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常用命令
1. SET key value: 设置指定 key 的值为 value。
2. GET key: 获取指定 key 的值。
3. DEL key: 删除指定 key 及其对应的值。
4. KEYS pattern: 查找所有符合给定 pattern 的 key。
5. EXISTS key: 判断指定 key 是否存在。
6. INCR key: 将指定 key 的值增加 1。
7. DECR key: 将指定 key 的值减少 1。
8. EXPIRE key seconds: 设置指定 key 的过期时间,单位为秒。
9. TTL key: 获取指定 key 的剩余过期时间,单位为秒。
10. HSET key field value: 设置指定 key 的哈希表中指定字段的值。
11. HGET key field: 获取指定 key 的哈希表中指定字段的值。
12. LPUSH key value: 将指定 value 插入到列表的头部。
13. RPUSH key value: 将指定 value 插入到列表的尾部。
14. LPOP key: 移除并返回列表头部的元素。
15. RPOP key: 移除并返回列表尾部的元素。
16. SADD key member: 将指定 member 添加到集合中。
17. SMEMBERS key: 返回集合中的所有成员。
18. ZADD key score member: 将指定 member 添加到有序集合中,并给定一个分数。
19. ZRANGE key start stop: 返回有序集合中指定范围的成员。
20. SCAN cursor [MATCH pattern] [COUNT count]: 遍历整个数据库,返回所有符合给定 pattern 的 key。
Redis有16个数据库,编号从0到15。可以使用SELECT命令来切换数据库,例如SELECT 2就会切换到数据库2。 默认0号数据库
Redis是一个基于内存的数据存储系统,采用单线程的方式处理客户端请求。
Redis常见数据类型 5+3
字符串(String):最基本的数据类型,可以存储字符串、整数或浮点数。列表(List):按照插入顺序存储的字符串列表,可以按照索引访问和操作列表中的元素。哈希(Hash):类似于字典,存储键值对,可以按照键名访问和操作哈希中的键值对。集合(Set):无序且唯一的字符串集合,支持对集合进行交集、并集、差集等操作。有序集合(Sorted Set):类似于Set,每个元素都关联了一个分数(score),可以按照分数排序,并且每个元素是唯一的。Bitmap:位图数据类型,可以对每个位进行操作和查询。HyperLogLog:基数估计算法,用于估计集合中的元素数量。地理位置(Geospatial):可以存储地理位置坐标,并支持查询附近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