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低代码开发平台,争论有很多。有人认为它是第四代编程语言,有人认为它是开发模式的颠覆,有人认为它是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也有人认为它空有其表。
不过,至少在目前看来,低代码无疑是火爆的,关于它的未来似乎也是坦途。
那么,企业是否真的能从低代码开发平台获益呢?
国内低代码平台现状
低代码的理念并非近些年才出现,早在上世纪80年代,相关的概念就已经有了雏形,但受制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并无太多实质性动作。
在2014年,Forrester 正式提出了低代码/零代码的概念,随后国内低代码平台发展进入了快车道,随着影响力的上升,近两年许多国内巨头都相继进入了这一赛道,比如阿里、腾讯、百度等,在相关企业引入了巨头资本之后整个低代码领域的生产力也得到了比较大的发展和支撑,影响力得到了一定的增强。
那么在最初,低代码平台的发展经历了哪些过程呢?
最开始,低代码平台是“基于BPM驱动的低代码工具,主要实现的是流程在线;接下来是基于元数据驱动的低代码工具,主要实现的是业务在线和移动办公;第三阶段是数据驱动的低代码工具,主要实现的是生态在线,业务与业务的数据连接”。
目前,国内低代码厂商都将自己的产品定位为一个平台,但是如果以平台视角来看的话,那这个产品最主要的功能应该是打通数据底层的连接能力,以此来看,大部分的低代码厂商所提供的依然是低代码工具。
早期的代码厂商,在基于BPM驱动的基础上进入了初步发展,这是因为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大型企业的信息化已经相对完善,需要借助跨系统的流程化管理进行产品升级。但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企业需要对系统不断调整以应对市场变化,因此追求快速迭代的产品便出现了。最后产品的矩阵针对不同用户不断完善,产品之间的数据打通以及产品跟平台之间的数据连接就会变得更加紧密,这便是当前的阶段。
低代码平台应达到的效果---全面连接的融合平台
针对企业孤岛式散点应用,低代码未来要做的就是全面连接和融合。
这些融合应包括统一的账户和权限,方便账户集成管理;统一的数据和服务标准,基于标准创建连接平台就可以进行低代码数据的互联互通,不再人工核对,减少数据出错概率。
全面融合互通的背后是产品底层基础建设能力,目前在国内进行底层建设的企业并不多,而拿出一整套底层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更是寥寥无几。一方面,行业产品提供商基于产品安全在源码方面做了一定的限制,另一方面不同行业对功能的要求总会有一定的差别,这种差别很难在做基础功能的时候完全体现出来,这就造成了低代码平台在通用性上总会有所不足,这不足的部分自然是需要使用者进行补全,补全的成本需要在定制和信息化战略双重要求下进行评估,这就需要一定的技术前瞻能力。
目前,很多企业的OA、财务,以及一些核心的业务体系都是根据企业特点自主打造的,这些企业的IT支持团队开发传统的独立应用软件来满足企业运营过程中的诸多诉求。对于这部分应用的连接是低代码提供商所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之一。
低代码平台得到市场的认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回溯整个低代码的概念,从它的形成到雏形初形成,再到概念的落实,中间已经经历了有数十年的时间。然后再到它有第一步的概念的提出,到现在又经历了十余年的时间,所以真正做到全面性的影响还需要一个新的周期。
首先,要让使用者了解到今天低代码可以帮助他们解决一些什么样的问题,低代码和全代码、应用程序的开发的区别在哪里。在这个概念普及的过程中,大厂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阿里、腾讯等企业进入该行业这几年,低代码的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也为未来低代码的进一步繁荣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如何确定一个低代码产品
低代码本身来说,其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应该包括零代码开发以及灵活可控的应用搭建方式,也就是说它是高度灵活、高度普适的应用能力开发的代码。
一个综合性低代码平台,其既要有理论体系,又要有实操体系。对理论体系,要包括对低代码的整体能力,基础理论学习,以及低代码厂商的一些认知。实操体系包括通过空白去搭建,通过模板去搭建低代码应用。
低代码平台的行业推动力
低代码平台通常是一个基础的产品型平台,之所以说基础,是因为该类产品只是整合了常用开发框架的底层基座,节省了初步的代码编写量。平台所提供的功能大多是常用的流程、表单、权限、数据大屏等比较常用的基础功能,这就要求在未来的开发中,使用者需要有底层代码的控制权,这也是很多低代码厂商选择将产品源码交付客户的原因,这样便于后期业务的调整,也便于在此基础上构建应用系统或者连接已有的系统生态。但是一些头部企业得益于自身生态优势,仅提供搭建平台,内容大多靠生态伙伴提供。
目前,中小企业的低代码产品很难打造成一个生态型平台,其本质是因为有限的产品号召力。就平台的打造能力这一点来看的话,需要比较庞大的底座的支撑,能够比较连贯的数据连接,和比较顺畅的产品体验;此外,还需要估计N家厂商对你需要有相对比较标准的接入以及体验以及链路等多维的平台能力。这一点大厂具有先天的优势,比如阿里的钉钉,本身有了较多的用户基数及生态伙伴,其自主低代码产品宜搭也依靠此平台迅速壮大。
未来,头部厂商必定会继续开放整体的品牌的生产能力,期望接入更多的厂商,进一步整合市场,而中小企业低代码产品的未来,或许还需要在探索中成长。
文.R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