人去关心,这些钱是从哪来的?
去年,我曾在微博上看到一句话:“在成长与成功之间,人们往往只重视成功,却忽视成长,更不会关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失败或挫折。”
恩,说的挺有道理。
算了,爱说啥说啥吧,还是自己走自己的路,这样的路走起来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