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逆变器一是要看产品本身的效率和品质;二是要看系统的架构,怎么做的更简单,更可靠;三是要看场景的适应性;四是看服务。箱式逆变房后期运维无需协调多个厂家,大大提升了运维效率。相比自制土建房,箱式逆变房可使1兆瓦投资降低6万元左右。电站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大型地面电站:集中式和组串式发电量持平。
清洁组件花费不菲
光伏电站具有施工周期短,方阵设备数量众多,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恶劣,运维人员少,人员稳定性不足等特点,这给电站运维带来很大困难。在光伏电站25年的漫长生命周期中,如何可靠稳定的发电是核心,确保光伏电站安全则是前提。
光伏电站日常运维主要包括:定期检查光伏组件板间连线是否牢固,方阵汇线盒内的连线是否牢固;检查光伏组件是否有损坏或异常;检查方阵支架间的连接是否牢固,支架与接地系统的连接是否可靠,电缆金属外皮与接地系统的连接是否可靠等。
光伏电站通常3个月要进行一次热斑检测,半年要进行一次支架检测。平时要通过后台实时监控电站发电量的变化,一旦发电量波动超过正常的区间,就必须立即排查,找出原因并解决。
光伏发电依靠太阳光照射,发电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池板的洁净程度。有数据显示,北方污染较大地区,光伏组件的表面灰尘和污垢能使光伏平均发电效率下降15%甚至更多。表面灰尘和污垢是两个不同概念,对发电量的影响程度有很大差异。
通常清洁一块光伏组件需要支付0.3-0.4元费用,清洁整个电站一年的开支约四五十万元。“至于清洁的频率,则要视情况而定,一旦发电量下降5%左右,就要立即清洁。”由于自动化清洁设备技术不成熟,故障率很高,因此仍采用人工的方式清洁光伏组件。
逆变器选型要结合电站实际条件
作为光伏系统的桥梁,逆变器在整个系统的成本已经占比很小,但其作用不可忽视。从整个系统来说,逆变器的品质、选型对系统的成本、系统的发电量起着决定性作用。逆变器的维护也成为光伏电站运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某基电站一期项目30兆瓦全部采用科士达逆变器,二期项目共40兆瓦,其中35兆瓦采用了阳光电源集中式逆变器解决方案,5兆瓦采用华为组串式逆变器方案。之所以选用多个品牌的逆变器,也是为了在实际运行中做个比较。
一线品牌的各类型逆变器,综合来看在发电量方面几乎没有区别。选择逆变器方案,要因地制宜、根据实际地理条件去选择适合的。如某地区光照资源比较好,逆变器的超配及过载能力非常重要。组串式逆变器和集中式逆变器各有优势。组串式逆变器的优点在于弱光性能好;集中式逆变器有很好的超配、过载能力,确保高温环境下不会出现降额运行,给电站带来更大化的发电收益。同时可以大幅减少设备数量,系统更简洁,后期运维更方便,运维成本低。
选择逆变器一是要看产品本身的效率和品质;二是要看系统的架构,怎么做的更简单,更可靠;三是要看场景的适应性;四是看服务,包括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
自制土建房,内置逆变器的形式,存在功能简单、可靠性低、系统成本高、工程周期长及后期维护难等诸多挑战。而从逆变器厂家直接引进箱式逆变房,除逆变器外,还集合了配电、通讯、消防、散热、照明等多个功能单元,后期运维无需协调多个厂家,大大提升了运维效率。相比自制土建房,箱式逆变房可使1兆瓦投资降低6万元左右。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随着大规模地面电站并网和运营,一些潜在隐患也逐渐引起业主和运维单位重视,如谐振脱网、发电量低于预期、运维服务及时性和智能化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整个行业聚焦光伏系统自身核心技术的创新,需要重视因地制宜的方案设计和设备选型,需要综合大数据基础并提炼分析。
智能化运维是大势所趋
智能运维是光伏电站发展方向。某没有实现智能化运维,电站配置了14名工作人员,将来一旦实现智能运维,可实现电站无人值守,在集控中心配置两三名工作人员,即可同时监控多个光伏电站。
业内预计,按照目前的电站存量计算,运营业务每年的市场规模超过30多个亿。未来的运维市场将达千亿。
多家企业积极布局光伏电站智能运维。 阳光电源、华为、远景、彩虹精化等均有动作。
阳光电源联手阿里云,共同为客户提供基于阿里云计算平台的智慧光伏电站设计、建设、智能运维等相关服务。木联能则与恒通运维达成共识并签署合作协议,重点打造第三方光伏运维服务。
据介绍,就光伏电站运维领域现有的投资主体看,既有类似阳光电源、华为这类逆变器企业,也有以木联能、晖保智能为代表的强调以第三方的角度为业主提供运维的企业。群雄逐鹿,市场之热可见一斑。
目前所说的智能化运营和监控主要是基于单个组串电压电流来进行发电量的分析,来进行故障的精确定位。而未来的发展方向,则是可以监控到每一个组件。据介绍,不论是组件厂家,还是逆变器厂家,眼下都在进行这方面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