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1. 背景
- 2. 理论与原理
- 3. 案例背景与数据构建
- 4. Python代码实现
- 5. 代码解析与结果解读
- 参考文献
1. 背景
Borda计数法由法国数学家Jean-Charles de Borda于1781年提出,是一种用于多选项投票系统的排名方法。它被广泛应用于多标准决策分析(MCDA)中,以解决在复杂的决策场景中如何选择最佳方案的问题。
传统的多数决投票方式在候选项数量较多时,可能会导致少数人支持的候选项获胜,而Borda计数法通过考虑每个选民对所有候选项的排名得分,使得投票结果更加公平和合理。
2. 理论与原理
在Borda计数法中,每位评审者根据自己的偏好对候选项目进行排序。每个候选项目根据其在各评审者排序中的位置获得相应的得分。通常情况下,得分的计算方式如下:
- 假设有n个候选项目,在某个评审者的排序中,排在第1位的候选项目得分为n-1分,排在第2位的得分为n-2分,以此类推,排在最后一位的候选项目得0分。
- 然后将每个候选项目在所有评审者中的得分相加,总分最高的候选项目即为最终的胜者。
需要注意的是,在结果中,如果我们讨论的是平均排名或中位数排名,排名数值越小,意味着该项目在评审者中的表现越好。因为排名数值越小,表示项目在多个评审者的评分中名次较为靠前。因此,Borda计数法中的数值越小,说明该项目在评审者的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