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SpringBoot 项目能处理多少请求?

这篇文章带大家盘一个读者遇到的面试题哈。

根据读者转述,面试官的原问题就是:一个 SpringBoot 项目能同时处理多少请求?

不知道你听到这个问题之后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我大概知道他要问的是哪个方向,但是对于这种只有一句话的面试题,我的第一反应是:会不会有坑?

所以并不会贸然答题,先追问一些消息,比如:这个项目具体是干什么的?项目大概进行了哪些参数配置?使用的 web 容器是什么?部署的服务器配置如何?有哪些接口?接口响应平均时间大概是多少?

这样,在几个问题的拉扯之后,至少在面试题考察的方向方面能基本和面试官达成了一致。

比如前面的面试问题,经过几次拉扯之后,面试官可能会修改为:

一个 SpringBoot 项目,未进行任何特殊配置,全部采用默认设置,这个项目同一时刻,最多能同时处理多少请求?

能处理多少呢?

我也不知道,但是当问题变成上面这样之后,我找到了探索答案的角度。

既然“未进行任何特殊配置”,那我自己搞个 Demo 出来,压一把不就完事了吗?

坐稳扶好,准备发车。

图片

Demo

小手一抖,先搞个 Demo 出来。

这个 Demo 非常的简单,就是通过 idea 创建一个全新的 SpringBoot 项目就行。

我的 SpringBoot 版本使用的是 2.7.13。

整个项目只有这两个依赖:

图片

整个项目也只有两个类,要得就是一个空空如也,一清二白。

图片

项目中的 TestController,里面只有一个 getTest 方法,用来测试,方法里面接受到请求之后直接 sleep 一小时。

目的就是直接把当前请求线程占着,这样我们才能知道项目中一共有多少个线程可以使用:

@Slf4j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TestController {@GetMapping("/getTest")public void getTest(int num) throws Exception {log.info("{} 接受到请求:num={}",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num);TimeUnit.HOURS.sleep(1);}
}

项目中的 application.properties 文件也是空的:

图片

这样,一个“未进行任何特殊配置”的 SpringBoot 不就有了吗?

基于这个 Demo,前面的面试题就要变成了:我短时间内不断的调用这个 Demo 的 getTest 方法,最多能调用多少次?

问题是不是又变得更加简单了一点?

那么前面这个“短时间内不断的调用”,用代码怎么表示呢?

很简单,就是在循环中不断的进行接口调用就行了。

public class Main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for (int i = 0; i < 1000; i++) {int finalI = i;new Thread(() -> {HttpUtil.get("127.0.0.1:8080/getTest?num=" + finalI);}).start();}//阻塞主线程Thread.yield();}
}

当然了,这个地方你用一些压测工具,比如 jmeter 啥的,会显得逼格更高,更专业。我这里就偷个懒,直接上代码了。

答案

经过前面的准备工作,Demo 和测试代码都就绪了。

接下来就是先把 Demo 跑起来:

图片

然后跑一把 MainTest。

当 MainTest 跑起来之后,Demo 这边就会快速的、大量的输出这样的日志:

图片

也就是我前面 getTest 方法中写的日志:

图片

好,现在我们回到这个问题:

我短时间内不断的调用这个 Demo 的 getTest 方法,最多能调用多少次?

来,请你告诉我怎么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我这里就是一个大力出奇迹,直接统计“接受到请求”关键字在日志中出现的次数就行了:

图片

很显然,答案就是:

图片

所以,当面试官问你:一个 SpringBoot 项目能同时处理多少请求?

你装作仔细思考之后,笃定的说:200 次。

面试官微微点头,并等着你继续说下去。

你也暗自欢喜,幸好看了歪歪歪师傅的文章,背了个答案。然后等着面试官继续问其他问题。

气氛突然就尴尬了起来。

接着,你就回家等通知了。

图片

200 次,这个回答是对的,但是你只说 200 次,这个回答就显得有点尬了。

重要的是,这个值是怎么来的?

所以,下面这一部分,你也要背下来。

怎么来的?

在开始探索怎么来的之前,我先问你一个问题,这个 200 个线程,是谁的线程,或者说是谁在管理这个线程?

是 SpringBoot 吗?

肯定不是,SpringBoot 并不是一个 web 容器。

应该是 Tomcat 在管理这 200 个线程。

这一点,我们通过线程 Dump 也能进行验证:

图片

图片

通过线程 Dump 文件,我们可以知道,大量的线程都在 sleep 状态。而点击这些线程,查看其堆栈消息,可以看到 Tomcat、threads、ThreadPoolExecutor 等关键字:

at org.apache.Tomcat.util.net.NioEndpoint$SocketProcessor.doRun(NioEndpoint.java:1791)
at org.apache.Tomcat.util.net.SocketProcessorBase.run(SocketProcessorBase.java:52)
at org.apache.Tomcat.util.threads.ThreadPoolExecutor.runWorker(ThreadPoolExecutor.java:1191)
at org.apache.Tomcat.util.threads.ThreadPoolExecutor$Worker.run(ThreadPoolExecutor.java:659)
at org.apache.Tomcat.util.threads.TaskThread$WrappingRunnable.run(TaskThread.java:61)

基于“短时间内有 200 个请求被立马处理的”这个现象,结合你背的滚瓜烂熟的、非常扎实的线程池知识,你先大胆的猜一个:Tomcat 默认核心线程数是 200。

接下来,我们就是要去源码里面验证这个猜测是否正确了。

这里我再教你一个不用打断点也能获取到调用栈的方法。

在前面已经展示过了,就是线程 Dump。

右边就是一个线程完整的调用栈:

图片

从这个调用栈中,由于我们要找的是 Tomcat 线程池相关的源码,所以第一次出现相关关键字的地方就是这一行:

org.apache.Tomcat.util.threads.ThreadPoolExecutor.Worker#run

图片

然后我们在这一行打上断点。

重启项目,开始调试。

进入 runWorker 之后,这部分代码看起来就非常眼熟了:

图片

简直和 JDK 里面的线程池源码一模一样。

如果你熟悉 JDK 线程池源码的话,调试 Tomcat 的线程池,那个感觉,就像是回家一样。

如果你不熟悉的话,我建议你尽快去熟悉熟悉。

随着断点往下走,在 getTask 方法里面,可以看到关于线程池的几个关键参数:

org.apache.Tomcat.util.threads.ThreadPoolExecutor#getTask

图片

corePoolSize,核心线程数,值为 10。

maximumPoolSize,最大线程数,值为 200。

而且基于 maximumPoolSize 这个参数,你往前翻代码,会发现这个默认值就是 200:

图片

好,到这里,你发现你之前猜测的“Tomcat 默认核心线程数是 200”是不对的。

但是你一点也不慌,再次结合你背的滚瓜烂熟的、非常扎实的线程池知识。

并在心里又默念了一次:当线程池接受到任务之后,先启用核心线程数,再使用队列长度,最后启用最大线程数。

因为我们前面验证了,Tomcat 可以同时间处理 200 个请求,而它的线程池核心线程数只有 10,最大线程数是 200。

这说明,我前面这个测试用例,把队列给塞满了,从而导致 Tomcat 线程池启用了最大线程数:

图片

嗯,一定是这样的!

那么,现在的关键问题就是:Tomcat 线程池默认的队列长度是多少呢?

在当前的这个 Debug 模式下,队列长度可以通过 Alt+F8 进行查看:

图片

wc,这个值是 Integer.MAX_VALUE,这么大?

我一共也才 1000 个任务,不可能被占满啊?

一个线程池:

  • 核心线程数,值为 10。

  • 最大线程数,值为 200。

  • 队列长度,值为 Integer.MAX_VALUE。

1000 个比较耗时的任务过来之后,应该是只有 10 个线程在工作,然后剩下的 990 个进队列才对啊?

难道我八股文背错了?

这个时候不要慌,嗦根辣条冷静一下。

图片

目前已知的是核心线程数,值为 10。这 10 个线程的工作流程是符合我们认知的。

但是第 11 个任务过来的时候,本应该进入队列去排队。

现在看起来,是直接启用最大线程数了。

所以,我们先把测试用例修改一下:

图片

那么问题就来了:最后一个请求到底是怎么提交到线程池里面的?

前面说了,Tomcat 的线程池源码和 JDK 的基本一样。

往线程池里面提交任务的时候,会执行 execute 这个方法:

org.apache.Tomcat.util.threads.ThreadPoolExecutor#execute(java.lang.Runnable)

图片

对于 Tomcat 它会调用到 executeInternal 这个方法:

org.apache.Tomcat.util.threads.ThreadPoolExecutor#executeInternal

图片

这个方法里面,标号为 ① 的地方,就是判断当前工作线程数是否小于核心线程数,小于则直接调用 addWorker 方法,创建线程。

标号为 ② 的地方主要是调用了 offer 方法,看看队列里面是否还能继续添加任务。

如果不能继续添加,说明队列满了,则来到标号为 ③ 的地方,看看是否能执行 addWorker 方法,创建非核心线程,即启用最大线程数。

把这个逻辑捋顺之后,接下来我们应该去看哪部分的代码,就很清晰了。

主要就是去看 workQueue.offer(command) 这个逻辑。

如果返回 true 则表示加入到队列,返回 false 则表示启用最大线程数嘛。

这个 workQueue 是 TaskQueue,看起来一点也不眼熟:

图片

当然不眼熟了,因为这个是 Tomcat 自己基于 LinkedBlockingQueue 搞的一个队列。

图片

问题的答案就藏在 TaskQueue 的 offer 方法里面。

图片

所以我重点带你盘一下这个 offer 方法:

org.apache.Tomcat.util.threads.TaskQueue#offer

图片

标号为 ① 的地方,判断了 parent 是否为 null,如果是则直接调用父类的 offer 方法。说明要启用这个逻辑,我们的 parent 不能为 null。

那么这个 parent 是什么玩意,从哪里来的呢?

图片

parent 就是 Tomcat 线程池,通过其 set 方法可以知道,是在线程池完成初始化之后,进行了赋值。

也就是说,你可以理解为,在 Tomcat 的场景下,parent 不会为空。

标号为 ② 的地方,调用了 getPoolSizeNoLock 方法:

图片

这个方法是获取当前线程池中有多个线程。

所以如果这个表达式为 true:

parent.getPoolSizeNoLock() == parent.getMaximumPoolSize()

就表明当前线程池的线程数已经是配置的最大线程数了,那就调用 offer 方法,把当前请求放到到队列里面去。

标号为 ③ 的地方,是判断已经提交到线程池里面待执行或者正在执行的任务个数,是否比当前线程池的线程数还少。

如果是,则说明当前线程池有空闲线程可以执行任务,则把任务放到队列里面去,就会被空闲线程给取走执行。

然后,关键的来了,标号为 ④ 的地方。

如果当前线程池的线程数比线程池配置的最大线程数还少,则返回 false。

前面说了,offer 方法返回 false,会出现什么情况?

图片

是不是直接开始到上图中标号为 ③ 的地方,去尝试添加非核心线程了?

也就是启用最大线程数这个配置了。

所以,朋友们,这个是什么情况?

这个情况确实就和我们背的线程池的八股文不一样了啊。

JDK 的线程池,是先使用核心线程数配置,接着使用队列长度,最后再使用最大线程配置。

Tomcat 的线程池,就是先使用核心线程数配置,再使用最大线程配置,最后才使用队列长度。

所以,以后当面试官给你说:我们聊聊线程池的工作机制吧?

你就先追问一句:你是说的 JDK 的线程池呢还是 Tomcat 的线程池呢,因为这两个在运行机制上有一点差异。

然后,你就看他的表情。

如果透露出一丝丝迟疑,然后轻描淡写的说一句:那就对比着说一下吧。

那么恭喜你,在这个题目上开始掌握了一点主动权。

最后,为了让你更加深刻的理解到 Tomcat 线程池和 JDK 线程池的不一样,我给你搞一个直接复制过去就能运行的代码。

当你把 taskqueue.setParent(executor) 这行代码注释掉的时候,它的运行机制就是 JDK 的线程池。

当存在这行代码的时候,它的运行机制就变成了 Tomcat 的线程池。

玩去吧。

import org.apache.tomcat.util.threads.TaskQueue;
import org.apache.tomcat.util.threads.TaskThreadFactory;
import org.apache.tomcat.util.threads.ThreadPoolExecutor;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TimeUnit;public class TomcatThreadPoolExecutor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String namePrefix = "歪歪歪-exec-";boolean daemon = true;TaskQueue taskqueue = new TaskQueue(300);TaskThreadFactory tf = new TaskThreadFactory(namePrefix, daemon, Thread.NORM_PRIORITY);ThreadPoolExecutor executor = new ThreadPoolExecutor(5,150, 60000, TimeUnit.MILLISECONDS, taskqueue, tf);taskqueue.setParent(executor);for (int i = 0; i < 300; i++) {try {executor.execute(() -> {logStatus(executor, "创建任务");try {TimeUnit.SECONDS.sleep(2);}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catch (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Thread.currentThread().join();}private static void logStatus(ThreadPoolExecutor executor, String name) {TaskQueue queue = (TaskQueue) executor.getQueue();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name + "-:" +"核心线程数:" + executor.getCorePoolSize() +"\t活动线程数:" + executor.getActiveCount() +"\t最大线程数:" + executor.getMaximumPoolSize() +"\t总任务数:" + executor.getTaskCount() +"\t当前排队线程数:" + queue.size() +"\t队列剩余大小:" + queue.remainingCapacity());}
}

等等

如果你之前确实没了解过 Tomcat 线程池的工作机制,那么看到这里的时候也许你会觉得确实是有一点点收获。

但是,注意我要说但是了。

还记得最开始的时候面试官的问题吗?

面试官的原问题就是:一个 SpringBoot 项目能同时处理多少请求?

那么请问,前面我讲了这么大一坨 Tomcat 线程池运行原理,这个回答,和这个问题匹配吗?

是的,除了最开始提出的 200 这个数值之外,并不匹配,甚至在面试官的眼里完全是答非所问了。

所以,为了把这两个“并不匹配”的东西比较顺畅的链接起来,你必须要先回答面试官的问题,然后再开始扩展。

比如这样答:一个未进行任何特殊配置,全部采用默认设置的 SpringBoot 项目,这个项目同一时刻最多能同时处理多少请求,取决于我们使用的 web 容器,而 SpringBoot 默认使用的是 Tomcat。

Tomcat 的默认核心线程数是 10,最大线程数 200,队列长度是无限长。但是由于其运行机制和 JDK 线程池不一样,在核心线程数满了之后,会直接启用最大线程数。所以,在默认的配置下,同一时刻,可以处理 200 个请求。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应该基于服务实际情况和服务器配置等相关消息,对该参数进行评估设置。

这个回答就算是差不多了。

但是,如果很不幸,如果你遇到了我,为了验证你是真的自己去摸索过,还是仅仅只是看了几篇文章,我可能还会追问一下:

那么其他什么都不动,如果我仅仅加入 server.tomcat.max-connections=10 这个配置呢,那么这个时候最多能处理多少个请求?

你可能就要猜了:10 个。

是的,我重新提交 1000 个任务过来,在控制台输出的确实是 10 个,

图片

那么 max-connections 这个参数它怎么也能控制请求个数呢?

为什么在前面的分析过程中我们并没有注意到这个参数呢?

首先我们看一下它的默认值:

图片

因为它的默认值是 8192,比最大线程数 200 大,这个参数并没有限制到我们,所以我们没有关注到它。

当我们把它调整为 10 的时候,小于最大线程数 200,它就开始变成限制项了。

那么 max-connections 这个参数到底是干啥的呢?

你先自己去摸索摸索吧。

同时,还有这样的一个参数,默认是 100:

server.tomcat.accept-count=100

图片

它又是干什么的呢?

“和连接数有关”,我只能提示到这里了,自己去摸索吧。

图片

再等等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了,要回答“一个 SpringBoot 项目默认能处理的任务数”,这个问题,得先明确其使用的 web 容器。

那么问题又来了:SpringBoot 内置了哪些容器呢?

Tomcat、Jetty、Netty、Undertow

图片

前面我们都是基于 Tomcat 分析的,如果我们换一个容器呢?

比如换成 Undertow,这个玩意我只是听过,没有实际使用过,它对我来说就是一个黑盒。

管它的,先换了再说。

从 Tomcat 换成 Undertow,只需要修改 Maven 依赖即可,其他什么都不需要动:

图片

再次启动项目,从日志可以发现已经修改为了 Undertow 容器:

图片

此时我再次执行 MainTest 方法,还是提交 1000 个请求:

图片

从日志来看,发现只有 48 个请求被处理了。

就很懵逼,48 是怎么回事儿,怎么都不是一个整数呢,这让强迫症很难受啊。

这个时候你的想法是什么,是不是想要看看 48 这个数字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怎么看?

之前找 Tomcat 的 200 的时候不是才教了你的嘛,直接往 Undertow 上套就行了嘛。

打线程 Dump,然后看堆栈消息:

图片

发现 EnhancedQueueExecutor 这个线程池,接着在这个类里面去找构建线程池时的参数。

很容易就找到了这个构造方法:

图片

所以,在这里打上断点,重启项目。

通过 Debug 可以知道,关键参数都是从 builder 里面来的。

而 builder 里面,coreSize 和 maxSize 都是 48,队列长度是 Integer.MAX_VALUE。

图片

所以看一下 Builder 里面的 coreSize 是怎么来的。

点过来发现 coreSize 的默认值是 16:

图片

不要慌,再打断点,再重启项目。

然后你会在它的 setCorePoolSize 方法处停下来,而这个方法的入参就是我们要找的 48:

图片

顺藤摸瓜,重复几次打断点、重启的动作之后,你会找到 48 是一个名为 WORKER_TASK_CORE_THREADS 的变量,是从这里来的:

图片

而 WORKER_TASK_CORE_THREADS 这个变量设置的地方是这样的:

io.undertow.Undertow#start

图片

而这里的 workerThreads 取值是这样的:

io.undertow.Undertow.Builder#Builder

图片

取的是机器的 CPU 个数乘以 8。

图片

所以我这里是 6*8=48。

哦,真相大白,原来 48 是这样来的。

没意思。

确实没意思,但是既然都已经替换为 Undertow 了,那么你去研究一下它的 NIO ByteBuffer、NIO Channel、BufferPool、XNIO Worker、IO 线程池、Worker 线程池...

然后再和 Tomcat 对比着学,

就开始有点意思了。

图片

最后再等等

这篇文章是基于“一个 SpringBoot 项目能同时处理多少请求?”这个面试题出发的。

但是经过我们前面简单的分析,你也知道,这个问题如果在没有加一些特定的前提条件的情况下,答案是各不一样的。

比如我再给你举一个例子,还是我们的 Demo,只是使用一下 @Async 注解,其他什么都不变:

图片

再次启动项目,发起访问,日志输出变成了这样:

图片

同时能处理的请求,直接从 Tomcat 的默认 200 个变成了 8 个?

因为 @Async 注解对应的线程池,默认的核心线程数是 8。

所以你看,稍微一变化,答案看起来又不一样了,同时这个请求在内部流转的过程也不一样了,又是一个可以铺开谈的点。

在面试过程中也是这样的,不要急于答题,当你觉得面试官问题描述的不清楚的地方,你可以先试探性的问一下,看看能不能挖掘出一点他没有说出来的默认条件。

当“默认条件”挖掘的越多,你的回答就会更容易被面试官接受。而这个挖掘的过程,也是面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表现环节。

而且,有时候,面试官就喜欢给出这样的“模糊”的问题,因为问题越模糊,坑就越多,当面试者跳进自己挖好的坑里面的时候,就是结束一次交锋的时候;当面试者看出来自己挖好的坑,并绕过去的时候,也是结束一轮交锋的时候。

所以,不要急于答题,多想,多问。不管是对于面试者还是面试官,一个好的面试体验,一定不是没有互动的一问一答,而是一个相互拉锯的过程。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news/20916.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Django实现音乐网站 ⑵

使用Python Django框架制作一个音乐网站&#xff0c;在系列文章1的基础上继续开发&#xff0c;本篇主要是后台歌手表模块开发。 目录 表结构设计 歌手表&#xff08;singer&#xff09;结构 创建表模型 设置图片上传路径 创建上传文件目录 生成表迁移 执行创建表 后台管…

代理模式.

前言&#xff1a; 为什么要学习代理模式&#xff0c;因为AOP的底层机制就是动态代理&#xff01; 代理模式&#xff1a; 静态代理 动态代理 静态代理 抽象角色 : 一般使用接口或者抽象类来实现 真实角色 : 被代理的角色 代理角色 : 代理真实角色 ; 代理真实角色后 , 一…

艺术二维码 API 申请及使用

艺术二维码是一种创新的技术产品&#xff0c;它将二维码与美观的背景图像相结合&#xff0c;创造出既实用又美观的作品。它们不仅具有传统二维码的功能性&#xff0c;能被智能设备快速扫描识别&#xff0c;还加入了艺术元素&#xff0c;增强了视觉吸引力和品牌识别度。其中&…

ffmpeg综合应用示例(五)——多路视频合并(Linux版本)

本文的目的为方便Linux下编译运行多路视频合成Demo 原文&#xff1a;ffmpeg综合应用示例&#xff08;五&#xff09;——多路视频合并 Ubuntu 20.04 ffmpeg version ffmpeg-4.4-x86_64 编译 export LD_LIBRARY_PATH$LD_LIBRARY_PATH:/home/workspace/dengzr/linux-x64/lib…

jenkins使用gitlab标签发布

关于jenkins git parameter使用gitlab标签发布和分支发布的用法 手动配置的我就不说了&#xff0c;点点点就行&#xff0c;主要是说一下在pipeline里如何使用 通过分支拉取gitlab仓库代码 pipeline {agent anyenvironment {}parameters {gitParameter(branch: , branchFilte…

Sentinel dashboard的使用;Nacos保存Sentinel限流规则

Sentinel dashboard的使用 往期文章 Nacos环境搭建Nacos注册中心的使用Nacos配置中心的使用Sentinel 容灾中心的使用 参考文档 Sentinel alibaba/spring-cloud-alibaba Wiki GitHub 限流结果 下载sentinel-dashboard github地址&#xff1a;Sentinel/sentinel-dashboar…

prototype, construction, instanceof

prototype 属性的作用 JavaScript 规定&#xff0c;每个函数都有一个prototype属性&#xff0c;指向一个对象。 function f() {} typeof f.prototype // "object" ​ 上面代码中&#xff0c;函数f默认具有prototype属性&#xff0c;指向一个对象。 对于普通函数来…

【雕爷学编程】MicroPython动手做(28)——物联网之Yeelight 4

知识点&#xff1a;什么是掌控板&#xff1f; 掌控板是一块普及STEAM创客教育、人工智能教育、机器人编程教育的开源智能硬件。它集成ESP-32高性能双核芯片&#xff0c;支持WiFi和蓝牙双模通信&#xff0c;可作为物联网节点&#xff0c;实现物联网应用。同时掌控板上集成了OLED…

C++之观察者模式(发布-订阅)

目录 模式简介 介绍 优点 缺点 代码实现 场景说明 实现代码 运行结果 模式简介 观察者模式&#xff08;Observer Pattern&#xff09;&#xff0c;也叫我们熟知的发布-订阅模式。 它是一种行为型模式。 介绍 观察者模式主要关注的是对象的一对多的关系&#xff0c; …

Go和Java实现组合模式

Go和Java实现组合模式 我们通过部门和员工的层次结构的示例来演示组合模式的用法。 1、组合模式 组合模式&#xff0c;又叫部分整体模式&#xff0c;是用于把一组相似的对象当作一个单一的对象。组合模式依据树形结构来组合对 象&#xff0c;用来表示部分以及整体层次。这种…

【MFC】03.常用复杂控件的使用-笔记

热键&#xff1a; 对话框-类向导&#xff1a;初始化函数中&#xff0c;热键需要在最开始的时候就注册进去&#xff1a; 注册热键&#xff1a; 在这之前&#xff0c;先去定义一个宏&#xff0c;代表你这个快捷键。 参数&#xff1a;窗口句柄&#xff0c;热键编号&#xff08;热…

antd vue中遍历v-for中控制每个按钮的loading

项目中遇到一个需求&#xff0c;需要根据后台返回数据&#xff0c;遍历生成多个按钮&#xff0c;并点击出发事件。点击事件的时候需要该按钮loading状态。实现方法如下&#xff1a; <div class"center"><a-button v-for"(item,index) in btnItems&quo…

C# File.Exists与Directory.Exists用法

File.Exists&#xff1a; 用于检查给定文件路径是否存在。如果文件存在&#xff0c;则返回true&#xff0c;否则返回false。 string path“D:\\test\\example.txt” bool exists File.Exists(path); if (exists) {Console.WriteLine("File exists."); } else {Con…

Qt 实现压缩文件、文件夹和解压缩操作zip

一、实现方式 通过Qt自带的库来实现&#xff0c;使用多线程方式&#xff0c;通过信号和槽来触发压缩与解压缩&#xff0c;并将压缩和解压缩结果回传过来。 使用的类&#xff1a; #include "QtGui/private/qzipreader_p.h" #include "QtGui/private/qzipwriter…

HCIP入门静态实验

题目及要求 第一步&#xff1a;拓扑的搭建 第二步&#xff1a;路由、IP的配置 r1: <Huawei>sys Enter system view, return user view with CtrlZ. [Huawei]sys r1 [r1]int loop [r1]int LoopBack 0 [r1-LoopBack0]ip add 192.168.1.65 27 [r1-LoopBack0]int loop 1 […

什么是高级持续威胁(APT)攻击

目录 前言什么是高级持续威胁高级持续威胁攻击有哪些独特特征APT攻击的五个阶段APT检测及防护措施总结 前言 APT攻击是利用多个阶段和不同攻击技术的复合网络攻击。APT不是一时兴起构思或实施的攻击。相反&#xff0c;攻击者故意针对特定目标定制攻击策略。并在较长时间内进行…

接口测试如何在json中引用mock变量

在测试接口的时候&#xff0c;有的接口需要测试随机传入大量数据&#xff0c;查看数据库是否正常&#xff0c;但是大量的随机数据全靠自己手写会很慢&#xff0c;而且是通过json传递的数据。 这里我们就可以使用mock生成随机变量&#xff0c;然后在json中引用mock变量 首先看…

python与深度学习(十四):CNN和IKUN模型二

目录 1. 说明2. IKUN模型的CNN模型测试2.1 导入相关库2.2 加载模型2.3 设置保存图片的路径2.4 加载图片2.5 图片预处理2.6 对图片进行预测2.7 显示图片 3. 完整代码和显示结果4. 多张图片进行测试的完整代码以及结果 1. 说明 本篇文章是对上篇文章猫狗大战训练的模型进行测试。…

Netty+springboot开发即时通讯系统笔记(一)

业务部分从sql开始&#xff1a; /*Navicat Premium Data TransferSource Server : localhostSource Server Type : MySQLSource Server Version : 50740Source Host : localhost:3306Source Schema : im-coreTarget Server Type : MySQLTarge…

极客时间:如何成为学习高手 【学习笔记】

本文是 极客时间- 如何成为学习高手 - 高冷冷 专栏学习笔记整理&#xff0c;课程链接&#xff1a;https://time.geekbang.org/column/intro/100081501?tabcatalog 底层思维01&#xff5c;如何减少对学习的排斥和厌恶心理&#xff0c;使其变得相对愉悦&#xff1f;02&#x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