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
🍄 大家好,我是风筝
🌍 作者主页:【古时的风筝CSDN主页】。
⚠️ 本文目的为个人学习记录及知识分享。如果有什么不正确、不严谨的地方请及时指正,不胜感激。
直达博主:「古时的风筝」 。(搜索或点击扫码)
————————————————
假设系统中有一个接口,这个接口已经被10个实现类实现了,突然有一天,新的需求来了,其中5个实现类需要实现同一个方法。然后你就在接口中添加了这个方法的定义,想着一切都很完美。
当你在接口和其中5个实现类中加完这个方法后,一编译。不妙啊,另外那 5 个实现类报错了,没实现新加的这个方法。要知道,接口中的方法定义必须要在实现类中实现才行,缺一个都编译不过。
这时候你耳边突然响起了开发之初的老前辈跟你说的话:“这几个实现以后可能差距越来越大,接口中可能会加方法,注意留口子”。
现在咋整
假设之前的接口是这样的,只有吃饭和喝水两个方法。
public interface IUser {/*** 吃饭啊*/void eat();/*** 喝水啊*/void drink();
}
现在有 5 个实现类厉害了,要加一个 play() 方法。
既然情况已经这样了,现在应该怎么处理。
破罐子破摔吧,走你
不管什么接口不接口的了,哪个实现类要加,就直接在那个实现类里加吧,接口还保持之前的样子不动,仍然只有吃饭和喝水两个方法,play 方法就直接加到 5 个实现类中。
public class UserOne implements IUser{@Overridepublic void eat() {System.out.println("吃饭");}@Overridepublic void drink() {System.out.println("喝水");}public void play() {System.out.println("玩儿");}
}
虽然可以实现,但是完全背离了当初设计接口的初衷,本来是照着五星级酒店盖的,结果盖了一层之后,上面的变茅草屋了。
从此以后,接口是接口,实现类是实现类,基本上也就没什么关系了。灵活性倒是出来了,以后想在哪个实现类加方法就直接加了。
再加一个接口行不
还是有点儿追求吧,我新加一个接口行不行。之前的接口不动,新建一个接口,这个接口除了包含之前的两个方法外,再把 play 方法加进去。
这样一来,把需要实现 play 方法的单独在弄一个接口出来。就像下面这样 IUser
是之前的接口。IUserExtend
接口是新加的,加入了 play() 方法,需要实现 play() 方法的实现类改成实现新的IUserExtend
接口,只改几个实现关系,改动不是很大嘛,心满意足了。
但是好景不长啊,过了几天,又要加新方法了,假设是上图的 UserOne
和 UserNine
要增加方法,怎么办呢?
假如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
假如上天再给我一次重来的机会,我会对自己说:“别瞎搞,看看设计模式吧”。
适配器模式
适配器模式可以通过创建一个适配器类,该适配器类实现接口并提供默认实现,然后已有的实现类可以继承适配器类而不是直接实现接口。这样,已有的实现类不需要修改,而只需要在需要覆盖新方法的实现类中实现新方法。
不是要加个 play() 方法吗,没问题,直接在接口里加上。
public interface IUser {void eat();void drink();void play();
}
适配器类很重要,它是一个中间适配层,是一个抽象类。之前不是实现类直接 implements 接口类吗,而现在适配器类 implements 接口类,而实现类 extends 适配器类。
在适配器类可以给每个方法一个默认实现,当然也可以什么都不干。
public abstract class UserAdapter implements IUser {@Overridepublic void eat() {// 默认实现}@Overridepublic void drink() {// 默认实现}@Overridepublic void play() {// 默认实现}
}
public class UserNine extends UserAdapter {@Overridepublic void eat() {System.out.println("吃饭");}@Overridepublic void drink() {System.out.println("喝水");}@Overridepublic void play() {System.out.println("玩儿");}
}public class UserTen extends UserAdapter {@Overridepublic void eat() {System.out.println("吃饭");}@Overridepublic void drink() {System.out.println("喝水");}
}
调用方式:
IUser userNine = new UserNine();
userNine.eat();
userNine.drink();
userNine.play();IUser userTen = new UserTen();
userTen.eat();
userTen.drink();
这样一来,接口中随意加方法,然后在在适配器类中添加对应方法的默认实现,最后在需要实现新方法的实现类中加入对应的个性化实现就好了。
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允许根据不同的策略来执行不同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新方法定义为策略接口,然后为每个需要实现新方法的实现类提供不同的策略。
把接口改成抽象类,这里面 eat() 和 drink() 方法不变,可以什么都不做,实现类里想怎么自定义都可以。
而 play() 这个方法是后来加入的,所以我们重点关注 play() 方法,策略模式里的策略就用在 play() 方法上。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User {IPlayStrategy playStrategy;public void setPlayStrategy(IPlayStrategy playStrategy){this.playStrategy = playStrategy;}public void play(){playStrategy.play();}public void eat() {// 默认实现}public void drink() {// 默认实现}
}
IPlayStrategy
是策略接口,策略模式是针对行为的模式,玩儿是一种行为,当然了,你可以把之后要添加的方法都当做行为来处理。
我们定一个「玩儿」这个行为的策略接口,之后不管你玩儿什么,怎么玩儿,都可以实现这个 IPlayStrategy
接口。
public interface IPlayStrategy {void play();
}
然后现在做两个实现类,实现两种玩儿法。
第一个玩儿游戏的实现
public class PlayGameStrategy implements IPlayStrategy{@Overridepublic void play() {System.out.println("玩游戏");}
}
第二个玩儿足球的实现
public class PlayFootballStrategy implements IPlayStrategy{@Overridepublic void play() {System.out.println("玩儿足球");}
}
然后定义 AbstractUser
的子类
public class UserOne extends AbstractUser{@Overridepublic void eat() {//自定义实现}@Overridepublic void drink() {//自定义实现}
}
调用方式: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AbstractUser userOne = new UserOne();// 玩儿游戏userOne.setPlayStrategy(new PlayGameStrategy());userOne.play();// 玩儿足球userOne.setPlayStrategy(new PlayFootballStrategy());userOne.play();
}
整体的类关系图大概是这个样子:
最后
通过适配器模式和策略模式,我们即可以保证具体的实现类实现共同的接口或继承共同的基类,同时,又能在新增功能(方法)的时候,尽可能的保证设计的清晰。不像之前那种破罐子破摔的方式,接口和实现类几乎脱离了关系,每个实现类,各玩儿各的。
您的点赞、收藏、评论都是我前进路上的动力
推荐阅读
➿ 剑走偏锋,无头浏览器是什么神奇的家伙
➿ 新项目决定用 JDK 17了
➿ 5000字,10张图,完全掌握 MySQL 事务隔离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