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最高评分8.1!万维钢:读懂这本书,你会比身边人更深的理解这个时代

640?wx_fmt=gif


数据汪特别推荐

点击上图进入玩酷屋


小木用真金白银来给大家送礼物啦,特别感谢这些年一直以来大家对我们的支持,才让我们越做越好。640?wx_fmt=png(点我参与送礼活动)


640?wx_fmt=png


640?wx_fmt=png


这几年全球各大科技巨头纷纷进入人工智能领域,催生了一大批技术的发展和落地:AI医疗、智能翻译、图像识别、智能社交机器人、无人驾驶……这些技术的背后都离不开“深度学习”。科技改变我们生活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某些隐忧: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我们甚至统治我们?


我们一起来探索这本由特伦斯·谢诺夫斯基著作的《深度学习:智能时代的核心驱动力量》


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


为什么要了解深度学习?首先,“深度学习”现在太热门了,图形识别、语音识别、汽车导航全都能用上,非常值钱。


更重要的是,“深度学习”算法包含精妙的思想,能够代表这个时代的精神。这个思想并不难,但是一旦领会了,你就能窥探一点脑神经科学和现代工程学。


我将重点使用两份参考资料:一个是Arstechnica网站近期发布的一篇文章《计算机图形识别能力如何好到令人震惊》,作者是蒂莫西·李(Timothy Lee)。 一个是一本新书《深度学习:智能时代的核心驱动力量》,作者是特伦斯·谢诺夫斯基(Terrence Sejnowski),中信出版社刚刚出了中文版。


640?wx_fmt=jpeg

《深度学习:智能时代的核心驱动力量》

特伦斯·谢诺夫斯基 著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你的手机相册,知道你每一张照片里都有什么东西。不管你用的是 iPhone还是安卓,相册都有一个搜索功能,你输入“beach”,它能列举所有包含海滩的照片;输入“car”,它能列举画面中有汽车的照片,而且它还能识别照片中的每一个人。


每拍摄一张照片,手机都自动识别其中的典型物体。这是一个细思极恐的技术。怎么才能教会计算机识别物体呢?


心急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小程序购买~


没有规则的学习


不到十年之前,人们总认为模式识别方面人脑比计算机厉害,甚至谷歌投入巨大精力研究都做不到从照片里识别出一只猫。然而,从2012年开始,“深度学习”让计算机识别图形的能力突然变得无比强大,甚至已经超过了人类。


首先来看人是怎么识别猫的。观察一下这张图,你怎么判断这张照片里有没有猫呢?


你可能会说,这很简单,所有人都知道猫长什么样——好,那请问猫长什么样?


640?wx_fmt=png


你也许可以用科学语言描写“三角形”是什么样的——这是一种图形,它有三条直线的边,有三个顶点。可是你能用比较科学的语言描写猫吗?它有耳朵、有尾巴,但这么形容远远不够,最起码你得能把猫和狗区分开来才行。


再看下面这张图片,你怎么判断 ta 是男还是女呢?



640?wx_fmt=png

图片来自 design.tutsplus.com


你可能会说女性长得更秀气一些——那什么叫“秀气”?是说眉毛比较细吗?是轮廓比较小吗?


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感觉。你明明知道猫长什么样,你明明一眼就能区分男性和女性,可是说不清是怎么看出来的。


古老的计算机图形识别方法,就是非要规定一些明确的识别规则,让计算机根据规则判断,结果发现非常不可行。


人脑并不是通过什么规则做的判断。那到底是怎么判断的呢?


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计算并不是一项新技术,几十年前就有了,但是一开始并不被看好。《深度学习》的作者谢诺夫斯基,上世纪80年代就在研究神经网络计算,那时候他是一个少数派。


1989年,谢诺夫斯基到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实验室访问。气氛不算融洽,那里的人都质疑他的方法。午餐之前,谢诺夫斯基有五分钟的时间,给所有人介绍一下他讲座的主题。谢诺夫斯基临场发挥,以食物上的一只苍蝇为题,说了几句话。


谢诺夫斯基说,你看这只苍蝇的大脑只有10万个神经元,能耗那么低,但是它能看、能飞、能寻找食物,还能繁殖。MIT有台价值一亿美元的超级计算机,消耗极大的能量,有庞大的体积,可是它的功能为什么还不如一只苍蝇?


在场的教授都未能回答好这个问题,倒是一个研究生给出了正确答案。他说这是因为苍蝇的大脑是高度专业化的,进化使得苍蝇的大脑只具备这些特定的功能,而我们的计算机是通用的,你可以对它进行各种编程,它理论上可以干任何事情。


这个关键在于,大脑的识别能力,不是靠临时弄一些规则临时编程。大脑的每一个功能都是专门的神经网络长出来的,那计算机能不能效法大脑呢?


谢诺夫斯基说,大脑已经给计算机科学家提供了四个暗示。


第一个暗示:大脑是一个强大的模式识别器。人脑非常善于在一个混乱的场景之中识别出你想要的那个东西。比如你能从满大街的人中,一眼就认出你熟悉的人。


第二个暗示:大脑的识别功能可以通过训练提高。


第三个暗示:大脑不管是练习还是使用识别能力,都不是按照各种逻辑和规则进行的。我们识别一个人脸,并不是跟一些抽象的规则进行比对。我们不是通过测量这个人两眼之间的距离来识别这个人。我们一眼看过去,就知道他是谁了。


第四个暗示:大脑是由神经元组成的。我们大脑里有数百亿个神经元,大脑计算不是基于明确规则的计算,而是基于神经元的计算。


这就是神经网络计算要做的事情。


什么是“深度学习”


下面这张图代表一个最简单的计算机神经网络。 


640?wx_fmt=png

图片来自 hackernoon.com


它从左到右分为三层。


第一层代表输入的数据,第二和第三层的每一个圆点代表一个神经元。

第二层叫“隐藏层”。

第三层是“输出层”。


数据输入进来,经过隐藏层各个神经元的一番处理,再把信号传递给输出层,输出层神经元再处理一番,最后作出判断。


从下面这张图,你可以看到它的运行过程。


640?wx_fmt=png

图片来自 Analytics India Magazine


那什么叫“深度学习”呢?


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中间有不止一层隐藏层神经元的神经网络计算。“深度”的字面意思就是层次比较“深”。


接着看下面这张图,你可以看到


左边是简单神经网络,右边是深度学习神经网络。


640?wx_fmt=png

图片来自 Towards Data Science 网站


计算机最底层的单元是晶体管,而神经网络最底层的单元就是神经元。神经元是什么东西呢?我们看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下面这张图表现了一个根据交通信号灯判断要不要前进的神经元。它由三部分组成:输入、内部参数和输出。 


640?wx_fmt=png


这个神经元的输入就是红灯、黄灯和绿灯这三个灯哪个亮了。我们用1表示亮,0表示不亮,那么按照顺序,“1,0,0” 这一组输入数字,就代表红灯亮,黄灯和绿灯不亮。 


神经元的内部参数包括“权重(weight)”,它对每个输入值都给一个权重,比如图中给红灯的权重是 -1,黄灯的权重是 0,给绿灯的权重是 1。另外,它还有一个参数叫“偏移(bias)”,图中偏移值是-0.5。


神经元做的计算,就是把输入的三个数字分别乘以各自的权重,相加,然后再加上偏移值。比如现在是红灯,那么输入的三个数值就是1、0、0,权重是 -1、0、1,所以计算结果就是:


1×(-1) + 0×0 + 0×1 - 0.5 = -1.5


输出是做判断,判断标准是如果计算结果大于 0 就输出“前进”命令,小于 0 就输出“停止”命令。现在计算结果小于0,所以神经元就输出“停止”。


这就是神经元的基本原理。真实应用中的神经元会在计算过程中加入非线性函数的处理,并且确保输出值都在 0 和 1 之间。 


本质上,神经元做的事情就是按照自己的权重参数把输入值相加,再加入偏移值,形成一个输出值。如果输出值大于某个阈值,我们就说这个神经元被“激发”了。


神经元的内部参数,包括权重和偏移值,都是可调的。


用数据训练神经网络的过程,就是调整更新各个神经元的内部参数的过程。神经网络的结构在训练中不变,是其中神经元的参数决定了神经网络的功能。


接下来我们要用一个实战例子说明,神经网络是怎样进行图形识别的。我们要用一个简单的神经网络识别手写的阿拉伯数字。


计算机如何识别手写数字?


用神经网络识别手写的阿拉伯数字,是一个非常成熟的项目,网上有现成的数据库和很多教程。有个叫迈克尔·尼尔森(Michael Nielsen)的人只用了74行Python程序代码就做成了这件事。


给你几个手写阿拉伯数字,可能是信封上的邮政编码也可能是支票上的钱数,你怎么教会计算机识别这些数字呢?


640?wx_fmt=png


简化


想要让计算机处理,首先要把问题“数学化”。写在纸上的字千变万化,我们首先把它简化成一个数学问题。我们用几个正方形把各个数字分开,就像下面这张图一样。


640?wx_fmt=png


现在问题变成给你一个包含一个手写数字的正方形区域,你能不能识别是什么数字?


再进一步,我们忽略字的颜色,降低正方形的分辨率,就考虑一个28×28=784个像素的图像。我们规定每一个像素值都是0到1之间的一个小数,代表灰度的深浅,0表示纯白色,1表示纯黑。这样一来,手写的数字“1”就变成了下面这个样子 —— 


640?wx_fmt=png

图片来自packtpub.com, The MNIST dataset。实际分辨率是28×28。



这就完全是一个数学问题了。现在无非就是给你784个0-1之间的数,你能不能对这组数做一番操作,判断它们对应的是哪个阿拉伯数字。输入784个数,输出一个数。


这件事从常理来说并不是一点头绪都没有。比如任何人写数字“7”,左下角的区域应该是空白的,这就意味着784个像素点中对应正方形左下角区域那些点的数值应该是0。再比如说,写“0”的时候的中间是空的,那么对应正方形中间的那些像素点的数值应该是0。


然而,这种人为找规律的思路非常不可行。首先你很难想到所有的规则,更重要的是很多规则都是模糊的——比如,7的左下角空白,那这个空白区域应该有多大呢?不同人的写法肯定不一样。


设定


我们要用的方法叫做“误差反向传播网络”,它最早起源于1986年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论文,这篇论文的被引用次数已经超过了4万次,是深度学习的里程碑。


根据尼尔森的教程,我们建一个三层的神经网络,就是下面这张图 ——


640?wx_fmt=png


第一层是输入数据,图中只画了8个点,但其实上有784个数据点。


第二层是隐藏层,由15个神经元组成。


第三层是输出层,有10个神经元,对应0-9这10个数字。


每个神经元都由输入、权重和偏移值参数、输出三个部分组成。


隐藏层15个神经元中的每一个都要接收全部784个像素的数据输入,总共有784×15=11760个权重和15个偏移值。


第三层10个神经元的每一个都要跟第二层的所有15个神经元连接,总共有150个权重和10个偏移值。这样下来,整个神经网络一共有11935个可调参数。


理想状态下,784个输入值在经过隐藏层和输出层这两层神经元的处理后,输出层的哪个神经元的输出结果最接近于1,神经网络就判断这是哪一个手写数字。


训练


网上有个公开的现成数据库叫“MNIST”,其中包括6万个手写的数字图像,都标记了它们代表的是哪些数字。


640?wx_fmt=png


我们要做的是用这些图像训练神经网络,去调整好那11935个参数。我们可以用其中3万个图像训练,用剩下3万个图像检验训练效果。


这个训练调整参数的方法,就是“误差反向传播”。比如我们输入一个数字“7”的图像。


640?wx_fmt=png


神经网络实际收到的是784个像素值。


经过两层神经元的传播计算,理想情况下,输出层的7号神经元的输出值应该最接近于1,其他的都很接近于0。一开始结果并不是这么准确,我们要用一套特定的规则去调整各个神经元的参数。


参数调整有个方向,叫做“误差梯度”。比如对输出层的7号神经元来说,调整方向就是要让它的输出值变大;对其他9个神经元,调整方向则是让输出值变小。这个调整策略是看哪个输入信息对结果的影响大,对它的权重的调整就要大一点。


几万个训练图像可能会被反复使用多次,神经网络参数不断修改,最终将会达到稳定。慢慢地,新图像喂进来,这11935个参数的变化越来越小,最终几乎不动了。


那就是说,这个识别手写数字的神经网络,已经练成了。事实证明这个简单网络的识别准确率能达到95%! 


在理论上,这个方法可以用来学习识别一切图像。你只要把一张张的图片喂给神经网络,告诉它图上有什么,它终将自己发现各个东西的像素规律……但是在实践上,这个方法非常不可行。


卷积网络如何实现图像识别


计算机不怕“笨办法”,但是哪怕你能让它稍微变聪明一点,你的收获都是巨大的。


“笨办法”和人的办法


下面这张图中有一只猫、一只狗、绿色的草地和蓝天白云。它的分辨率是350×263,总共92050个像素点。考虑到这是一张彩色照片,每个像素点必须用三个数来代表颜色,这张图要用27万个数来描写。


640?wx_fmt=png


要想用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识别这样的图,它第二层每一个神经元都要有27万个权重参数。要想识别包括猫、狗、草地、蓝天白云这种水平的常见物体,它的输出层必须有上千个神经元才行。这样训练一次的计算量将是巨大的 —— 但这还不是最大的难点。


最大的难点是神经网络中的参数越多,它需要的训练素材就越多。并不是任何照片都能用作训练素材,你必须事先靠人工标记照片上都有什么东西作为标准答案,才能给神经网络提供有效反馈。这么多训练素材上哪找呢?


我听罗胖跨年演讲学到一个词叫“回到母体”,意思大约是从新技术后退一步,返回基本常识,也许能发现新的创新点。现在我们回到人脑,想想为什么简单神经网络是个笨办法。


人脑并不是每次都把一张图中所有的像素都放在一起考虑。我们有一个“看什么”,和一个“往哪看”的思路。


让你找猫,你会先大概想象一下猫是什么样子,然后从一张大图上一块一块地找,你没必要同时考虑图片的左上角和右下角。这是“往哪看”。


还有,当你想象猫的时候,虽然不能完全说清,但你毕竟还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去找。比如猫身上有毛,它有两个眼睛和一条尾巴等等。你看的不是单个的像素点,你看的是一片一片的像素群的模式变化。这是“看什么”。


我理解“卷积网络”,就是这两个思路的产物。


竞赛


640?wx_fmt=png

640?wx_fmt=png


斯坦福大学的华裔计算机科学家李飞飞,组织了一个叫做ImageNet的机器学习图形识别比赛,从2010年开始每年举行一次。这个比赛每年都给参赛者提供一百万张图片作为训练素材!其中每一张图都由人工标记了图中的每个物体。

  

图片素材中共有大约一千个物体分类。这就意味着,对每一种物体,人工智能都有大约一千次训练机会。


比赛规则是参赛者用这一百万张图片训练自己的程序,然后让程序识别一些新的图片。每张新图片有一个事先设定的标准答案,而参赛者的程序可以猜五个答案,只要其中有一个判断跟标准答案相符合,就算识别结果准确。


640?wx_fmt=png


上图是历届比赛冠军的成绩。2010和2011年,最好成绩的判断错误率都在26%以上,但是2012年,错误率下降到了16%,从此之后更是直线下降2017年的错误率是2.3%,这个水平已经超过人类。


那2012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发生了“卷积网络”


卷积网络


2012年的冠军是多伦多大学的一个研究组,他们使用的方法就是卷积网络。正是因为这个方法太成功了,“深度学习”才流行起来,现在搞图形识别几乎全都是用这个方法。


获奖团队描述卷积网络的论文的第一作者叫艾利克斯·克里泽夫斯基(Alex Krizhevsky),当时他只是一个研究生,这篇论文现在被人称为“AlexNet” 。


简单来说,AlexNet的方法是在最基本的像素到最终识别的物体之间加入了几个逻辑层,也就是“卷积层”。“卷积”是一种数学操作,可以理解成“过滤”,或者叫“滤波”,意思是从细致的信号中识别尺度更大一点的结构。


每一个卷积层识别一种特定规模的图形模式,然后后面一层只要在前面一层的基础上进行识别,这就解决了“看什么”和“往哪看”的问题。


比如说我们要搞人脸识别,卷积网络方法把问题分解为三个卷积层。


640?wx_fmt=png

图片来自cdn.edureka.co


640?wx_fmt=png


第一层,是先从像素点中识别一些小尺度的线条结构。第二层,是根据第一层识别出来的小尺度结构识别像眼睛、耳朵、嘴之类的局部器官。第三层,才是根据这些局部器官识别人脸。其中每一层的神经网络从前面一层获得输入,经过深度学习之后再输出到后面一层。


AlexNet的论文提到,他的识别系统足足分了五个卷积层,每一层都由很多个“特征探测器”组成。第一层有96个特征探测器,各自负责探测整个图形中哪些地方有下面这96种特征中的一种。


640?wx_fmt=png


比如说,第一层的第一个特征探测器,专门负责判断图中哪里有像下面这样,从左下到右上的线条结构。


640?wx_fmt=png


这个特征探测器本身也是一个神经网络,有自己的神经元——而这里的妙处在于,它的每一个神经元只负责原始图像中一个11×11小区块。考虑到三种颜色,输入值只有 11×11×3= 363个。而且因为这个探测器只负责探测一种结构,每个神经元的参数都是一样的!这就大大降低了运算量。


第一层的其他探测器则负责判断像垂直条纹、斑点、颜色从亮到暗等各种小结构,一共是96种。


也就是说,卷积网络的第一层先把整个图像分解成11×11的区块,看看每个区块里都是什么结构。为了避免结构被区块拆散,相邻的区块之间还要有相当大的重叠。经过第一层的过滤,我们看到的就不再是一个个的像素点,而是一张小结构的逻辑图。


然后第二卷积层再从这些小结构上识别出更大、更复杂也更多的结构来。以此类推,一直到第五层。下面这张图表现了从第一层到第三层识别的模块(灰色)和对应的实例(彩色)。


640?wx_fmt=png


我们看到,第二个卷积层已经能识别圆形之类的结构,第三层已经能识别车轮和小的人脸。五个卷积层之外,AlexNet还设置了三个全局层,用于识别更大的物体。整个分层的结构是下面这样。


640?wx_fmt=png

图片来自 Machine Learning Blog


这样分层方式有很多好处:第一,卷积层中的神经元只要处理一个小区域的数据,而且参数可以重复使用,大大减少了运算量。第二,因为可以一个区域一个区域地搜索,就可以发现小尺度的物体。


意识到图形识别有多难,你就能体会到AlexNet的识别水平有多神奇。下面这张图中有个红色的螨虫,它出现在图像的边缘,但是被正确识别出来了。


640?wx_fmt=png


AlexNet还猜测它可能是蜘蛛、蟑螂、虱子或者海星,但是认为它是螨虫的可能性最高。这个判断水平已经超过了我,我都不知道那是个螨虫。


再比如下面这张图,标准答案是“蘑菇”,但AlexNet给的第一判断是更精确的“伞菌”,“蘑菇”是它的第二选项!


640?wx_fmt=png


而现在基于类似的卷积网络方法的深度学习程序,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了AlexNet。


深度学习(不)能干什么


AlexNet那篇论文的几个作者成立了一家创业公司,这家公司在2013年被Google收购了。半年之后,Google相册就有了基于图片识别的搜索能力。


紧接着,Google就可以从自家拍摄的街景图像中识别每家每户的门牌号码了。Google还夺得了2014年的ImageNet竞赛冠军。


所以千万别低估工程师迭代新技术的能力。他们举一反三,一旦发现这个技术好,马上就能给用到极致。2012年之前深度学习还是机器学习中的“非主流”,现在是绝对主流。


深度学习能做一些令人赞叹的事情。比如说对于一个不太容易判断的物体,如果网络知道图中有草地,那么它就会自动判断这应该是一个经常放在户外的东西,而不太可能是一件家具。


这完全是基于经验的判断,你不需要告诉它家具一般不放户外。看的图多了,它仿佛获得了一些智慧!一个生活经验少的人可做不到这一点。


但是蒂莫西·李也提醒了我们深度学习不能做什么。


比如说把一个物体放大一点、或者旋转一个角度、或者调整一下光线,卷积网络就不知道那是同一个东西,它必须重新判断。深度学习完全是基于经验的判断,它没有任何逻辑推理能力。


在我看来,这种学习方法,就如同在数学考试前夜背诵习题集。你能猜对答案是因为你背诵过类似的题,但是你并不真的理解数学。


这样的算法会有创造力吗?深度学习能发现图像中从来没有被人命名过的“怪异”物体吗?我们见识了光凭经验的操作能强大到什么程度,但是我们也能看出来,它距离真正的智能还非常遥远。


 《深度学习:智能时代的核心驱动力量》

原价88元

玩酷粉丝特惠价:66元!

640?wx_fmt=gif


640?wx_fmt=gif

点击【添加到我的小程序】

更方便找到玩酷屋哦!


640?wx_fmt=jpeg

关注即可领取新人专属福利,即领即用


640?wx_fmt=png


本文改编自得到专栏《万维钢·精英日课3》,已获授权,转载请联系原作者。万维钢,网名“同人于野”,前物理学家,现科学作家。


玩酷屋——超级数学建模自营店640?wx_fmt=png

640?wx_fmt=gif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购买


640?wx_fmt=gif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news/301462.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camunda流程定义表无数据_[Python04] 学习snakemake,三步轻松搭建生信流程!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分析的数据越来越多。你会发现,日常生信分析不过是调用一些相同的函数或者包分析不同的数据,换汤不换药。那么,如何把分析过程流程化,让数据像工厂的流水线一样自动被处理?最简单的法子…

基于centos5.8源码安装nginx之LNMP

LNMP 指的是什么呢,这里可以“望文生义”,其是linux NGINX Mysql PHP的组合。每一种工具的安装都有其特长来吸引我们去使用它,对此就要了解其组合的各个工具的特点:Linux:不用多说,这是我们都熟知的以开…

cheatengine找不到数值_“不会找问题”,只配在底层,最高效的思维方式导图,人生开挂!...

点击右上角【关注】,每天获取企业经营管理秘籍!总裁周刊,与您一同成长!声明:文章来源于zhang_liangj,不代表高管周刊立场,如有异议,请私信!文|张良计现在,我们…

比乐高便宜十倍!4合1电动遥控积木玩法百变

▲数据汪特别推荐点击上图进入玩酷屋小木用真金白银来给大家送礼物啦,特别感谢这些年一直以来大家对我们的支持,才让我们越做越好。(点我参与送礼活动)前几天与同事在聊天,他说小时候的梦想就是拥有很多很多的玩具。没…

python类库32[多线程同步Lock+RLock+Semaphore+Event]

2019独角兽企业重金招聘Python工程师标准>>> 一 多线程同步 由于CPython的python解释器在单线程模式下执行,所以导致python的多线程在很多的时候并不能很好地发挥多核cpu的资源。大部分情况都推荐使用多进程。 python的多线程的同步与其他语言基本相同…

加个ing是什么意思_take的意思竟然是“要求”?奇奇怪怪的熟词僻义打卡终于来了!...

慢慢来,比较快。只要不喊停,我们就继续。考研人被玩坏了,出题人:只要我不承认,就没有人能阻止我。下面盘点一下出题人的x操作:2020年英语二完形:trying,乍一看是不是和“尝试”有关&…

每日一笑 | 今天是植树节,我想在你心里种点逼树

全世界只有3.14 % 的人关注了数据与算法之美(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怎么用计算机计算出选手最后得分,WPS技巧:TRIMMEAN函数计算选手得分

如图1就是某大奖赛的选手评分情况表。在“最后得分”一项中,我们可以用LARGE函数或SMALL函数来计算,如在J3中输入下面的公式:AVERAGE(LARGE(B3:I3,{2,3,4,5,6,7}))即可以得到正确的结果。这里,我们介绍ET提供的内部平均值函数——…

Windows 程序包管理器 1.0 正式发布

在 Microsoft Build 2021 开发者大会上,微软正式发布 Windows Package Manager(程序包管理器)1.0 正式版,目前在 GitHub 上已有超过 1600 个程序包可供下载。Windows 程序包管理器是一个综合的程序包管理器解决方案,由…

围棋天才柯洁怒怼央视国际记者,用实力斩获清华大学免试资格

全世界只有3.14 % 的人关注了数据与算法之美3月10 日,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2019年优秀运动员免试入学推荐名单》,一批在体育领域获得亮眼成就的运动员们,将获得中国各所高校的免试入学机会。在名单上,数据汪找到一个熟悉的名字——…

计算机专业杀毒,计算机病毒查杀

面对计算机病毒日益剧增,普通人的电脑中病毒的几率越来越大,学习几招查杀病毒的方法,有助于保持系统安全运行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下面是学习啦小编跟大家分享的是计算机病毒查杀,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计算机病毒查杀步骤/方法…

Azure 上的网站如何识别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用户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汪宇杰博客”导语跨国服务的网站通常需要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显示不同的内容。通常我们会根据用户的IP地址识别Ta所在的国家和地区,而自己编写代码以及购买和维护IP数据库,或使用三方的IP数据服务,是潜在的996成本。虽…

中小学不得在校内设置食品经营场所,量子摩尔定律问世,美团运营摩拜亏45亿,英伟达史上最大手笔收购,这就是今天的大新闻。...

今天是3月12日农历二月初六今天星期二去吃饭老板问要饭的吗一兄弟说我要饭的我要饭怎么觉得这对话有点怪怪下面是今天的大新闻中小学不得在校内设置食品经营场所(中国新闻网)据教育部网站消息,由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

轮廓处理函数详细

ApproxChains用多边形曲线逼近 Freeman 链 CvSeq* cvApproxChains( CvSeq* src_seq, CvMemStorage* storage, int methodCV_CHAIN_APPROX_SIMPLE, double parameter0, int minimal_perimeter0, int recursive0 ); src_seq涉及其它链的链指针storage存储多边形线段位置的缓存m…

html5与课程思政,“课程思政”怎样做

[本站讯 ]为了提升学校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课程思政建设水平,提高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征集水平,5月21日,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举办了课程思政专题线上分享会.中心主任张树永出席会议,120位教师通过雨课堂参加了直播活动.“课程思政”怎样做?教学案例设计…

Windows 11 快速体验:开始菜单居中,全系圆角设计!

系统类型:Windows 11 专业工作站版 系统版本:Dev系统版本号:OS Build 21996.1任务栏 Windows 11 任务栏上的“开始”菜单和应用程序图标由此前 Windows 操作系统中的“左对齐”样式变为“居中”。如果你不喜欢“居中”可以通过个性化设置更改…

数学建模,还得这样学!

最近天气逐渐晴朗回温(伊芙布德干内库毛德川状态暂时告一阶段),数学建模的热度也在逐步回温(据说大家开始了数学建模知识储备),常有小伙伴私聊小天咨询关于数学建模的事情。春节假期也已经过去,…

测试Live Writer 发表博客

2019独角兽企业重金招聘Python工程师标准>>> 测试成功!!! 转载于:https://my.oschina.net/bonelwh/blog/125845

WPF 菜单栏滚动到顶部后固定的两种方法

最近项目中有这么个需求:菜单栏滚动到顶部后固定在顶部,专业的名词叫吸顶。。这在移动端还是比较常见的。看看效果:下面直接看看代码喽,代码不多:第一种方法思路:写一个和菜单一模一样的菜单,放…

eeprom 数据偶尔变成ff_关于水电站冗余配置下监控系统下发调节令偶尔不动作的案例分析...

点击上方“E小水电”,“星标或置顶公众号”关键时刻,第一时间送达摘要:吉勒布拉克水电站冗余配置下机组PLC组网运行,后台监控系统下发调节令,调节不动作或偶尔动作现象分析。引言吉勒布拉克机组自动化控制为冗余主备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