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接口测试流程:接口文档、用例编写
拿到接口文档——编写接口用例以及评审——进行接口测试——工具/自动化框架进行自动化用例覆盖(70%)——输出测试报告
自动化的目的一般是为了回归
第一件事情:理解需求,学会看接口文档
只需要找到我们请求的四要素:
请求(请求URL、请求方法、请求参数)和响应结果
体现:swagger(网页—可以直接在网页进行接口的调试) 、pdf
请求头----经验之谈——写了就参考,没有写,一般情况:x-www-form-urlencoded,文件是form-data,字段多的话就是json(猜,试一下)
编写用例:
二、JMeter简介及安装
接口测试、性能测试
安装:
1、安装jdk:jdk 1.8、jdk 1.11。java-version 验证目前安装的是哪个版本2、下载jmeter(不分系统)运行:windows:双机打开 jmeter.batmac:在bin目录,打开终端;输入:sh jmeter
(一) JMeter的常用核心组件
测试计划(Test Plan):测试起点,所有组件的容器
线程组:代表一定数量的客户
取样器-http请求:发送对应的请求
响应数据-监听器添加控件:查看结果数,收集结果
配置元件:配置对应的一些数据
前置处理器:在请求之前的工作
后置处理器:在请求之后的工作
控制器:循环控制器
(二)Jmeter接口测试实战
场景一:我需要在测试环境进行测试,也需要在生产环境进行测试(该服务端主机的信息)
配置元件-用户定义的变量(全局变量),引用变量${变量名}
配置元件-HTTP请求默认值(环境变量)
断言:期望结果(想要)和实际结果(实际运行出来的)去进行自动对比
jsonpath去获取数据: 最外层 $.一层一层获取 —会有多个数据,所以数据会是一个列表格式获取
[数据1,数据2,数据3]—你要获取对应的数据就是通过下标获取,下标从0开始
场景二:数据驱动
一个接口的不同情况其实就是请求参数不一样、期望结果不一样。—数据驱动
把这些不一样的东西都提取出来进行管理,下次就直接使用。
1、准备文件
2、配置csv控制元件----引用文件设置变量名
3、接口请求引用对应的变量
4、因为需要运行多次,所以需要加循环控制器—4
第三个场景:接口之间会有对应的关联–接口关联
注意:如果你的接口是json请求数据,一定要加请求头
上一个接口的响应数据 作为 下一个接口请求数据
登录、加入购物车(谁加入购物车)–鉴权
1、登录–token(鉴权-响应之后的数据)
2、加入购物车–把这个token带进去,你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