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时间:2018.5.28 至 2018.6.6
为了解柬埔寨大概国情和市场,在柬埔寨开展了为期近10天的工作。
观察了交通情况,周边街道的店面与商品,摊贩等,也走访了大学校区,看了永旺商超、本地超市和中国超市,
也有体验永旺百货的pipay网点充值业务,和在一些场所进行消费体验。
通过这些印象,可以看出目前柬埔寨整个社会是相对落后的,大体上,类似90年代初的中国。
贫富差距极大,社会阶级极其明显,本土自有的社会资料缺乏(但是进口商品很多,轻重工业级产品在那儿被我们俗称“洋垃圾”),
个体可分配时间多,但是娱乐休闲内容极少;能得到教育机会的人,也是家境殷实甚至富有的阶层,才可受到学校教育。社会物价
偏高,收入却很低(当地人一般的月收入在$200-$300,白领阶层是$500~$1000,一位银行行长的月收入约$2500),
整个社会,很大一部分人民,几乎还处于马斯洛需求的最低水平线;金钱与权力基本掌握在极少数人的手中;目前政局也不怎么稳定。
日常用语为高棉语,有受一定文化教育的居民则会其他国语言(主要是英语)。
在交易模式上,当地人更习惯于使用现金流通(主要流通货币为美元,而政府开始在推行瑞尔流通,这也会是一种矛盾)。对于网
络支付,当地人对于系统或应用的安全,表示出了明显的担忧。
另外,了解到当地手机市场的主流情况,品牌以iPhone、Samsung、OPPO、HUAWEI 为主,手机规格基本不存在
滞后性,不论是硬件还是操作系统,仅仅是一些地域性的差异(何况 Android 系统还是非阉割版)。在这一层面,
反而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落后(至于,电信运营商或网络等相关,就不在此提及)。整体和国内情况相近,只是体量
、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的差异。
那么,当地人使用网络支付的其中一个重要场景在哪里? —— 转账
当地人仍旧保留了很多的文化习俗,而且是一个重孝的国度。受限于交通、城市建设、政府能力和政治力量等各
种问题,线上的转账,线下(ATM 或 支付合作网点)的取现,使得“转账”目前成为一个高频的支付场景。当然,
这同时意味着,柬埔寨乃至东南亚地区,仍然是一块处女地,腾讯、阿里、永旺甚至部分本土企业,依靠某些既有
能力和资源,从2016年开始,已经逐步在布局和开垦东南亚的支付市场。
机会在哪里?可以肯定的是线上支付是有机会的,但就当地目前的社会基础能力和居民的生活水平来看,还需结合“线下”场景来承载。
因为是初次touch新市场,思考和发现极度有限。相信随着更多的接触和思考,能探究出更多内容。
甚至,不需局限于做 p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