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屉原理的应用及其推广优秀毕业论文
抽屉原理的应用及其推广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指导老师: 王美能 摘要:抽屉原理也叫鸽巢原理,是研究如何将元素分类的一个原理,也是组合数学里最简单、最基本的原理。本文简述了抽屉原理普遍使用的简单形式,重点介绍了抽屉原理在我们数学竞赛,通过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了解抽屉原理。同时,通过对抽屉原理的学习,我们可以发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抽屉原理的应用。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抽屉原理会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抽屉原理、狄利克雷原理、数学竞赛、拉姆塞定理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imple of the widespread use of drawer principle,focuses on the drawer principle in mathematics our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advanced mathematics, shallow to deep, simple to complex,step by step to understand the principle of drawer.At the same time,the drawer principle of learning,we can find applications in our daily life,there are a lot of places of drawer principle,such as computer divination,schedule,resource allocation and so on. Keywords: Drawer principle,de Lickley principle,Mathematics competition,Ramsry’s theorem mathematics competition mathematics competition mathematics competition 1 引言 抽屉原理又称鸽巢原理、鞋箱原理或重叠原理,是一个十分简单又十分重要的原理.它是由德国著名数学家狄利克雷(P.G.T.Dirichlet 1805-1855)首先发现的,因此也叫作狄利克雷原理。 抽屉原理简单易懂,主要用于证明某些存在性或至少类的问题,在生活中抽屉原理的应用非常广泛,解决了生活中一些模糊不清的问题,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本文归纳了抽屉原理在小学数学竞赛、中学数学竞赛中的一些简单应用,由浅入深将抽屉原理推广到更高的领域,并举例阐述了抽屉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抽屉原理的定义 第一抽屉原理 原理1:把多于n个的物体放在n个抽屉里,则至少有一个抽屉里的东西不少于两件。 证明(反证法):如果每个抽屉至多只能放进一个物体,那么物体的总数至多是 n,而不是题设的,故不可能。 原理2:把多于(m乘于n)个的物体放到n个抽屉里,则至少有一个抽屉里有不少于的物体。 证明(反证法):若每个抽屉至多放进m个物体,那么n个抽屉至多放进个物体,与题设不符,故不可能。 原理3:把无穷多件物体放入n个抽屉,则至少有一个抽屉里有无穷个物体。 第二抽屉原理 把个物体放入n个抽屉中,其中必有一个抽屉中至多有个物体(例如,将个物体放入5个抽屉中,则必定有一个抽屉中的物体数少于等于)。 证明(反证法):若每个抽屉都有不少于m个物体,则总共至少有个物体,与题设矛盾,故不可能。 3 抽屉原理在数学竞赛以及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数学竞赛是以开发智力为根本目的、以问题解决为基本形式、以竞赛数学为主要内容。最本质的是对中学生进行“竞赛数学”的教育,这种教育的性质是: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开发智力的素质教育、生动活泼的业余教育、现代数学的普及教育。 数学竞赛与体育竞赛相类似,它是青少年的一种智力竞赛,所以苏联人首创了“数学奥林匹克“这个名词。在类似的以基础科学为竞赛内容的智力竞赛中,数学竞赛历史最悠久,参赛国最多,影响也最大。 数学竞赛活动也是由浅入深逐步发展的。几乎每个国家的数学竞赛活动都是先由一些著名数学家出面提倡组织,试题的命题在背景的深刻度和构题的艺术性上也有较高的要求,较为突出的有四条:内容的科学性、结构的新颖性、功能的选拔性、解法的灵活性。数学竞赛命题的基本途径主要有:高等初等化,历史名题的再生,成题改编,模型法。抽屉原理由于它自身的特点,简单并且思维方法在解题过程中可以演变出很多奇妙的变化和颇具匠心的运用,所以抽屉原理经常是命题人出题方向及思路。 3.1 抽屉原理在小学数学竞赛中的应用 其实在抽屉原理在小学数学中已经有雏形了,在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中的“数学广角”中,就已经出现了一些抽屉原理的简单应用。当时就有很多教师反应教学存在一定的困难性,不仅如此,学生也普遍觉得难以理解,学习起来也很困难!在数学问题中,经常碰到有关“存在性”的问题。如某地区医院一月共接生32名婴儿,那么一定存在两名婴儿,他们是在同一天出生的。在解决这类问题中,只需要确定某个人(或某件物),也不需要严格说明通过什么方式把这个存在的人(或物)找出来。这就是我们小学初次接触的比较简单的“抽屉原理”,即把多于n个的物体放在n个抽屉里,则至少有一个抽屉里的东西不少于两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者普遍认为在这类问题上很难向学生讲清其中的来龙去脉,所以在理解算法的基础上,采用“总有……至少……”的语言叙述出来,以加固理解,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相对来说容易理解一些。 下面我们将问题建立两类模型来解决: 模型一 求至少的问题 这类问题的特点是:已知“抽屉”的个数,求某个“抽屉”里至少能装多少的问题。 例1 在任意的49个人中,至少有几个人的属相相同? 解:因为共有12个生肖,将12个生肖看成12个“抽屉”,问题就转换成寻求一个“抽屉”里至少能“装”多少人。我们可以先算出平均每个“抽屉”“装”多少个人:,多出来的1个人总会随机的进入到某个“抽屉”中,所以总有一个抽屉里有四个人,也就是总有一种生肖属相里至少有4个人。即:至少有4个人的属相相同。 例2 平面上有六个点A、B、C、D、E、F,其中不存在三个点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情况,每两点之间都用红线或蓝线连接。试说明:不管如何连接,至少存在有一个三角形是三条边的颜色都相同。 解:从六个点当中任取一点,设为A,在用它连接其余五点的五条线段中,至少有3条同色(把红、蓝两色作为两个“抽屉”,)。假设其中的AB、AC、AD为红色线段(如下图所示)。 这时,在三条线段BC、BD、CD中,若有一条为红色,则得到一个三边为红色的三角形;(如下图所示) 若没有一条为红色,则BC、BD、CD都是蓝色,也得到一个三边都是的三角形⊿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