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是中医上经常出现的词语,例如脾虚、肾虚等也都是我们经常听到的症状。各种病症的发生都有虚实的不同,那什么是虚实呢?在《黄帝内经》当中就有相关的叙述:
所谓虚实,是正气与邪气相比较而言的。什么是正什么是邪?大家可以这样简单的理解,正气是存在于我们身体里面用于抵御外来侵袭的各种物质,邪气则是会对人体产生致病因素的各种物质,包括外在和我们内部的因素。
那么虚实又是怎样发生的呢?虚实的发生是邪气与气血相并,阴阳失去协调而有所偏颇,导致血气各离其所,形成一虚一实的现象。
怎样是实?怎样是虚?简单理解就是:多余的就是实,缺乏的就是虚。
气血是维持我们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血和气都是喜温暖而怕寒冷的,因为寒冷会使气血滞涩而流通不畅,温暖则可以使滞涩的气血消散通行,所以我们人是恒温动物,就是因为只有温暖才能使气血运行顺畅,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
而气和血这两种东西,气行血才可以跟着行。如果二者运行不同步,就会造成血气不平衡,因此气之所并(偏盛)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而如果血与气相并,就成为实。
生活中受到外邪侵袭便会导致相应的虚实症状。例如受到风雨之邪的侵袭,邪气由皮肤渗透至经络,血气与邪气并聚在腠理之间,相应的脉络就会坚实而大,表面充满,触按则痛,所以叫做实证。
再如寒湿邪气伤人,使人的皮肤失去收缩功能,皮肤松弛而有褶皱,营血滞涩,卫气离去,就叫做虚证。
经脉发生的疾病都有虚有实,对于虚实证状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调理。如病在脉,可以调其血,病在血,可以调理络脉,如果病在气分,可以调理卫气.....
因此大家发现自己有虚证或是实证的时候要到专业门店咨询相关的医师,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调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