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虻》这本书是同事送的,最近换工作、搬家很多杂事,也就没有多少看书的兴致,所以断断续续看了快两周才看完。这是爱尔兰女作家埃塞尔·丽莲·伏尼契的代表作,在我国声名远播,是一代人的精神食粮。怀着崇敬的心情翻开这本书,看完最后一个字,掩卷反刍,心情却并未有多少起伏。这本书是以描述革命者为理想追求、敢于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而闻名于世的,就连《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平凡的世界》等很多优秀的作品里都提到过主人公牛虻的形象。然而,我从书中并没有看到多少革命者的一腔热血、英勇奋斗的场景,换句话说,这本书在革命主题上的描写对我而言显得有点波澜不惊。反而,我在这本书里面看到的更多是各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恨纠葛。下面就讲讲这本书到底说了一个什么故事。
在开始介绍这本书之前,先讲一讲当时的历史背景。我们都知道意大利自从一七九六年被拿破仑侵入后,在一八一五年的维也纳会议又被分割为许多小国。南部是拿不勒斯王国、和它西北部相接的是包括意大利古都罗马在内的教皇领地,领地的统治者就是罗马教皇本人。中部的其余地区是塔斯加尼公国领土。由塔斯加尼公国略微向北,位于利古利安海沿岸的鲁加公国,它的北面是摩地那公国和帕马公国。在它们的西方和法国接界的是萨丁王国,也叫做庇埃蒙王国。而意大利最富饶的区域伦巴第和威尼斯,则割给了奥地利帝国。这些小国中的塔斯加尼、摩地那和帕马三个公国的统治者都和奥地利皇室有着亲戚关系,以罗马教皇为首的天主教教会,又是奥地利帝国的同盟者。因此,奥地利帝国几乎变成了整个意大利的主人。这本书就写了一群意大利革命党人为祖国统一、民族解放做的努力——主人公牛虻就是其中一员。
主人公牛虻年轻的时候叫做亚瑟,他的成长之路说不上幸福,刻薄的兄嫂常常对他和他母亲冷嘲热讽,他母亲则唯唯诺诺,过得战战兢兢,而且早早离世。亚瑟并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或许因为从小缺少父爱,亚瑟特别依赖一直照顾他、开导他的神父蒙泰尼里。彼时的意大利正被奥地利入侵,无数热血青年组成意大利青年党,在秘密进行着反抗奥地利的活动。亚瑟也是青年党的一员,他怀揣着满腔豪情,希望能够为国家解放做出自己的努力。神父蒙泰尼里不希望亚瑟参加这么危险的组织,害怕他会因此遇到危险,于是总是找机会规劝亚瑟。不过亚瑟并没有放弃自己理想的打算。蒙泰尼里要被调走当主教之前,把亚瑟带去见了新的神父,以后这个新的神父将代替自己为亚瑟排忧解难、帮助亚瑟向上帝寻求爱与宽恕。
亚瑟在青年党里面遇到了自己青梅竹马的红颜知己琼玛。不过亚瑟看到最近琼玛和党内同志波拉走得很近,这让他有一种即将失去琼玛的惴惴不安的感觉。他心情郁闷,向新神父吐露内心的纠结。谁料神父竟然出卖了亚瑟,向当局告发了青年党的秘密活动。这让亚瑟和青年党的许多同志都遭受了牢狱之灾。在牢里,狱卒对亚瑟威逼利诱,但是亚瑟坚贞不屈,咬紧牙关,绝不说出一字一句出卖同志的话。虽然最后亚瑟被放了出来,但是却被自己的同志——包括琼玛,误会是叛党的告密者,琼玛甚至难忍怒火,给了亚瑟一个大大的耳光。亚瑟百口莫辩,心灰意冷回到家。不料,从哥嫂口中,亚瑟得知了一个令他更难以接受的事情——原来他是自己最信赖的神父蒙泰尼里和妈妈媾和生下的“孽种”。接二连三的打击敲碎了亚瑟脆弱的心灵,也打破了他对上帝忠诚的信仰,他癫狂似地仰天长笑,却突然收住笑容,抓起桌上的铁锤,向耶稣蒙难十字架猛扑过去。十字架被砸成了一堆碎片,也象征着亚瑟告别过去的决心。他给神父蒙泰尼里留下一张纸条:我信任你犹如信任上帝一样。上帝是泥土造的东西,我一铁锤就可以把它砸烂。而你却以谎言欺骗了我。然后制造了一个跳水自杀身亡的假象。从此,那个时而意气风发,时而多愁善感的少年亚瑟消失了,多年以后,世上多了一个刀疤脸、右瘸腿,阴森可怖又神秘莫测的牛虻。
牛虻的初次亮相是为了帮助写一些讽刺文章,以此给政府施压,争取更大的出版自由。不过虽然江湖上流传着关于牛虻的各种各样的传说,但是究竟他是怎样的货色,能不能胜任这个工作,谁心里都没底。他们和牛虻约定在一个酒会相见,多年以后亚瑟和琼玛再一次相遇。不过,此时亚瑟以不再是亚瑟,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两个人,亚瑟成了牛虻,琼玛也在得知自己误解亚瑟后,一直对亚瑟的“死”耿耿于怀,沉重的负罪感让年纪轻轻的她竟白了头发。琼玛并没有认出亚瑟。在她眼中,面前的牛虻多少显得有点令人讨厌。
牛虻写出了笔调辛辣,夹枪带棒的文章,但是组织内成员对文章的态度却存在很大的分歧。有人觉得,牛虻的文章一针见血,鞭辟入里,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划开生蛆的伤疤,把丑恶赤裸裸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有的人却认为牛虻的文章刁钻刻薄、火药味浓,就像一个得理不饶人的村妇叨叨着别人的不堪,容易激起民众的反感和政府的施压。不过尽管大家对事的看法不一样,但是所有人结下的深厚的革命友谊还是让人动容的,就像牛虻生病后,大家都会轮流去照顾他;牛虻被抓后,大家想尽一切办法要救出他。从这点来看,这是一个温暖的组织!
和牛虻的相处的时间越长,大家越感受到牛虻革命的热情,他的个人魅力也一点一点征服着组织里的所有人。琼玛在和牛虻一次一次日益深入的交流中,似乎要揭开牛虻神秘的面纱了,她越来越有一种牛虻似曾相识的感觉,但是她不敢去想象那样一种可能——亚瑟还活着的可能。不过,一切终将会真相大白的。
牛虻在一次偷运军火的行动中,因为主教蒙泰尼里(他已经从神父升任主教)挡在身前,最终放弃开枪抵抗,再次被捕入狱。狱中,牛虻视死如归的豪迈气概、幽默风趣的谈吐赢得了所有狱卒的好感,大家都希望牛虻能够平安出狱。不过统领大人因为侄子被牛虻开枪射伤,因此怀恨在心,竭力想要将牛虻送上军事法庭,明正典刑。组织里的同志联合牢房内应,差一步就将牛虻救出,但却因牛虻旧伤复发,昏死过去导致越狱行动失败。主教蒙泰尼里此时还不知道牛虻就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亚瑟,他到狱中和牛虻谈话。牛虻面对这个自己曾经最信赖、最依靠,最亲密的人,最终还是没有保守密码,说出了真相。原来当年亚瑟制造了自杀身亡的假象后,就一个人偷渡到了南美,挨饿受冻、被拳打脚踢都是家常便饭,这一方面让他浑身伤痕累累、落下终生的隐疾,每次旧伤发作、疼得死去活来的时候,他就会想起这段非人的经历,他对主教蒙泰尼里的恨就又加深了一重;另一方面也锻造了他坚毅如钢的性格,使得他有勇气直面革命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虽然牛虻想过无数种报复主教蒙泰尼里的场景,但是当自己的父亲真的站在面前,他似乎丧失了想要报复的心。他的头枕在父亲的腿上,给父亲出了一个两难的抉择:在我和上帝之间,你只能二者选其一。你想把你的爱分成两半,一半给我,一半给那个魔鬼一般的上帝吗?我可不要上帝的残羹。你如果属于他,那就不属于我。主教蒙泰尼里的心想要被撕成两半一样,一边是自己的终生信仰,一边是自己挚爱的亲生儿子,舍弃哪一个都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经过一番痛彻心扉的思想斗争后,主教蒙泰尼里还是选择站在了上帝这一边。“那个万寿无疆的耶稣究竟帮了你多少忙,为你吃了多少苦,竟使你爱他胜过爱我呢?就因为他那双钉在十字架上的手,使你对他如此深爱吗?看看我的手!你看看这儿,这儿,还有这儿.....”,面对自己亲生父亲的选择,牛虻内心充满了绝望和不甘,这个面对枪林弹雨毫无惧色的硬汉,此时在黑暗的监牢孤零零地躺着,哭泣了整整一夜。
牛虻被压上军事法庭,判处枪决。刑场上,枪手们一个个都不忍心亲手杀死牛虻,一次次故意打偏,反倒是牛虻大义凛然、慷慨就死。看到自己的儿子倒在血泊中,主教蒙泰尼里彻底癫狂,他开始后悔自己的选择,是自己亲手将最爱的儿子送上刑场:亲爱的,回到我身边,我已经后悔了自己的选择!回来,让我们一起逃走,躲到一个黑暗寂静的坟墓里,叫那吞噬一切的队伍找不到我们。我们就这样躺在下面,依偎在彼此的怀抱里,沉睡,沉睡,沉睡。
《牛虻》这本书在我看来其实就是披着革命外衣的一本“爱情”小说,只是这爱不仅仅是男女之间你侬我侬的情爱,它是矛盾重重、是支离破碎的,是会让人看着揪心,看着喘不过气来的。这本书里讲了各种各样的爱,下面简单进行整理:
一.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爱
书中有两个配角格外引人注目,一个是和牛虻、琼玛同为革命党的玛梯尼,另一个是吉普赛妓女绮达。他们都同样爱着一个自己爱而不得的人。玛梯尼一直默默深爱着琼玛,但他的爱是克制的,他甚至都不曾向琼玛明确表露自己的爱意,唯一一次情难自控是他在看到琼玛对着牛虻的信痛哭流涕时:他活了半辈子都沉默寡言,现在突然惊醒过来。他急忙扔下手中那张布告,把她紧紧搂住。这么多年过去了,如今他竟像个学生一样流露了自己隐藏的感情,而她根本就没有在意!牛虻死了,也把琼玛的心带走了,不知道玛梯尼会继续带着自己这份爱,用时间暖开琼玛冰冻的心,还是把自己从这份爱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寻找另一个心灵的栖息地。
相比较玛梯尼的克制,绮达爱得更加热烈狂放,她曾经无数次向牛虻袒露过自己浓烈的爱意。但遗憾换来的仅仅是牛虻的无视。在牛虻的眼里,她只是一个卑贱的妓女,他们在一起完全是肉欲的驱使,都只是相互用寻欢作乐来排解欲望而已。因此,牛虻从来就没有在乎过绮达的感受。他生病卧床时,绮达心急如焚,牛虻却坚决不让绮达踏进自己的房间一步:要是他的狗在外面叫,他倒会放他进去,就不让我进门。牛虻从莱克亨回到书房的时候,绮达从屋角的椅子上跳起来向他跑去,而他下意识的举动竟然是斥责她为什么进来自己的书房;她仰起脸来等他的吻,他却视而不见地去抚摸自己的狗。牛虻的不爱已经表现得显,绮达即使再情深意切,但得不到回应的爱终究是会把人压垮的,绮达终于下定决心要放手。“ 我是一个女人,我是爱过他的,就为了这个缘故,我不愿意再做他的婊子了。”她把自己交给了一个也许自己不爱,但绝不会对她说“我不爱你”或是“我又别的事情要干”的吉普赛男人。
爱情本来就是一件不讲理的事情,付出往往并不能得到同等的回报。但是当爱的天平倾斜时,我相信是不会有完美的结果的,此时摆在面前的无非就两条路,一是无望地坚持着,靠内心那早已被摧残得支离破碎的爱苟延残喘,像玛梯尼一样。另一个就是狠心离开,不让这份没有结果的爱像枷锁一样把自己牢牢束缚,抛开一切,重新开始,或许能收获一段别样的感情。究竟那一条路更能通向美好的未来,我们无从得知,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选择,无所谓对错,只是都要做好吞下选择可能带来的苦果的准备。
二. 郎情妾意、擦肩而过的爱
如果说玛梯尼和绮达的爱是一腔情愿,那亚瑟和琼玛的爱就是男有情女有意。就像牛虻在狱中给琼玛写的信里说的一样:
我是爱你的,琼玛,当你还是一个难看的小姑娘,穿着一件花格子布的罩衫,围着一个皱缩不平的胸搭,背上拖着一条小辫子的时候,我已经爱上你了,我现在也还爱着你,你还记得那天我吻了你的手,然后你可怜巴巴地求我“不要再这样做”了。我知道,我做得很过分,但你得原谅我。现在,我又对着纸上写着你的名字的地方亲了一口。也就是说,我已经吻了你两次了,而且两次都没有征得你的同意。
尽管从亚瑟到牛虻的转变有琼玛那一巴掌的功劳,但牛虻似乎没有真的怨恨过琼玛,他对琼玛的爱一直深深埋藏在心底。而琼玛因为错怪亚瑟而悔恨不已、英年白头,当渐渐感受到牛虻很可能就是亚瑟时,她的内心是无比复杂的。牛虻的革命热情,牛虻坚毅果决的性格一点点重新征服了琼玛。但是两人最终还是没有走到一起,我想无外乎有几个原因。一是亚瑟化身牛虻是带着明确的目的的,他是为了像神父的上帝复仇而满血归来的,就像牛虻对玛梯尼说过的一样:我是爱她的,可是你不要以为我准备要向她求爱,或是为了爱情而烦恼。我只是准备去死。牛虻深知自己做的是掉脑袋的事情,他不想也不能耽误琼玛的感情。与其以后让琼玛承担可能得天人永隔的痛苦,不如就此断绝开始的念头;二是琼玛的那一巴掌确实让两人的心理都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对牛虻来说那是永远隐隐存在的疙瘩,对琼玛来说那是相伴一生的愧疚。当爱有了膈应变得不再纯粹,很多感情都会变得扭曲。不论做什么都很容易勾起对那段不愉快回忆的联想,这不是矫情,这是人的本性。
两情相悦但擦肩而过的感情每时每刻都在世间上演着,遗憾总是存在,我们能做的或许就是接受遗憾并感激曾经的相遇。
三.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爱
整本书的高潮应该是牛虻和主教蒙泰尼里在监狱中的对话。在这里牛虻不再是那个外人眼中冷酷无情的狂热革命分子,而是一个缺少爱、渴望爱的可怜孩子。他毫不掩饰地把自己的脆弱展现在自己的父亲面前:
我害怕黑暗,有时我是不敢单独过夜的。我需要一件活的.....结实的东西在我身边。我怕的是外在的黑暗,那会.....不,不!并不是那种黑暗,外在的黑暗不过是一个只值六便士的玩具地狱罢了——我怕的是内在的黑暗。那儿并没有哭泣或咬牙的声音,只是寂寞.....寂寞....
他给自己的父亲出了一个无法妥协的难题:要么放弃信仰的上帝,要么割舍骨肉亲情。刚开始我觉得他有点过于极端,尊重父亲的信仰和跟父亲重归于好难道真的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吗?后来我想明白了,不过以下原因:一是过往遭受的苦难,让牛虻格外缺少爱,渴望爱,爱到极致就难免极端。就像《挪威的森林》里面说到的“十二分完美无缺的爱”一样,如果不能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占有你的爱,那牛虻会永远饥渴、永远恐惧、永远无法满足。所以要么只爱,要么不爱,没有中间地带。牛虻就像一只刺猬、一头海胆、一个榴莲,外表再锋芒毕露、刀枪不进,也难以掩盖内心的脆弱和不堪一击,只有爱,完整的爱,才能重塑他的性格,才能给他足够的安全感。二是牛虻和主教的身份代表了两种阶级的对立,这是你死我活、铁面无情的斗争,任何一方都不可能轻易做出让步。爱还没有强大到可以融化阶级的坚冰,可以抛却世俗的利益。
“希望牛虻今生爱的缺憾,可以在来世得到圆满,就像这句小诗说得一样:“Then am I.A happy fly,If I live,Or if I die”, 做一只飞来飞去快乐的牛虻!
【经典语录】
01、如果我必须去死,我会把黑暗当做新娘。
02、誓言有什么用?誓言约束不了人,如果你对一件事情有了某种体会,那就会约束你。如果你没有某种体会,什么也约束不了你。
03、如果一个人必须承担一件事情,他就必须尽量承担。如果他被压垮了下去——哼,那他就活该。
04、你对一切都以慈悲为怀——你可怜那个穿着傻瓜衣服、挂着铃铛的肉体——你可曾想过那个凄惨的灵魂,那个甚至没有五颜六色的衣服遮掩、赤裸 在外的灵魂?
05、不管我活着,还是我死去,我都是一只牛虻,快乐地飞来飞去。
06、但是我必须跟随着我所看见的光明,走我自己的路。
07、这个孩子长大以后会是一个可怜的人,对他而言最聪明的事情就是自杀,千万别长大成人。
08、其实,我们这些人大多数都在堕落,只是堕落的方式不一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