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是在极客时间知道欧创新老师的,我也是他的课程《DDD实战课》的订阅者,后来欧老师基于这门课程做更多的实践与思考,完成了《中台架构与实现:基于 DDD 和微服务》这本书的写作,最近刚好读完了这本书。
中台、微服务、DDD,这三个都是比较大的概念,每一个在市面上都有很多相关的书籍,一本书想要把三者都介绍得非常深入,不太容易,但本书很好地结合大量的案例将三者串联起来,能够让我们了解更多概念性内容之外,也能指导我们动手进行实践。
从本书的副标题:基于 DDD 和微服务,可以得知:
本书是介绍如何采用 DDD 和 微服务的方式来落地中台的架构和实现,是一本偏实践的书;
DDD 和微服务是相辅相成的,至于为什么,从书中可以找到答案。
中台最早是阿里在 2015 年提出的,具体故事是这样的:
马云当时在芬兰考察一家叫 Supercell 的游戏公司,该公司员工数不到 200,一年的利润却高达 15 亿美金,很重要的原因就是 Supercell 公司把游戏开发中大量重复的工作整理出来,开发成工具供所有人使用,大大提高了效率。马云深受启发,回来后便提出了中台战略。
中台大体分为业务中台、数据中台和技术中台,但其本质都是能力的复用,说起复用,作为程序员的我们就非常熟悉了,抽取公共函数、公共类库、自研一些中间件或者使用开源中间件,都是为了复用提高效率,这样看来,即便我们处在中小公司,「中台」离我们也没那么遥远。
微服务架构是 Martin Flower 大神在 2014 年提出,这个概念针对的是我们常见的单体应用,是为了解决单体应用的一些常见问题:
技术栈受限,新技术较难引进;
任何修改需整个部署,持续交付周期长;
可靠性,一个模块的问题可能导致整个应用的问题。
所以在微服务的架构中,我们可以:
解决复杂问题,将复杂的问题分而治之;
不同的微服务可以使用不同技术栈,发挥各家之长;
独立部署,能更快地迭代,符合敏捷的开发思想。
但,微服务也不是银弹,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势必会带来很多的问题,关于问题在后面的微服务系列再详细来讲。
而提到微服务的框架,最容易想到的就是 Spring Cloud,里面包含一堆解决微服务架构的各种问题的组件,比如:
Eureka:服务发现;
Feign:微服务之间的远程调用;
Hystrix:实现熔断和限流;
Zuul:服务网关;
Sleuth:链路追踪;
Connfig:配置中心。
在 dotNET Core 中目前还没有比较成熟的类似 Spring Cloud 这样的全家桶(也可能是我还不知道),但通过一些开源组件一样能够构建微服务系统:
服务发现:Consul;
链路跟踪:SkyWalking 或 Twitter 的 Zipkin
远程调用:Grpc;
熔断和限流:Polly;
服务网关:Ocelot;
配置中心:Apollo;
我们都知道微服务就是要将一个大的应用进行拆分,上面提到的组件都是解决拆分后所带来的的问题,但具体一个复杂应用应该怎样拆分,应该按照什么粒度进行拆分,在微服务架构中并没有很好的指引,这时就需要 DDD 了。
DDD 是一种架构思想,是由著名建模专家 Eric Evans 在 2004 年提出,分为战略层面和战术层面,在战略层面,主要讲的就是如何进行系统拆分。正好弥补了微服务的不足,所以在近些年微服务比较火热的情况下,DDD 也焕发了第二春。
DDD 中引入了很多的名词概念:领域、子域、通用域、支撑域、核心域、领域事件、限界上下文、聚合、聚合根、实体、值对象等。初学者光是弄懂这些概念需要花费很大的功夫,更别提使用 DDD 来进行代码落地了。
在本书中,有关 DDD 我印象很深的就是书中使用桃树做类比来模拟进行领域的分解,将我们熟悉概念和知识类比到 DDD 中陌生的术语,可以快速地帮助我们理解 DDD 中的各种术语。
那么中台,微服务和 DDD 又是什么关系呢?这里引用书中的一张原图:
上面的中台可以泛指所有的复杂业务系统,既然是复杂系统就需要分而治之,怎么分?就靠 DDD 中的战略层面的指导思想;
分解完后,再集合 DDD 战术层面的思想和微服务的技术框架就能很好进行代码落地了。
市面上很多介绍 DDD 的书籍,即便是在讲战术层面,也很晦涩难懂,看完除了概念更熟悉了点之外,依然不知道怎样进行代码编写。而这正是本书的优势所在,除了有标准的代码模型,还有具体示例的代码详解。这也是我看此书觉得比较惊喜的地方。
看完这本书,我依然不敢说我对中台、DDD 和微服务有多深的了解,但我相信有了这本书的基础,再去阅读 Eric Evans 等大神的著作,应该能收获更多、也会更加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