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物联网安全?
物联网安全是网络安全的一个分支领域,专注于保护、监控和修复与物联网(IoT)相关的威胁。物联网是指由配备传感器、软件或其他技术的互联设备组成的网络,这些设备能够通过互联网收集、存储和共享数据。
设备既包括传统的终端设备,如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平板电脑和服务器,也包括非传统设备,如打印机、摄像头、家用电器、智能手表、健康追踪器、导航系统、智能门锁或智能恒温器等。
为什么物联网安全很重要?
在过去十年里,物联网技术经历了惊人的发展。专门从事物联网研究的公司 IoT Analytics 报告称,智能家居设备、联网汽车和联网工业设备等物联网连接设备在 2020 年首次超过了计算机和笔记本电脑等传统联网设备,在 217 亿台活跃的联网设备中占比达 54%。该公司估计,2025 年末,物联网连接设备将超过 300 亿台,这意味着平均每人大约拥有 4 台物联网设备。
在网络安全策略中,物联网安全常常被忽视或被轻视。然而,由于新冠疫情导致近期远程办公的转变,物联网安全已成为各机构更为紧迫的问题。如今,人们依赖家庭网络和个人设备来开展业务活动,许多网络攻击者正利用终端设备层面松懈的安全措施来发动攻击。物联网协议、政策和流程的不完善会给机构带来严重风险,因为任何设备都可能成为进入更广泛网络的网关。
物联网安全面临的挑战
物联网安全极其重要,因为任何智能设备都可能成为网络犯罪分子进入网络的入口。一旦攻击者通过某一设备获得访问权限,他们就可以肆意妄为,访问高价值资产或进行恶意活动,比如窃取数据、知识产权或敏感信息。
主要挑战之一在于,用户和开发者并未将物联网设备视为网络攻击者的目标。开发者通常会付费请道德黑客对智能手机和计算机设备进行测试,以发现漏洞和其他问题。对这些设备进行测试可确保它们能充分抵御攻击者。但如果物联网设备没有配备同等水平的防护措施,那么整个组织都面临着遭受网络攻击的风险。
即使开发者高度重视物联网设备的网络安全,另一个巨大挑战则涉及用户交互和培训。许多物联网设备都有默认的用户名和密码,通常是可以更改的。然而,许多用户为了方便,更喜欢使用默认凭据,还错误地认为自己的设备不会受到网络攻击。
此外,消费者没有意识到及时更新设备上最新软件或固件的重要性。更新并非智能手机和计算机所独有,也不应无限期推迟。开发者开发这些更新是为了应对软件漏洞并处理程序错误,所以在所有设备上安装最新版本的固件将有助于组织保持安全。
各机构有必要制定全面的网络安全策略,在终端设备和网络层面保护所有设备免受各种网络攻击。
物联网设备常见的攻击方式
-
拒绝服务(DoS)攻击和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在拒绝服务(DoS)攻击中,网络犯罪分子会控制设备,利用它向服务器发送大量网络流量,使服务器不堪重负,从而阻止合法用户进行正常活动。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与此类似,但网络犯罪分子会利用由受感染设备组成的分布式网络(僵尸网络),向网站发送大量虚假流量,使服务器瘫痪。
-
固件漏洞。固件是运行在每台设备硬件上的软件。智能手机和计算机的操作系统通常独立于固件运行,但在大多数物联网设备上,固件就是操作系统,而且没有配备安全防护系统。
-
凭据漏洞。许多物联网设备的用户名和密码往往设置得很简单或很通用,网络攻击者可能很容易就能破解。攻击者精通他们的攻击手段,也清楚热门设备上常见的凭据漏洞。
-
中间人攻击。物联网设备通常不会默认对数据进行加密。这使得它们特别容易受到中间人攻击,即攻击者 “介入” 两个相互信任的站点或双方之间。然后,攻击者拦截并篡改正在交换的数据。
物联网安全最佳实践
物联网安全是组织整体网络安全策略的一部分。像对待计算机或智能手机等传统终端设备一样,给予联网设备同等水平的安全防护至关重要。
以下是消费者的最佳实践:
-
及时了解联网设备所需的所有补丁安装和操作系统更新。
-
为所有联网设备设置高强度密码。
-
尽可能启用多因素身份验证。
-
定期清查你的联网设备,并禁用任何不经常使用的设备。
以下是企业的最佳实践:
-
制定并实施一项物联网设备政策,明确规定员工如何注册和使用个人设备,以及组织将如何监控、检查和管理这些设备,以维护机构的数字安全。
-
编制并维护一份涵盖所有物联网设备(包括机构自有设备和员工个人设备)的主清单,以便更好地了解攻击面,以及为维护安全环境所需采取的安全措施。
-
考虑部署云访问安全代理(CASB),将其作为云网络用户与基于云的应用程序之间的安全检查点,以管理和执行所有数据安全政策和措施,包括身份验证、授权、警报和加密。
-
监控所有网络设备,一旦发现任何设备有被入侵的迹象,立即采取行动。
-
对在联网设备之间传输的所有数据,从其原始格式进行加密转换。
本文转载自 雪兽软件
更多精彩推荐请访问 雪兽软件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