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Tag 是苹果公司推出的一款用于追踪物品的设备,触及到我的知识盲区。所以特地记录一下技术原理。其工作所用的技术原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 蓝牙技术:AirTag 使用蓝牙低功耗技术(BLE)与用户的 iPhone 或其他苹果设备进行通信。当 AirTag 靠近用户的设备时,它会通过蓝牙信号向设备发送一个唯一的标识符。用户的设备可以扫描周围的蓝牙信号,识别出 AirTag 的标识符,并将其与用户在设备上设置的相关物品信息进行关联。
- U1 芯片:AirTag 配备了苹果自研的 U1 芯片,支持超宽带(UWB)技术。超宽带技术可以实现精确的距离测量和定位。当 iPhone 也配备了 U1 芯片且靠近 AirTag 时,U1 芯片可以通过测量信号在两者之间传播的时间来精确计算出 AirTag 与 iPhone 之间的距离和方向。这使得用户能够更准确地找到丢失的物品,例如在室内环境中可以精确到厘米级别。
- 查找网络:如果 AirTag 与用户的设备失去蓝牙连接,例如物品丢失或被遗落在远处,AirTag 可以利用苹果的查找网络来帮助定位。查找网络是由大量的苹果设备组成的一个分布式网络。当 AirTag 进入其他苹果设备的蓝牙范围内时,它会将自己的位置信息通过蓝牙发送给附近的苹果设备,这些设备再将信息上传到云端。用户可以通过自己的设备从云端获取 AirTag 的最新位置信息,即使 AirTag 离用户很远,也有可能通过其他苹果设备的协助找到它。
- 隐私保护:苹果非常重视用户的隐私保护。AirTag 在使用过程中不会直接向外界透露用户的个人信息或物品的具体位置。设备之间传输的信息都是经过加密的,只有用户自己的设备才能解密和读取相关信息。同时,查找网络中的其他苹果设备也不会知道具体是哪个 AirTag 在请求定位,只会传输加密的位置数据,确保用户的隐私得到保护。
定位原理
AirTag 主要利用苹果庞大的查找网络来实现定位,这个网络由全球数以亿计的 iPhone、iPad 和 Mac 等设备组成。当 AirTag 进入其他苹果设备的蓝牙范围内时,它会将自己的位置信息通过蓝牙发送给附近的苹果设备,这些设备再将信息上传到云端。在整个过程中,位置数据和历史记录绝不会存储在 AirTag 中,传递 AirTag 位置数据的设备也始终保持匿名,而且位置数据在查找的每一步都有加密保护1。因此,就连 Apple 也不知道 AirTag 的位置,以及帮忙找到它的设备是何身份,机主自然也无法得知相关信息。
购买方式
除了苹果官方,苹果推出了专为第三方配件制造商设计的 Find My 网络配件计划,允许设备制造商将 Find My 功能集成到他们的产品中,所以现在电商平台上有很多通过苹果官方 MFI 认证、且能够在 Apple Find My 上显示其位置信息的第三方 Tag 在售卖。比如 muzhten airtag 蓝牙防丢定位器,支持苹果认证 Find My 网络,可通过 “苹果查找” 进行定位,全球范围内不限距离,价格相比苹果原装 AirTag 有很大优势,曾创下 13.6 元的低价。此外,绿联、倍思、摩米士等品牌也有类似产品,价格分别为 99 元、62 元、45 元左右。
不过,第三方 AirTag 在功能和性能方面与苹果官方 AirTag 存在一定差异。例如,AirTag 采用 U1 UWB 芯片 + 蓝牙的组合方案进行定位与追踪,精度可达厘米级,而市面上大多数第三方 Tag 多为单蓝牙方案,主要依靠 Find My 生态里的其他蓝牙设备进行信息交互,定位精度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