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存的 Redis, 数据都是存储在内存中的。 那么如果重启的话, 数据就会丢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Redis 提供了 2 种数据持久化的方案: RDB 和 AOF。
RDB 是 Redis 默认的持久化方案。当满足一定条件的时候, 会把当前内存中的数据写入磁盘, 生成一个快照文件 dump.rdb。Redis 重启会通过加载 dump.rdb 文件恢复数据。
1 触发 RDB 的方式
1.1 RDB 文件相关的配置
dir ./ # RDB 文件路径, 默认在启动目录下
dbfilename dump.rdb # REB 文件名称
rdbcompression yes # 开启 LZF 压缩, 这样可以节省存储空间, 但是会消耗一些 CPU 的计算时间, 默认开启
rdbchecksum yes # 使用 CRC64 算法来进行数据校验, 但是这样会增加大约 10% 的性能消耗, 默认开启stop-writes-on-bgsave-error yes # 在 RDB 持久化操作失败时, Redis 则会停止接受更新操作, 让用户知道异常的出现, 否则无感知的话, 会造成大的存储问题, 默认开启
以上是 RDB 开启的默认一些配置, 在这些配置的基础下, 有 2 种方式可以触发 RDB 的进行, 也就是数据持久化的触发。
1.2 通过配置规则触发
在 redis.conf 的 SNAPSHOTING 配置中, 定义了触发把数据保存到磁盘的触发频率 (如果不需要 RDB 默认方案, 注释掉 save 或配置成空字符串 “” 即可)。
save 900 1 # 900 秒内至少有一个 key 被修改 (包括添加)
save 300 10 # 300 秒内至少有 10 个 key 被修改
save 60 100 # 60 秒内至少有 100 个 key 被修改
上面的配置是不冲突的, 只要满足任意一个都会触发。
1.3 通过命令触发
Redis 提供了 2 条命令 save 和 bgsave 可以用来手动触发数据保存。
save: 在生成快照的时候会阻塞当前 Redis 服务器, Redis 不能处理其他命令。如果内存中的数据比较多, 会造成 Redis 长时间阻塞。 生产中不建议使用这个命令。
bgsave: Redis 进程通过 fork 函数, 创建出一个子进程 (copy-on-write)。 RDB 持久化过程由子进程负责, 完成后自动结束。它不会记录 fork 之后的命令, 阻塞只发生在 fork 阶段, 一般时间很短。
Redis 提供了 lastsave 命令, 用来查看最近一次生成快照的时间。
当然通过 shutdown 命令关闭 Redis, 也会触发 RDB 持久化的发生, 以确保服务器正常关闭和后面启动数据能正常准确地重新加载。
2 RDB 文件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
- RDB 是一个非常紧凑 (compact) 的文件, 它保存了 Redis 在某个时间点上的数据集。这种文件非常适合用于进行备份和灾难恢复
- 生成 RDB 文件的时候, Redis 进程会 fork 一个子进程来处理所有的保存工作, 主进程不需要进行任何磁盘 IO 操作
- RDB 在恢复大数据集时的速度比 AOF 恢复速度快
劣势
- RDB 方式数据没办法做到实时持久化或秒级持久化。因为 bgsave 每次运行都要执行 fork 函数, 创建子进程, 频繁执行成本高
- 在一定间隔时间做一次备份, 所以如果 Redis 意外 down 掉的话, 就会丢失最后一次快照之后的修改 (数据丢失)
如果数据相对来说比较重要, 希望将损失降到最小, 则可以使用 AOF 方式进行持久化。
3 RDB 持久化的过程
- 配置的规则条件达到或者收到了 bgsave / save 命令, 持久化开始
- 主进程通过 fork 函数, 创建出一个子进程
- 父进程进行一些统计状态和指标的保存, 然后可以进行处理其他的命令
- fork 出的子进程, 创建出一个临时文件, 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写入到临时文件中
- 整个数据库的数据都写入完成了, 通过 rename 函数将临时文件命名为配置的 RDB 文件名 (如果重命名的文件已经存在, 会先被删除, 再进行重命名)
- 子进程在 RDB 文件持久完成后, 把持久化中的一些信息通知给父级, 然后退出子进程, 整个持久化就完成了
到此, RDB 的理论知识就没了, 下面是从源码进行分析。
注: 下面的分析都是以 Redis 5.x 版本进行分析的, 跨大版本可能会有一些不一样。
4 RDB 文件结构
要了解 RDB 的过程, 其中有一个绕不开的点: RDB 文件的结构。
如图是 RDB 的逻辑文件结构 (当前这个图片中显示的结构和真正的 RDB 文件有些差距的, 但是差距不大), 整个文件的内容如下:
- REDIS, 文件开头的前 5 个字符的内容固定为 REDIS, 占用 5 个字节, 标识这是一个 Redis 可以处理的文件
- RDB_VERSION, 标识当前的 RDB 文件的版本号, 占用 4 个字节
- AUX_FIELD_KEY_VALUE_PAIRS, 这个属性不是简单的属性, 可以看成是 8 个 key-value 公共组成的一个属性值
- 3.1. key 为 redis-ver, value 为当前 Redis 的版本, 比如 5.0.0 版本
- 3.2. key 为 redis-bit, value 为当前 Redis 的位数, 64 位 / 32 位
- 3.3. key 为 ctime, value 为 RDB 创建时的时间戳
- 3.4. key 为 used-mem, value 为 dump 时 Redis 占的内存, 单位字节
- 3.5. key 为 repl-steam-db, 和主从复制相关, 在 server.master 客户端中选择的数据库, 这个不一定有, 只有在当前的 RDB 文件是用作主从复制时才有值, 数据持久化时, 没有这个属性
- 3.6. key 为 repl-id, 和主从复制相关, 当前实例 replication ID, 这个不一定有, 只有当前的 RDB 文件是用作主从复制时, 不是数据持久化时, 才有
- 3.7. key 为 repl-offset, 和主从复制相关, 当前实例复制的偏移量, 这个不一定有, 只有当前的 RDB 文件是用作主从复制时, 不是数据持久化时, 才有
- 3.8. key 为 aof-preamble, value 为是否开启了 aof/rdb 的混合使用
- DB_NUM, 当前后面的数据是存储在哪个数据库的, Redis 中有 16 个数据库
- DB_DIC_SIZE, 当前数据库键值对散列表的大小。Redis 的每个数据库是一个散列表, 这个字段指明当前数据库散列表的大小。这样在加载时可以直接将散列表扩展到指定大小, 提升加载速度
- EXPIRE_DIC_SIZE, 当前数据库过期时间散列表的大小。Redis 数据的过期时间也是保存为一个散列表, 该字段指明当前数据库过期时间散列表的大小
- KEY_VALUE_PAIRS, 这个部分就是 Redis 中真正存储的数据了
我们知道 Redis 中有 16 个数据库, 所以在多个数据库都有数据的情况下, 第四, 五, 六, 七这 4 个部分可能有多套的。 - 固定为 EOF, 一个常量, 文件结束标志
- CHECK_NUM, 8 字节的校验码, 用来确保文件的正确性
这 9 个部分就是 RDB 文件的内容了。
从上图中, 我们还可以知道, RDB 文件中的 KEY_VALUE_PAIRS 中, 实际存储了多个 KEY_VALUE_PAIR。 这些键值对就是我们存储在 Redis 里面的数据。
而我们存储在 Redis 里面的键值对除了单纯的 key-value 外, 还包含了其他的信息, 比如过期时间, 过期策略等。
所以代表真正数据的 KEY_VALUE_PAIR 可以划分出 5 部分
- EXPIRE_TIME, 当前这个键值对过期时间, 占 8 个字节, 如果 key 没有过期时间, 这一项可以没有
- LRU 或 LFU, 当前这个键值对过期的方式, 同样是可选项, 如果 key 没有过期配置, 这一项也可以没有
- VALUE_TYPE, 当前这个键值对的值的存储类型, 比如是字符串, 整数, 列表等, 取值看下面
- KEY, 键值对的 KEY 值
- VALUE, 键值对的 VALUE 值
VALUE_TYPE 就是存储 VALUE 的类型, 具体的取值如下
#define RDB_TYPE_STRING 0
#define RDB_TYPE_LIST 1
#define RDB_TYPE_SET 2
#define RDB_TYPE_ZSET 3
#define RDB_TYPE_HASH 4
#define RDB_TYPE_ZSET_2 5
#define RDB_TYPE_MODULE 6
#define RDB_TYPE_MODULE_2 7
#define RDB_TYPE_HASH_ZIPMAP 9
#define RDB_TYPE_LIST_ZIPLIST 10
#define RDB_TYPE_SET_INTSET 11
#define RDB_TYPE_ZSET_ZIPLIST 12
#define RDB_TYPE_HASH_ZIPLIST 13
#define RDB_TYPE_LIST_QUICKLIST 14
#define RDB_TYPE_STREAM_LISTPACKS 15
这几个就是数据类型的定义
5 数据以什么格式存入二进制文件
在进入到 Redis 是如何写数据到 RDB 文件前, 我们先看一个例子吧。
将设现在我有一个备忘录, 里面有内容如下
123 4567 8900 (手机号码)
021-3000 9000 (座机号码)
123456789012345678 (18 位的身份证)
60606060606060606 (银行卡号, 17位, 银行卡实际的长度不定, 但是长度在 15-19 位之间)
现在需要将他们写入到一个文件中, 并且期望
- 尽可能的省空间
- 后面还能正常的读取出来
现在最直接的省空间的, 当然直接将他们拼接在一起, 最终就是这样了: 123 4567 8900021-3000 12345678901234567860606060606060606
但是后面的如何正确的读取呢? 我们先对备忘录里面的内容做个分类
- 普通的手机号码, 固定长度 13 位
- 座机号码, 固定长度 11 位
- 身份证号, 固定长度为 18 位
- 中国银行卡号, 长度不定, 但是长度在 15-19 位之间
概括为
- 内容的长度是固定的, 比如手机号 13 位, 身份证 18 位
- 内容长度是不固定的, 比如银行卡号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指定一个规则, 写入文件时, 备忘录的每一个内容前面都会加入一个数字, 每个数字都代表了一种内容格式
- 数字 1 表示后面的内容是手机号码, 长度固定为 13 位
- 数字 2 表示后面的内容是座机号, 长度固定为 11 位
- 数字 3 表示后面的内容为身份证号, 长度为 18 位
- 数字 4 表示后面的内容是特殊内容, 长度不确定
通过这个规则, 我们的内容变成 1123 4567 89002021-3000 90003123456789012345678460606060606060606
读取时, 我们都是先读取第一位, 确定后面的内容是什么, 得到需要读取多少位。
比如先读取到 1, 根据规则 1, 表示后面的内容为手机号, 需要一次性读取 13 位内容, 其他同理。
但是当读取到 4, 我们卡住了, 根据规则 4, 代表后面是特殊内容, 那需要读取多长的内容?
这时我们在指定一套表示整数的规则
数字 1 表示后面的内容的长度为 15
数字 2 表示后面的内容的长度为 16
数字 3 表示后面的内容的长度为 17
数字 4 表示后面的内容的长度为 18
数字 5 表示后面的内容的长度为 19
修改上面内容格式的规则, 将数字 4 修改为如下
- 数字 4 表示后面的内容是特殊内容, 同时后面会紧跟一个一位数的整数, 表示后面的内容的长度
最终通过修改后的规则, 我们的内容变成 1123 4567 89002021-3000 900031234567890123456784460606060606060606
这时按照规则读取到数字 4, 知道后面的内容为特殊内容, 需要在往后读取 1 位, 得到特殊内容的长度, 这时读取到 4, 根据整数规则, 得到长度为 17。
上面就是 Redis 以二进制存储数据到文件的大体思路, 只是他设计得更巧妙一下, 没那么粗暴。
总体就是确定内容的长度, 而在确定内容的长度, 有 2 种方式
- 内容的长度是定长的, 我们就给他制定特有的内容类型, 这个内容类型本身就代表了后面内容的长度
- 内容的长度是不定长的, 就通过自定义的一套整数规则, 在内容前面加上一个符合整数规则的数字, 表示内容的长度
5.1 自定义的整数的规则
备注: 下面二进制之间每 8 位就手动空了一个空格, 只是为了方便理解, 真正写入文件时, 中间是不会有空格的
在实际中, Reids 会将数据以二进制的形式写入到文件中, 格式可能如下
00010000 11000011 11011010 01010101 .....
在开始介绍 Redis 自定义的整数规则前, 先看一个 Redis 将数据写入文件的伪代码
public static void rdbSaveContentString(char[] content, long contentLength) {// 1. 数据的长度在 11 个字节以内 (int 最大值, 21 亿, 10 位数)if (contentLength < 11) {// 尝试转为 int 写入if (tryWriteIntegerContent(content, contentLength)) {return;}}// 2. 开启了 LZF 压缩算法, 同时数据长度大于 20 个字节if (server.rdb_compression && contentLength > 20) {saveLzfStringObject(content, contentLength);return;}// 3. 兜底writeContentLen(contentLength);writeContent(content, contentLength);
}
逻辑整理如下
- 输入的数据长度在 11 个字节内, 同时可以转为 int 时, 以整数 int的形式写入 rdb 文件
- 开启了 LZF 压缩功能, 同时数据长度在 20 个字节以上, 以LZF 压缩字符串的形式写入 rdb 文件
- 数据不能转为整数, 同时长度在 20 个字节内, 数据的长度在 11 到 20 个字节内或者没有开启 LZF 压缩功能, 以长度 + 数据的形式写入 rdb 文件
可以看到 Redis 对写入到 RDB 文件的数据有 3 中模式。
模式一
写入 RDB 文件的数据可以转为一个整数, 同时大小在 int 的取值范围内, 会以 **整数 int (这里可以看作是数据类型 + 内容模式)**的形式存储这个整数
长度的表示: 11|XXXXXX
1 11|000000 (十进制: 192), 表示后面的内容类型为 byte, 是一个长度为 1 个字节的整数
2 11|000001 (十进制: 193), 表示后面的内容类型为 short, 是一个长度为 2 个字节的整数
3 11|000010 (十进制: 194), 表示后面的内容类型为 int, 是一个长度为 4 个字节的整数
4 11|000011 (十进制: 195), 表示后面为 FASTLZ 压缩算法压缩的字符串, 后面分析
举个例子, 我们现在如果要向 RDB 文件写入内容: 10
- 内容 10 在程序中可以转为 1 个 byte 类型的 10 (00001010),
- byte 类型的数据, 只需要 1 个字节, 可以用 Redis 定义的整数规则 11|000000 表示其数据的长度, 最终写入到 RDB 文件就是 11000000 00001010
同理写入一个 257 (00000001 00000001), 需要用 2 个字节, 也就是 short 类型。可以用 11|000001 表示其数据的长度, 最终写入到 RDB 文件的就是 11000001 00000001 00000001
这个模式就是我们备忘录里面的 直接数据类型, 这个数据类型就直接表示后面数据长度的模式。
模式二
条件
- 数据不能转为整数, 同时长度在 20 个字节内, 比如 ’abc‘
- 数据的长度在 11 到 20 个字节之间 (也就是即使能转为整数, 但是整数大于 int 最大值, 也是按照这种方式处理), 比如 ‘abcdefghijkl’ 或 ‘2147483648’ (int 最大值 + 1)
- 没有开启 LZF 压缩功能
以长度 + 数据的形式存储数据
长度的表示有 4 种模式
- 00|XXXXXX => 1 个字节, 前 2 位固定为 00, 后面 6 位表示具体的数字, 最大值为 63, 也就是表示后面的数据长度为 64 个字节
- 01|XXXXXX XXXXXXXX => 2 个字节, 前 2 位固定为 01, 后面 14 位表示具体的数字, 最大值为 16383
- 10|000000 [32 bit integer] => 5 个字节, 前 8 位固定为 10000000, 后面 32 位表示具体的数字, int 的最大值
- 10|000001 [64 bit integer] => 9 个字节, 前 8 为固定为 10000001, 后面 64 位表示具体的数字, long 的最大值
举个例子, 我们现在如果要向 RDB 文件写入内容: a (a 不能转为整数, 所以跳过了模式一)
- a 本身只需要一个字节存储就行了, 也就是表示长度的规则, 可以选 00|000001, a 本身的二进制为 01100001 (ASCII 码, 二进制),
那么最终写入到 RDB 文件的数据就是 00000001 01100001
同理写入 65 个 ‘a’, 需要 65 个字节, 表示长度的规则为 01000000 01000001 (00|XXXXXX 模式不够了), 后面接着 65 个 a 的二进制。
这个模式就是我们备忘录里面的 内容类型 + 数据长度的模式 (内容长度, 看每个字节的前 2 位确定的)。
模式三
当 Redis 开启了 LZF 压缩功能时, 如果写入的数据的长度大于 20 个字节了, 会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压缩后再存储,
存储的格式为: 11|000011 + 压缩后的长度 + 原始的数据长度 + 压缩后的数据, 模式一中的特殊模式。
看起来有点绕吧,做个总结, Redis 为了能将内容准确地存储下来, 定义了一套整数规则
- 11|XXXXXX => 表示整数编码
1.1 如果后面的 XXXXXX 6 位的值为 0, 表示后面的内容长度为 1 个字节, 也就是一个 byte 整数
1.2 如果后面的 XXXXXX 6 位的值为 1, 表示后面的内容长度为 2 个字节, 同时是一个 short 整数
1.3 如果后面的 XXXXXX 6 位的值为 2, 表示后面的内容长度为 4 个字节, 同时是一个 int 整数
1.4 如果后面的 XXXXXX 6 位的值为 3, 表示后面为 FASTLZ 压缩算法压缩的字符串, 特殊处理, 内容的格式为 11|000011 压缩后的长度 (长度用上面的规则进行表示) + 原始的数据长度 (同理) + 压缩后的数据*
- 00|XXXXXX => 1 个字节, 前 2 位固定为 00, 后面 6 位表示具体的数字, 最大值为 63, 表示后面紧接的内容长度
- 01|XXXXXX XXXXXXXX => 2 个字节, 前 2 位固定为 01, 后面 14 位表示具体的数字, 表示后面紧接的内容长度
- 10|000000 [32 bit integer] => 5 个字节, 前 8 位固定为 10000000, 后面 32 位表示具体的数字, 表示后面紧接的内容长度
- 10|000001 [64 bit integer] => 9 个字节, 前 8 为固定为 10000001, 后面 64 位表示具体的数字, 表示后面紧接的内容长度
在使用时, 可以直接根据第一个字节的前 2 位, 得到后面数据的解析方式。
5.2 操作码
在分析上面的 RDB 文件的逻辑结构中, 可以发现有一些属性, 在某些情况下是没有的, 这会造成什么问题呢?
顺着二进制文件一直读下去, 虽然数据解析出来了, 但是我们不知道这个数据是什么。
比如存储具体数据的 KEY_VALUE_PAIRS 中, 过期时间 EXPIRE_TIME 是可以没有的。
这时如果顺着二进制文件, 假设这时读取到了 6, 这个数字, 那么他是 KEY_VALUE_PAIRS 中的过期时间 EXPIRE_TIME, 还是键值对的数据类型 VALUE_TYPE (没有过期时间, 也就没有过期策略, 下一位就是键值值类型)。
为了应对这种不一定存在的情况, Redis 定义了一套 操作码, 通过操作码表示后面的数据是什么, 让解析出来的数据能真正赋值到对应的属性。
操作码:
变量名 | 取值 | 操作码后面数据的含义 |
---|---|---|
RDB_OPCODE_MODULE_AUX | 247 | module 相关辅助字段 |
RDB_OPCODE_IDLE | 248 | lru 空闲时间 |
RDB_OPCODE_FREQ | 249 | lfu 频率 |
RDB_OPCODE_AUX | 250 | 辅助字段类型 |
RDB_OPCODE_RESIZEDB | 251 | resized, 和 DB_DIC_SIZE 和 EXPIRE_DIC_SIZE 的散列表个数有个相关 |
RDB_OPCODE_EXPIRETIME_MS | 252 | 毫秒级别过期时间 |
RDB_OPCODE_EXPIRETIME | 253 | 秒级别过期时间 |
RDB_OPCODE_SELECTDB | 254 | 数据库序号, 也就是 DB_NUM 项 |
RDB_OPCODE_EOF | 255 | 结束标志, 即 EOF 项 |
5.3 例子
上面聊了 RDB 文件的逻辑结构, 自定义的整数规则和操作码, 这里就举一个例子, 结合起来理解一下 (括号内为说明, 对应的内容自行转为二进制)
如果这时如果直接打开了一个 RDB 文件, 对应的内容如下
01010010 01000101 01000100 01001001 01010011 (前 5 个字节, 固定为 REDIS 字符串的二进制)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1001 (固定 4 个字节的 RDB 版本, Redis 5.0 版本中默认为 9)
11111010 (250, 操作码, 表示后面辅助字段)
00001001 (9, 整数规则: 00|XXXXXX, 表示后面辅助字段 key 的长度) redis-ver (这里没有转为二进制) 00000110 (6, 整数规则: 00|XXXXXX 表示后面辅助字段 value 的长度) 5.0.10(这里没有转为二进制)
11111010 (250, 操作码, 表示后面辅助字段)
00001010 (10, 整数规则: 00|XXXXXX, 辅助字段 key 的长度) redis-bits (这里没有转为二进制) 01000000 01000000 (64, 整数规则: 01|XXXXXX XXXXXXXX, redis-bits 后面的内容直接用整数表示即可)
11111010 (250, 操作码, 表示后面辅助字段)
00000101 (5, 整数规则: 00|XXXXXX) ctime (这里没有转为二进制) 11000010 (4, 整数规则: 11|XXXXXX) 00101111 11001001 10111100 01011111 (时间戳, 单位秒, 小端存储, 实际值: 1606207791)
其他的 AUX_FIELD_KEY_VALUE_PAIRS 键值对
11111001 (254, 操作码, 数据库序号项) 00000000 (0 号数据库, 因为 Redis 的数据库最多 16 个, 所以直接读取后面一个字节就行, 不需要自定义的整数规则)
11111011 (251, 操作码, RESIZED 项) 00000001 (1, 整数规则: 00|XXXXXX, 当前数据库键值对散列表只有 1 个) 00000010 (2, 整数规则: 00|XXXXXX, 当前数据库过期时间散列表有 2 个)
11111100 (252, 操作码, 毫秒级别过期时间项, 这一项不一定都有, 如果 key 没有过期配置, 这一项就没有的) 11101101 00001110 10111010 00111000 01110110 000000001 00000000 00000000 (固定的 8 个字节, 时间戳, 实际值: 1607269486317, 同样小端存储)
11111000 (248, 操作码, 过期策略, 这里也可能为 249) 00101111 11001001 10111100 01011111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固定 8 个字节, 存储的是过期的时间, 单位秒, 如果配置是 lfu, 即 249, 则这个为 1 个字节, 表示引用次数, 取值为 0 - 255)
00000000 (0, 上面 RDB 文件结构中有说明, 存储到里面数据类型的取值, 这里 0, 表示为字符串) 00000010 (2, 整数规则: 00|XXXXXX, 后面 key 的长度) k1 00000010 (2, 整数规则: 00|XXXXXX, 后面 value 的长度) v1
11111111 (255, 操作码, 结束项)
000000001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1, 固定 8 个字节, 文件的校验码)
上面的 KEY_VALUE_PAIRS 举的例子为 String 类型, 所以比较简单。
而实际中, Redis 在 KEY_VALUE_PAIR 还会根据不同的值类型, 内部会做一下优化。
不同的数据类型, 会有不同的编码进行数据的组织, 而有些编号会在前面先保存一个当前编码数据的节点数, 然后在保存数据。
比如 quicklist, 组织的方式如下: quicklist 中的节点数 | ziplist1 | ziplist2 | ziplist3
, 多了一个节点数的字段。
有这种行为的有: dict, qicklist, skiplist 等
到此就是 RDB 文件的内容, 很绕。
6 代码实现
在日常的使用中, RDB 一般都是通过配置文件, 配置规则触发的, 那么以这个为入口开始分析。
6.1 配置规则封装对象
save 900 1 # 900 秒内至少有一个 key 被修改 (包括添加)
save 300 10 # 300 秒内至少有 10 个 key 被修改
save 60 100 # 60 秒内至少有 100 个 key 被修改
一般上面就是配置 RDB 的自动触发规则了, 每一条规则在代码中会被封装为如下一个对象
struct saveparam {// 秒数time_t seconds;// 修改的次数int changes;
};
6.2 RDB 相关的配置的存储
RDB 相关的配置的话, 比如是否启用, 是否使用压缩等, 都保存在 redisServer 这个结构体中
struct redisServer {.../** 上次保存后对数据库 key 的修改次数 */long long dirty; /** 用于在 BGSAVE 失败时, 恢复 dirty */long long dirty_before_bgsave; /** 保存 RDB 的子进程 ID */pid_t rdb_child_pid; /** 保存规则数组 */struct saveparam *saveparams; /** RDB 文件名, 默认为 dump.rdb */char *rdb_filename;/** 是否启用 LZF 压缩算法对 RDB 文件压缩, 默认 yes */int rdb_compression; /** 是否启用 RDB 文件校验, 默认 yes */int rdb_checksum; /** 上一次 save 成功的时间 */time_t lastsave; /** 上一次尝试 bgsave 的时间 */time_t lastbgsave_try; /** 上次 RDB save 使用的时间 */time_t rdb_save_time_last; /** 当前 RDB 开始 save 的时间 */time_t rdb_save_time_start; /** 激活的子进程当前执行的 RDB 类型 (Redis 主从复制也是有依赖 RDB 的), 当前的执行 RDB 是要写入磁盘, 还是写入 socket, 发送给从节点 */int rdb_child_type;/** 上次 bgsave 的执行结果 C_OK / C_ERR */int lastbgsave_status; /** 是否允许写入, 如果不能 BGSAVE, 则不允许写入 */int stop_writes_on_bgsave_err;/** 无磁盘同步, 通过管道向父级写数据 */int rdb_pipe_write_result_to_parent;/** 无磁盘同步, 通过管道从从节点读数据 */int rdb_pipe_read_result_from_child; ...}
6.3 功能的触发
要触发 RDB 的话, 可以通过 save 和 bgsave 2 个命令和配置的规则达到了。
虽然是不同的方式, 但是在底层最终还是走到了相同的方法, 所以这里以配置规则的方式进行讲解。
配置规则的触发同样是基于定时器的, 也就是 serverCron 这个 Redis 的定时函数。
int serverCron(struct aeEventLoop *eventLoop, long long id, void *clientData) {// 前面代码省略// 判断后台是否正在进行 RDB 或者 AOF 操作或者还有子进程阻塞在父级if (server.rdb_child_pid != -1 || server.aof_child_pid != -1 || ldbPendingChildren()) {// 代码省略} else {// 如果没有后台 RDB/AOF 在进行中, 进行检查是否需要立即开启 RDB/AOF// 遍历我们的触发规则列表for (j = 0; j < server.saveparamslen; j++) {// 配置规则struct saveparam *sp = server.saveparams+j;// 当前 Redis 中修改过的 key 的数量 > 规则配置的 key 修改数量值 并且 当前的时间 - 上次保存的时间 > 规则配置的时间频率 (配置的条件达到了)// 当前的时间 - 上次 bgsave 的时间 > 5 秒 或者 上次的 bgsave 为成功状态 (内部的判断条件)if (server.dirty >= sp->changes && server.unixtime-server.lastsave > sp->seconds && (server.unixtime - server.lastbgsave_try > CONFIG_BGSAVE_RETRY_DELAY || server.lastbgsave_status == C_OK)) {//记录日志serverLog(LL_NOTICE,"%d changes in %d seconds. Saving...", sp->changes, (int)sp->seconds);// rdbSaveIndo 用来存储从节点的信息// Redis 中主从节点的数据同步也有通过 RDB 的// 把数据保存为一个 RDB 文件, 发送给从节点, 我们这里研究的是主节点自身数据的保存, 所以这里把这里的逻辑省略rdbSaveInfo rsi, *rsiptr;rsiptr = rdbPopulateSaveInfo(&rsi);// 开始 RDB 数据保存rdbSaveBackground(server.rdb_filename,rsiptr);break;}// AOF 判断if (server.aof_state == AOF_ON && ... ) {// 代码省略}}}
}
上面就是配置规则的触发了, 条件达到后, 最终会执行 rdbSaveBackground 函数。
int rdbSaveBackground(char *filename, rdbSaveInfo *rsi) {pid_t childpid;long long start;// 再次判断是否有子线程在 RDB/ AOF if (server.aof_child_pid != -1 || server.rdb_child_pid != -1) return C_ERR;// 保存当前的 dirty 到 dirty_before_bgsaveserver.dirty_before_bgsave = server.dirty;// 更新为当前的时间server.lastbgsave_try = time(NULL); // 打开一个父子通道, 用于将 RDB/AOF 保存过程中的信息从子进程移动到父级openChildInfoPipe();// 当前的时间start = ustime();// fork 一个子进程, 如果返回值是 0, 表示为子进程, 大于 0 表示为父进程, -1 则表示 fork 失败// fork 成功后, 子进程也会从这里继续执行// 这个 fork 操作, 可以理解为克隆, 从父类克隆了一个完全一样的子类, 克隆后子类持有和父类一样的数据if ((childpid = fork()) == 0) {// 子进程逻辑// 释放掉一些子进程不需要的资源closeClildUnusedResourceAfterFork();// 设置一个执行过程的标题redisSetProcTitle("redis-rdb-bgsave");// 调用 rdbSave 真正的执行 RDB 备份retval = rdbSave(filename,rsi);// 执行成功if (retval == C_OK) {// 计算当前进程使用了多少额外的内存size_t private_dirty = zmalloc_get_private_dirty(-1);if (private_dirty) {serverLog(LL_NOTICE, "RDB: %zu MB of memory used by copy-on-write", private_dirty/(1024*1024));}server.child_info_data.cow_size = private_dirty;// 将子进程的信息发送给父进程, 也就是拷贝到 server.child_info_pipe[2] 中sendChildInfo(CHILD_INFO_TYPE_RDB);}// 退出子进程exitFromChild((retval == C_OK) ? 0 : 1);} else {// 父进程逻辑// 父进程 fork 出子进程后, 就能继续执行自身的任务了// fork 消耗的时间server.stat_fork_time = ustime()-start;// 计算 fork 频率, 单位 GB/secondserver.stat_fork_rate = (double) zmalloc_used_memory() * 1000000 / server.stat_fork_time / (1024*1024*1024);// 尝试添加延迟事件// 当后面的时间大于 server.latency_monitor_threshold, 会向 server.latency_events 添加一个延迟事件, 用于后面的延迟分析latencyAddSampleIfNeeded("fork",server.stat_fork_time/1000);// fork 失败if (childpid == -1) {// 关闭父子通道closeChildInfoPipe();// 更新 上一次 bgsave_status 为失败状态server.lastbgsave_status = C_ERR;serverLog(LL_WARNING,"Can't save in background: fork: %s", strerror(errno));// 返回错误码return C_ERR;}serverLog(LL_NOTICE,"Background saving started by pid %d",childpid);// RDB 开始的时间server.rdb_save_time_start = time(NULL);// 子进程的进程 IDserver.rdb_child_pid = childpid;// RDB 类型为写入磁盘类型server.rdb_child_type = RDB_CHILD_TYPE_DISK;// 更新全局的 dict.dict_can_resize 进行字典扩容的控制, 控制存储数据的 dict 扩容updateDictResizePolicy();return C_OK;}}/*** 更新 dict 的扩容行为*/
void updateDictResizePolicy(void) {// 当前的没有 rdb 子进程 和 aof 子进程if (server.rdb_child_pid == -1 && server.aof_child_pid == -1)// 更新 dict.c 中的 dict_can_resize 为 1, 表示全部的 dict 可以进行扩容dictEnableResize();else// 更新 dict.c 中的 dict_can_resize 为 0, 表示全部的 dict 不可以进行扩容, 但是这个配置在 dict 中的数据达到某个条件后, 还是能进行扩容的dictDisableResize();
}
上面就是 rdbSaveBackgroud 方法的逻辑了, 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 fork 出一个子进程, 执行最终的 RDB 文件的保存, 也就是 rdbSave 函数。
补充一点, 通过 bgsave 命令, 最终会走到上面的 rdbSaveBackground 函数, 而直接的 save 命令则是直接走到了 rdbSave 函数。
// 真正的 RDB 文件保存
int rdbSave(char *filename, rdbSaveInfo *rsi) {char tmpfile[256];/** 错误消息的当前工作目录路径 */char cwd[MAXPATHLEN]; FILE *fp;rio rdb;int error = 0;snprintf(tmpfile,256,"temp-%d.rdb", (int) getpid());// 创建打开一个临时文件fp = fopen(tmpfile,"w");// 打开临时文件失败if (!fp) {char *cwdp = getcwd(cwd, MAXPATHLEN);serverLog(LL_WARNING, "Failed opening the RDB file %s (in server root dir %s) for saving: %s", filename, cwdp ? cwdp : "unknown", strerror(errno));return C_ERR;}// 初始化一个 rio 对象, 该对象是一个文件对象 IOrioInitWithFile(&rdb,fp);// 配置判断, 通过分批将数据 fsync 到硬盘, 用来缓冲 ioif (server.rdb_save_incremental_fsync)rioSetAutoSync(&rdb,REDIS_AUTOSYNC_BYTES);// RDB_SAVE_NONE = 0 // 向文件流里面写入内容if (rdbSaveRio(&rdb,&error,RDB_SAVE_NONE,rsi) == C_ERR) {errno = error;goto werr;} // 将缓冲区中的数据写入到文件流中if (fflush(fp) == EOF) goto werr;// 执行多一次 fsync, 确保数据都写入到文件中if (fsync(fileno(fp)) == -1) goto werr; // 关闭文件if (fclose(fp) == EOF) goto werr;// 原子性改变 rdb 文件的名字, 如果存在同名的文件会删除if (rename(tmpfile,filename) == -1) {// 改变名字失败, 则获得当前目录路径, 发送日志信息, 删除临时文件char *cwdp = getcwd(cwd,MAXPATHLEN);serverLog(LL_WARNING, "Error moving temp DB file %s on the final destination %s (in server root dir %s): %s", tmpfile, filename, cwdp ? cwdp : "unknown", strerror(errno));unlink(tmpfile);return C_ERR;} serverLog(LL_NOTICE,"DB saved on disk");// 更新 RDB 的结构server.dirty = 0;server.lastsave = time(NULL);server.lastbgsave_status = C_OK;return C_OK;werr:serverLog(LL_WARNING,"Write error saving DB on disk: %s", strerror(errno));fclose(fp);unlink(tmpfile);return C_ERR;
}// 向文件流里面写入内容
int rdbSaveRio(rio *rdb, int *error, int flags, rdbSaveInfo *rsi) {dictIterator *di = NULL;dictEntry *de;char magic[10];int j;uint64_t cksum;size_t processed = 0;// 开启了 RDB 文件校验码功能if (server.rdb_checksum)rdb->update_cksum = rioGenericUpdateChecksum;// RDB_VERSION = 9// magic = REDIS0009snprintf(magic,sizeof(magic),"REDIS%04d",RDB_VERSION);// 写入 REDIS0009if (rdbWriteRaw(rdb,magic,9) == -1) goto werr;// 写入辅助字段 redis-ver, redis-bits, ctime, used-mem, 如果入参的 rsi 不为空, 再写入 repl-stream-db repl-id repl-offset, 最后写入 aof-preambleif (rdbSaveInfoAuxFields(rdb,flags,rsi) == -1) goto werr;// 写入 module 相关的信息, 新版本增加的, 暂时跳过, 操作码为上面的 247if (rdbSaveModulesAux(rdb, REDISMODULE_AUX_BEFORE_RDB) == -1) goto werr; // 遍历数据库数量for (j = 0; j < server.dbnum; j++) {redisDb *db = server.db+j;dict *d = db->dict;if (dictSize(d) == 0) continue;// 迭代器di = dictGetSafeIterator(d);// 写入 254 操作码, 也就是数据库编号if (rdbSaveType(rdb,RDB_OPCODE_SELECTDB) == -1) goto werr;// 写入数据库编号if (rdbSaveLen(rdb,j) == -1) goto werr;uint64_t db_size, expires_size;// 数据库数据数量db_size = dictSize(db->dict);// 数据库过期数量expires_size = dictSize(db->expires);// 写入 251 操作码, 也就是 resized 相关的内容if (rdbSaveType(rdb,RDB_OPCODE_RESIZEDB) == -1) goto werr;if (rdbSaveLen(rdb,db_size) == -1) goto werr;if (rdbSaveLen(rdb,expires_size) == -1) goto werr;// 遍历数据while((de = dictNext(di)) != NULL) {// keysds keystr = dictGetKey(de);// valuerobj key, *o = dictGetVal(de);long long expire;// 把一个 sds 解析为 robjinitStaticStringObject(key,keystr);// 过期时间expire = getExpire(db,&key);// 写入 KeyValuePair if (rdbSaveKeyValuePair(rdb,&key,o,expire) == -1) goto werr;// RDB_SAVE_AOF_PREAMBLE = 1, AOF_READ_DIFF_INTERVAL_BYTES = 1024*10// 通过 rdbSaveBackground() 方法到这里的 flags = RDB_SAVE_NONE = 0, 所以下面的不会执行到if (flags & RDB_SAVE_AOF_PREAMBLE && rdb->processed_bytes > processed+AOF_READ_DIFF_INTERVAL_BYTES) {processed = rdb->processed_bytes;aofReadDiffFromParent();}}// 释放迭代器dictReleaseIterator(di);di = NULL;}// rsi 从节点信息, 正常的 RDB, rsi 为 null// Redis lua 预置脚本: Redis 提供了先将 lua 脚本保存到数据库中, 同时返回一个 SHA1 的字符串, 然后客户端调用这个 SHA1 字符串就能调用到对应的 lua 脚本if (rsi && dictSize(server.lua_scripts)) {// 主从配置, 才会进入到这里, 正常的 RDB 保存不会di = dictGetIterator(server.lua_scripts);while((de = dictNext(di)) != NULL) {robj *body = dictGetVal(de);// 写入 aux 配置, // 先写入 250 操作符, // 再 aux 属性, key 为 lua, Value 为 server.lua_scripts 的 lua 脚本if (rdbSaveAuxField(rdb,"lua",3,body->ptr,sdslen(body->ptr)) == -1)goto werr;}dictReleaseIterator(di);di = NULL; }// 操作码 247// 同时将 module 的配置写入if (rdbSaveModulesAux(rdb, REDISMODULE_AUX_AFTER_RDB) == -1) goto werr;// EOF 结束操作码 写入if (rdbSaveType(rdb,RDB_OPCODE_EOF) == -1) goto werr;cksum = rdb->cksum;// 校验码获取memrev64ifbe(&cksum);// 写入校验码if (rioWrite(rdb,&cksum,8) == 0) goto werr; // 写入错误
werr:// 保存错误码if (error) *error = errno; // 如果没有释放迭代器, 则释放if (di) dictReleaseIterator(di); return C_ERR;
}
上面就是整个 RDB 文件保存的过程了。至于 RDB 文件的读取, 则可以通过 rdbLoad 函数, 这里就不展开了。
从中可以看出
- 父进程 fork 出子进程后, 子进程里面的数据和父进程是一样的
- 后面在子进程将自身的数据写入到文件中, 父进程修改的数据,子进程是无感知的
- 基于第二步, 在子进程开始 RDB 和 RDB 结束的这段时间, Redis 宕机或者重启, 父级处理成功的部分数据会丢失
- 同时 RDB 不是实时触发的, 只有在某个时间段 key 变更了多少次 (配置文件配置的), 才会触发 RDB, 在没有触发的这段时间, Redis 宕机或者重启, 这部分的数据也会丢失
自此整个 Redis RDB 过程就结束了。
触发执行的整个过程很简单, 整段逻辑读下去基本没有什么烧脑的
唯一有的绕的就是数据写入时, 各种数据如何写入到文件中, 但是理解了上面的文件结构,整数规则和操作码基本可以猜测到里面的逻辑了
7 参考
Redis源码剖析和注释 (十七) — RDB持久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