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全国文化之都,来到北京晚上有空便去欣赏各类表演节目。连续3晚:听了一场音乐会,看了两套话剧。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演奏马勒第三交响曲
到了最后第六乐章的最后5分钟,两位定音鼓手同步咚、咚、咚、咚,像为步兵打鼓(也像赛龙舟的鼓手),配合台上一百多位乐手,包括6位打击乐乐手、40位铜管木管乐手,每位都专注着台前挥动着的指挥棒,大家没有一点放松,把全场听众带到最后高潮。
在大剧院演出音乐厅全场几百位听众已经经历了近100分钟的演奏,包括第4乐章的女中音演唱,和第5乐章的合唱团加女中音演唱。乐章之间都没有休息。
回想上次类似的经历是在香港大学音乐厅,贝多芬第29 钢琴奏鸣曲(“Hammerklavier”)的演出,全曲长达45分钟。当钢琴家演奏完,全场听众和演奏家都好像跑完马拉松一样,都想一起双互拥抱,庆祝可以一起完成这不凡之旅。
无论家里有多贵多高级的HiFi音响设备和投影大屏,都无法取代这些现场音乐会的感受。
很赞同美国中提琴家Kim Kashkashian在YouTube被访问时说:“古典音乐的未来取决于有现场听众和演奏家一起的音乐会(而非单靠灌录唱片、视频、DVD)。”
因为与话剧一样,这种互动才让表演有生命力。
话剧: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 (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
话剧表演结束,看看手表已经快10:00 ,不知不觉连续没有休息整整看了差不多150分钟,现在才感觉到自己屁股有点疼,坐得太久了。
虽然只有一家人4位演员,父母亲和2个儿子,但一场接一场的夫妻对话,父子对话,兄弟对话,让观众 从他们早上的笑容背后,慢慢感受到每个人的痛苦、无奈、绝望。在父亲和小儿子Edmund 晚上交心,父亲说出自己小时候一家人从爱尔兰移民到美国的穷困经历,后面他虽然赚到钱,但深知赚到钱不容易,却被家人认为是“守财奴”,如何不顾家等,我实在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拿手帕擦脸。
这部戏是美国的经典剧目,作者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先生生前3次获普利策奖,这部是他自认为好的作品,在他死后1956年出版,于1957年也获得普利策奖。
话剧:完美陌生人
虽然票价最贵(¥300),但是3晚最弱的演出。虽然7位演员都很专业,也非常努力,但未能感动我。剧本改编自一套2016年的意大利电影,讲述7位老朋友(包括3对夫妻)在其中一家人的家里晚上聚餐。 聚会时玩了一个游戏,他们把手机都放在餐桌上,和在场所有人公开分享收到的信息和电话。结果像一个个炸弹不断爆炸:暴露出各种家庭纠纷,乱七八糟的男女关系等。开始时觉得很有意思,但越来越多就变麻木了,反而觉得这些故事是导演想象出来的,不真实。我也不喜欢演员都挂着麦克风(microphone)说话,好像晚上听收音机广播,没有与观众之间对话的感受。
创新来源于生活
唯一靠多听、多读、多看,不断扩大视野,才能提高个人创新(原创)能力。但千万不要局限在自己专业领域内的东西。
有人觉得香港大学的数学系归属于文学院,而非工程学院或理学院很奇怪。
虽然很多工程和科学发明是基于数学,但不能说数学与哲学、音乐等无关。著名数学家伊藤先生就说过:“其实是数学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大自然的壮丽和真理,比起很多哲学家的理论更落地。”
所以不应预设框框。
因为马勒的第一交响曲很成功,他就有了后面交响曲创作的蓝图:
- 超大型乐队
- 以歌曲作为主题
- 抛弃了传统德国交响曲的格式: 例如奏鸣曲式 (sonata form)
他希望通过第三交响曲达到他的创作理想。 他终于在奥地利萨尔茨堡(Salzburg)近郊阿特湖畔度假时,从周边的高山湖泊、鲜花巨木、万物生灵获得创作灵感。
本来6个乐章都有标题:
- 牧神苏醒,夏季昂头阔步地迈进
- 草地上的花儿告诉我
- 森林里的动物告诉我
- 人类告诉我
- 天使告诉我
- 爱告诉我
但他在1902年首演前把所有标题都删掉:“希望听众直接从音乐去体验,不受标题影响。”
马勒的交响曲创作验证了创新章里提到弗里茨(Fritz)的创新理论:所有创作都是由很高但现在未达到的理想来驱动,觉得有差距(张力),从而产生计划与行动。
如果只是借用人家的故事,内容很难有深度,必须基于个人的亲身经历。作者奥尼尔年轻时考进了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但一年后就因为酗酒被学校劝退,所以他才可以这么深入地描述《进入黑夜》里长子Jamie(一名酒鬼)的想法、心态和酗酒的诱因。其实他只是借用戏剧里的4位角色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反馈给观众而已。
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的第一部成名话剧《玻璃动物园》(The Glass Menagerie) 也是写自己的家:轻度残废的妹妹找不到工作,母亲想尽办法帮她找对象等。
要实践与坚持
一个月前开始启动香港某公司的过程改进,中间也遇到很多困难。比如培训已经过了一个月,跟顾问讨论,他还一直抱怨说推不动,客户里有些人就只想拿些模板,用最轻易的方式达到级别。我劝他我们只要尽力做好自己本分,因资源不在我们手上,如果客户自己不注重,不希望改好,我们做任何事也没用。我们只可以在主要关键阶段提醒,应该做什么,人家没去做,我们也没办法。
这些真实的经历,如果没有及时记录下来,后面就很容易忘记了。假如我没有把刚刚连续看演出的感受记在纸上,过了一个月后肯定都变得模糊。所以我也尽力每天把过程记录下来。
所以除了多听多看外,还要多思考、多写,因为如果没落到纸上都只是心中的梦想。大家有每天写日记的习惯吗?
现在科技发达,比120年前民国前要用毛笔写字轻松多了,但当时很多伟人还是每天不停写日志。我们现在可以利用语音识别等,花15到30分钟把重点记下来。
我虽然每天记录、写草稿,估计最终能有十分之一留下来发布已经不错。
在美国,越来多越多年轻女性参加以前只有男性的体育运动比赛,导致很多女性因缺乏准备、锻炼和热身,会腿部前十字韧带受损,做紧急手术。记者Cynthia Gorney 就想按这个主题给纽约时报杂志写专题文章。整个过程像漏斗一样:先把各研究、访问得到的相关资料放进漏斗,到了交稿截点前开始整理资料,把零散的资料组织成有架构的文章,分章节、如何开头、如何结尾等。然后杂志编辑会按读者群体的关注点精简初稿,比如她初稿也包括研究过程中她觉得挺有兴趣的替换膝盖手术,她甚至特意飞到Cincinnati观察医生做手术,但编辑觉得这些跟主题无关,非读者关注,把这些部分都删除掉。经过多轮的过滤、修正,最后在杂志出版的文章4000字,共7页。 |
但是确实要靠这去芜存精的过程才可以保证发布文章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创新章里不是说过乔布斯在大学演讲的时候给学生提3个故事,第一个故事分享当初在大学学美术字(Calligraphy)时只因为很感兴趣,没有细想有什么用,到后来在苹果公司为Macintosh个人电脑设计字体时,才发现能用上。他用这故事说明很多时候过后回顾才知道以前那些点可以串联起来,对后面有作用。我也希望能在日后能用上之前自己的听、看、读、写。
和上面话剧、音乐会一样,必须与其他人交流,不断完善才能出好东西。总起来说,越接触各领域大师的创作,就越觉得自己渺小,但只要知道自己是今个月比上个月有进步,比半年前有进步就可以了。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乔布斯或马勒、尤金•奥尼尔,但都可以成为本职工作的专业知识工作者。
我喜欢看演出的另一个原因是想感受他们的专业性:
台上的音乐家、指挥、歌唱家、演员,和幕后的导演、戏剧作家、作曲家等。
专业和业余的区别:已经从多轮经验教训改善、精益求精,能让客户完全放心。
要专业,除了具备本职工作的知识技能,也需要有前瞻性。要不断改善,除了具备相关知识以外,更重要是态度:必须有自我不断完善的愿望(self-motivation)和个人规范(discipline), 只有这样做才可以保持自己的专业地位。
在当今竞争激烈、需求不断变化的大环境下,企业每位员工都要准备好自己,做专业××师。员工要专业,也需要上面提到多听多读多看多写,打破现有的框框,全局了解客户的要求,动脑筋分析,不断改善,不然这些都只是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