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反应
- 每个人都可能发生的过敏问题:被蚊子咬后起包
I型超敏反应
II型超敏反应
- 新生儿溶血症分为Rh血型不合和ABO血型不合两种情况。Rh血型不合通常从第二胎开始更容易发病,因为母体初次接触Rh阳性胎儿的红细胞后会产生抗D抗体,而这个致敏过程往往在第一胎分娩时才完成,因此第一胎多不会发病,但如果第一胎期间发生过流产、出血、剖宫产等情况,也可能提前致敏,导致第一胎就发病。第二胎若再次怀有Rh阳性胎儿,母体已有抗体,可迅速通过胎盘攻击胎儿红细胞,引发严重的溶血甚至胎死宫内。相较之下,ABO血型不合则可能在第一胎就发生,因为母体常在怀孕前就已有抗A或抗B抗体,尤其是母亲为O型血、胎儿为A或B型时更常见,虽也可引发溶血病,但一般症状较轻。Rh血型不合可以通过在母亲初次怀孕或分娩后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加以预防,而ABO血型不合则难以完全预防。
- 突眼型甲亢(Graves病相关眼病,TAO)的发病原因和机制主要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突眼型甲亢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与免疫系统异常激活有关。在Graves病患者中,体内会产生针对TSH受体(TSHR)的自身抗体,这些抗体不仅刺激甲状腺过度分泌甲状腺激素,也会识别并攻击眼眶组织中的TSHR和IGF-1受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这些受体在眼眶后脂肪和眼外肌中也有表达,抗体与之结合后诱导免疫细胞(如T细胞)聚集,引发眼眶局部组织的慢性炎症和免疫反应。炎症过程中释放的细胞因子会刺激眼肌和结缔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增殖、分化为脂肪细胞,并合成大量糖胺聚糖(如透明质酸),导致组织水肿、体积增大,从而推动眼球向前突出。此外,眼外肌和眶脂组织的肿胀也可能压迫视神经,影响视力。吸烟、放射性碘治疗、遗传易感性等也被认为是诱发或加重眼病的危险因素。
III型超敏反应
- 注射胰岛素尤其是异种来源时,体内可能产生抗体,当再次注射胰岛素后,在抗体较高的情况下与胰岛素形成免疫复合物,引发类似Arthus反应的局部过敏性炎症反应。表现为红肿热痛,严重者可能硬结或坏死。使用人源或重组胰岛素、轮换注射部位可有效减少风险。
IV型超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