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这个题目不太好交流,因为每个人的认知层面不同,不好达成大多数人趋近相同的看法。
这个题目高度抽象化,不谈具体化的内容显得空洞及不容易理解,谈具体化的内容又无法找到着力点。抽象能力本身就是高阶思维的一种体现形式,例如好的开发人员,一定可以抽象出来符合应用场景的框架。
我们现在生活在三维空间,时间维度是一个伪变量。据理论论证的宇宙有十一维空间,四维空间穿越时间、五维空间知阴阳、六维空间穿越宇宙,七维空间及以后的空间就是平行宇宙的空间了。人类看蚂蚁的感受可能就是高维空间看我们的感受。注:推荐电影《源代码》、《星际穿越》。
能够意识、感受、论证高于现在三维空间人具备“高阶思维”,例如道家、佛家、科学家等。往往对同样一件事物的认知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影响到了后续一系列相关事物的发展,这也是因果关系。
所以能够确定有“高阶思维”存在,并且“高阶思维”对事物发展起来关键影响作用。
2.低阶思维的发展陷阱
有的技术人员换个工作能涨30%左右的工资,要考虑的是:(1)涨工资的现实基础是什么?(2)涨工资是否可持续?(3)涨工资的基础是否几何级增长?我们团队的一个小伙跳槽了,从1万多的工资涨到了将近2万,平时也有交流,如下图:
用身体掩盖了思想上的懒惰,但是不得不承认大部分人无法摆脱单一赛道上拼杀的局面,直到最后战死。
有些技术人员的水平不太好,但是在不断的积累过程中形成了代码库、形成了产品、形成了某个场景的解决方案,所以基本具备了持续发展及几何级变现的能力。身边的技术圈也有不少这样的案例,但是真正做到这个层面也比较困难。
只是以技术角度说明了不同思维的发展路径,各种行业和角色都面临类似的困境,例如技术人员无法突破产品和市场、市场人员无法突破技术和产品。但是解决现实发展问题,肯定要跳出原来的思维模式。例如治疗腿痛,可能不是腿的问题,可能是腰的问题。
有些人感觉自己跳出了坑,那只不过用表象掩盖了自己的惯性思维模式。
3.高阶思维的发展意识
什么是“高阶思维”?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高维空间到底是四维、五维、六维……?!三维空间的时间是不可以修改的伪变量,高维空间的时间变量是不是能够修改,并且加入了其他的变量呢?!
所以“高阶思维”是相较于现在的相对概念,现在养活自己、能不能养活全家、照顾好父母、带动区域发展、建立生态……?!现在考虑技术、能不能考虑团队、产品、方案、市场、创新……?!这是最朴素的发展思维模式。
所以“高阶思维”是基于现实加入多维变量的发展模型,就好比工业场景的模型算法,有的模型考虑的全就有用、有的模型就不好用、有的模型可以自我迭代。能够把模型的参数调整好需要不断磨合和试错,人的“高阶思维”发展模型也在曲折的道路中发展。
“高阶思维”发展意识在于“变”,基于现实的由表及里的改变。可能出现正负偏差,全凭我们构建的“高阶思维”模型是否适用于“生产”发展工况的变化。可是为什么人无法做到改变呢?在2014年的一篇文章写到:有时候人无法改变自己,可能是因为对现实还抱有幻想或内心对自己的恐惧。
4.智慧与差异
佛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证得。别提众生,就人而言与生俱来就有智慧,因为自我不切实际的妄想、私欲的执著、别人浮华的蒙蔽,而不能得到想得的。所以人因时、因地、因势而异。
存在差异又怎么获得“高阶思维”的智慧呢?是一下顿悟就变得智慧了?还真是一种修行的过程?比例佛家修行:戒、定、慧,戒掉自身不好的习气,懒惰、怼人、浮华……;定心修身,内心平静、强健身体;慧于心乐其事,不断思考、专注于做事。
往往自我无意识的用别人的浮华来掩盖自我的愚蠢,引用郭朝晖的一段文字:“对概率的理解,是衡量智商的重要标志。伟大的人物,往往是抓住了小概率事件的机会;愚蠢的庸人,往往把小概率的成功当成自己的追求目标。小概率的事件发生了,那时机缘、机会;发现机会以后去努力、去追求,那是智慧。仅仅是看到别人成功了,不顾自己的条件和机缘就去追求、去努力,往往就是愚蠢。”
智慧与愚蠢之间往往只有一小步的差异或是两个不同的思维方向。
5.初心
你的初心是什么?你是否可能知道别人的初心?看到世间万物是否能够求得自己的初心?初心可能在若隐若现之间,但是“高阶思维”发展一定来自自己的初心,孟子: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是不是我们自己的出发点造成了我们求而不可得。
孔子在春秋战国时代,却宣讲:仁义礼智信,这就是他的初心,有三千弟子而又流芳百世。我的初心是能够有很多人一起发展而又随时能够回到农村,每一点点的进步都会有喜悦感。
有些人会说别扯这么多没用的,就是为了赚钱,那么还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大企业家成功之后身败名裂、屁民赚钱后得而复失,周围也是比比皆是。总之是忘记初心、得意忘形、修行不够。
6.从无到有
我们可以简单把“高阶思维”理解为得到、得到、得到……,但是“得到”需要多维度的机缘,意识、团队、技术、市场和行动等。每层次的“得到”都是一次能力边界的触顶,每一次能力边界的突破都会有可大可小的思维模式的突破。例如没有孩子、有一个孩子、有两个孩子……,这是最深刻的体会。有一次和快退休状态的同学聊天,出现了下面的交流内容:
每一次“得到”都是基础能力的体现,依靠能力惯性,得到之后还能继续“得到”吗?我们换一种思考这个问题: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哪个更具有挑战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