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随着AI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尝试将AI技术应用于实际业务中,包括编程领域。目前逐渐有大量的IT开发工程师开始使用各类的AI工具来帮助改善编程体验、提高效率和增加代码质量,将极大地推动了编程行业的进步和创新。本文将深入探讨AI工具(Baidu Comate智能编码助手)在实际的开发编程中的应用,并提供最佳的实践方案。
代码自动生成工具便是AI技术在软件开发领域中的重要应用之一,AI工具在编程中有多种应用,如代码生成、调试和错误修复、代码优化和自动化测试,这些工具可以提高编程效率和质量,帮助程序员更高效地工作。
二、传统团队开发存在的痛点:
在了解“Baidu Comate智能编码助手”之前,我们可以先来聊聊在以前开发的模式下有哪些开发的痛点,古话有一句成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磨刀不如砍柴工”,只有我们充分的了解与对比2种模式的差异,才能事半功倍。
当然,我个人觉得2种模式相辅相成,才能发挥更大的收益,并不是希望人工智能产品取代软件开发人员,而是更希望它们能够显著提高生产力,并让开发人员能够专注于更复杂的问题。
2.1 痛点1 – 编码效率低下:
在传统的软件开发过程中,传统的编码方式需要开发人员手动编写代码,而代码的编写和调试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相信大家都看过这个视屏,一位新手程序员在开发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小Bug,顺手就觉得这个Bug,没想到导致整个雕塑全部垮掉了。在现实的开发过程中也是会同样存在这些问题,往往一个问题的排查是需要多个项目组、多个团队联合起来排查,特别是微服务的场景,记得有一次一个订单状态没有同步,几个重要的服务都需要打日志逐一排查,才解决问题,从开发、测试、运维,花费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
上述程序员新手好奇解决bug引发系统崩溃搞笑视屏
2.2 痛点2 - 代码质量参差不齐:
不同开发人员的编码风格和水平不同,手动编写代码很容易出错,且解决方案不一致,导致代码质量不稳定,容易出现各种Bug,而且给公司带来很多的支出成本,比如项目重构、项目线上事故。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在我经历过的公司,有大厂、有创业公司、有小作坊,基本上很难逃脱以下图的命运,俗称“祖传代码”,就像一代代程序员们留下来的“宝藏”代码,在经过几代人的多个版本迭代功能后,特别是工期急剧缩短的情况下,先上线再说,可以看到像下面的图一样,这些长年累月的代码中存有很多隐患,导致后面来的“接盘侠”们要么无从下手,几乎可以说是程序员们的“终极噩梦”,因此又被称作“屎山代码”。
2.3 痛点3 - 跨平台兼容性差:
不同平台上的开发环境、工具和框架都有所不同,传统编码方式需要开发人员针对每个平台进行适配,工作量大且容易出错。
2.3 痛点4 - 维护成本高:
随着软件功能的不断迭代和更新,维护旧代码和添加新功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特别是没有项目文档、注释、交接文档的情况下。
想像一下,当你刚进入这家公司,没有熟悉代码、业务的时间,第一天马上就要投入开发产出工作,如果是新的业务模块还好,如果是老业务模块改造,可想而知,是如何的绝望,需要了解整个业务模块的功能,并且还有可能老代码中还有隐藏的Bug,得到了血泪教训:“有的时候,代码能运行就不要尝试去改,哪怕是遇到屎山一样的代码”,可能还会对新人建议道:“人跟代码有一个能跑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