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设计,康石石估计这是很多同学的疑问,甚至这个疑问会一直拖到从业以后的N多年。
似乎到现在,设计都仍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当然康石石并没有野心试图为设计定义,谨希望通过此篇文章,帮助同学们更加深入的了解设计,从而在各自的领域方向:服装设计、建筑设计、交互设计、珠宝设计、平面设计等等云云专业,向前精进一步。
维基百科对“设计”如下解释:

摘要如下:
Design is the creation of a plan or conven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n object, system or measurable human interaction.
设计是对物体,系统或者可统筹的人文交互产生的创造性规划或约定。
Design has different connotations in different fields.
设计在不同的领域拥有不同的含义。
至少维基百科中,设计仍未从众多设计相关专业领域内抽象归纳出一个统一的释义。
那设计究竟是什么,正如康石石在此文标题中提及,非常简单:“有目的的因果联系”。

Part 1:有目的,设计便已启动
喝水,要有个容器——水杯
喝热水,需要加热器,又不想开火——热水壶
一个屋檐下,有人喜欢喝凉水,同时有人喜欢喝热水——饮水机
站着累了,需要坐下——椅子
坐着困了,需要躺下——床
担心睡过,需要叫醒——闹钟
风雪交加,暴雨倾盆,想要遮蔽——建筑
信仰宗教,想要接近神明——宗教建筑
土地面积有限,开发商想多卖几套房——高层公寓
有人说,设计是为了解决问题,没错,但不全面,设计其实是为了达成目的。目的既可以包含解决问题,又可以包含阻止问题得到解决,甚至可以将两种目的合二为一同时满足,关键在于设计者期待达成怎样的目的。
比如,百叶窗帘,既可增添、又可降低空间的私密性:

设计永远都在满足人类预设好的目的,所以为什么说设计无处不在,也正在于此。请各位读者的眼睛现在暂时离开屏幕,环视一下周围,是否你身边所有的东西,我们都可以找到设计的影子?
身上的衣服——服装设计
肩上的背包——配饰设计
手中的手机——工业设计
桌上的小说——书籍设计
墙上的海报——平面设计
我们居住的空间——室内设计
我们居住的楼宇——建筑设计
我们居住的周边——景观设计、城市设计
不同的设计,在满足着人类不同的目的,比如淘宝双十一刚过,双十二要来了,淘宝一定会到处投放视觉广告,目的是提醒人们该去淘宝消费了,可又为了避免直接说来淘宝消费的尴尬,于是搞了个主题《淘游记》:



这就是设计了吗?设计就是如此吗?光有目的还远远不够...
Part 2:多维“因果联系”
其实康石石非常感慨,因为目前仅对跟自己走的非常近的两名同学(一个去年申请上了AA,一个今年申请)讲过以下这番话:
什么是因果联系,为了方便大家理解,简单讲就是逻辑关系:

可世界如果这般简单,至少设计师会先失去存在的意义。这是因为,在现实当中设计一个结果,往往需要N多条件。

但,仅仅的果腹感,已不是当下多数人就餐的目的。

当你面对庞杂的食材,不清楚什么食物对身体有帮助,什么食物对身体会造成负担时,便需要开始调研,通过各种方法查明各种食物的成分。了解因,才能导出果。
这便是设计师调研的重要性所在,连因都搞不清楚,尚且不说将“因”置入因果链条进行逻辑推理,便已错在了起点。
以上仅仅是举例帮助大家了解什么是“因果联系”以及“因果联系”的重要性,而设计师真正存在的意义在于——从复杂的因果联系中提取出满足目的的实现路径:

同时,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著名的设计师都表示过,当自己的设计实现之后,这些设计会为他不断带来惊喜与意外,也正是由于因果联系,在不同的用户身上持续发生连锁反应,是设计师在设计之初,难以想象的。
所以,什么是设计,康石石想必已经为大家解释清楚,设计是“有目的的因果联系”,设计师便是利用各类媒介(建筑、服装、珠宝、交互、平面等)的特性,充分架构逻辑链条,从中梳理出能够实现自己设计目标的可行性路径,并不断对“逻辑起点、中间环节、成果及后续影响”的利弊进行权衡。
最后,额外多解释一个大家的困惑——为什么设计往往不以“美丑论好坏”:
简言之,如果设计以美丑论,那达成“美的目的”与“丑的目的”的设计都是好设计。与此同时,设计师其实期待的往往是达成其他目的:
比如,斯塔克的外星人榨汁机,目的是为消费者提供“沟通话题”

比如,口碑疯传的优衣库保暖内衣,目的是“保暖又轻薄,不影响身材”

比如,酷露露的水果糖,造型的设计目的是“与水果拥有相似口感”

而不简单是外型的模仿

所以,再以美丑论设计,未免有些简单,因为美丑可能仅仅是设计的目的之一,甚至不会成为设计的目的。
Final:利用本次周二Portfolio+专栏的篇幅,康石石又在作品集创作的认知基础上,尝试帮助大家拓展对于设计的认知视野。也从侧面解释了:为什么同学们往往认为好看的在校作业无法成为作品集中的可利用项目,而必须极大拓充并梳理“因果逻辑链条”,同时缕清自己的设计方向,找准自己的目的。
当然,以上康石石仅利用有限的篇幅为大家讲解了什么是设计,但设计同样有简易与复杂之分,而留学作品集同样有对于设计深度&广度的要求,以及你的设计切入点是否足够敏锐而不落俗套等等一系列问题。
我们以后有机会接着谈。。。
如对艺术留学或作品集创作仍有更多疑问,可私信康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