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受汽车“缺芯”、疫情等因素的制约, 新能源汽车 的销量表现仍非常亮眼。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从起初的政策驱动,逐步进入“成本+技术”驱动阶段;动力电池为核心环节,呈现“一超多强”格局,整车厂行业格局远未形成。新能源汽车消费属性增强,市场进入两极分化,造车新势力打造差异化竞争,代表性车企通过不同经营策略,解决或缓和性价比弱、里程焦虑的行业痛点问题。
尽管受汽车“缺芯”、疫情等因素的制约,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表现仍非常亮眼。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统计,2021年1-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254.2万辆,同比增长近两倍。这表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实现从补贴政策驱动向价格、产品性能驱动的转变,行业仍处在快速上量阶段,天花板远未达到。
虽然市场高速增长,但随着传统车企加速推出新能源车型、造车新势力开始交付、互联网造车企业强势入局,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已进入“下半场”巨头互搏的阶段,各车企的整体销量皆有增长但市场占有率难以提升。工信部表示,“现在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太多,处于小而散的状况,由于该行业技术含量较高,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
近日,清科研究中心发布《2021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报告》
《报告》在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阶段、市场结构、上下游议价能力、动力电池技术路线、产业驱动力、全球及中国市场竞争格局等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以特斯拉、比亚迪、蔚来等为典型案例,从发展路线、品牌市场定位、核心竞争优势、车型规划等多个方面,系统梳理了新能源汽车代表性车企的发展策略和最新动态;并总结、提炼了新能源车企的竞争关键因素,从品牌市场定位、缓解行业痛点、技术路线、盈利模式等多个方面,对代表性新能源汽车车企进行对比分析。
01 我国 新能源汽车 行业从起初的政策驱动,逐步进入“成本+技术”驱动阶段
2015年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政策推动下高速发展,全球销量占比迅速提升。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全球销量占比增至54%,同期特斯拉销量迅速增长,德系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投放。2017-2020年,我国政策补贴大幅退坡,叠加欧盟公布碳排放目标以及丰厚补贴加持,2020年欧洲销量赶超中国,全球占比达43%。根据乘联会数据统计,2021年1-10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全球占比50%,其中10月达到61%,表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转向成本、产品性能驱动,形成较强内生增长动力。
国务院日前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至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20%左右的目标。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统计,2021年1-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至12.1%,其中10月纯电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高达18.2%。在迅速增长态势下,我国有望提前实现《规划》的2025年目标。
02 动力电池为核心环节,呈现“一超多强”格局,整车厂行业格局远未形成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按照生产流程划分:
03 新能源 汽车行业 消费属性增强,市场进入两极分化,造车新势力打造差异化竞争
-
上游:动力电池材料环节,主要包括碳纳米管、电解液、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等,其中碳纳米管行业为技术驱动,代表性企业有天奈科技等;电解液、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等细分行业为成本驱动,行业集中度逐年提升,代表性企业有璞泰来、恩捷股份等。
-
中游:除传统汽车的零部件外,还包括新能源汽车新增的汽车核心零部件,主要包括电池、电控、电机,以及轻量化、热管理;动力电池市场呈现“一超多强”格局,且龙头集中趋势明显,代表性企业有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
-
下游:整车厂,整体可以分成乘用车和商用车,其中乘用车又包括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等。整车厂环节的行业格局远未形成,在第一轮造车新势力角逐出圈后进入第二阶段的竞争,第二轮的造车新势力主要为互联网、消费电子企业。
04 代表性车企通过不同经营策略,解决或缓和性价比弱、里程焦虑的 汽车行业 痛点问题
目前,由于电池、电机、电控以及轻量化车身的成本较高,对于同款车型,纯电动车的BOM成本较传统燃油车高45%,性价比相对较弱。各新能源车企通过动力电池技术研发降本、产品设计创新、混合动力技术降成本等方式提高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性价比,或直接打造高端品牌定位。
里程焦虑问题是指新能源汽车由于充电时间长,充电不够便利而带来的里程焦虑。部分主流车企通过铺设超级充电桩的方式提升充电效率,如特斯拉、小鹏;一些车企主攻动力电池技术研发,提升能量密度以增加续航里程,如比亚迪等;还有部分车企采用油电混合动力技术路线,缓解电池的续航里程问题,如理想和长城柠檬等一些传统车企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还未完全明朗,接下来1-3年第二轮新势力、互联网造车企业也将陆续放量,新能源车企的市占率仍有变动空间。与此同时,由于市场前景较为明确,新能源汽车市场备受资本关注。相较于看车企的销量,投资者更加关注其是否是面向未来的智能化设计、市场两极的热销车型能否保持长青、与当前热销款形成差异化的中端车型能否打开市场等方面。
除解决、缓和里程焦虑、性价比低的行业痛点外,新能源车企还在发展路线、品牌定位、核心竞争优势以及车型规划等方面打造各自差异化竞争力,提升市场占有率,角逐行业龙头。本报告选取特斯拉、比亚迪、蔚来、大众等为典型案例,梳理、分析代表性车企在市场策略上的不同打法和优势。
更多创新案例,可以点击Runwise社区了解:更多创新专业案例,点击Runwise 社区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