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Point Search (JPS) 是一种优化的路径规划算法,主要用于加速A*搜索算法在网格地图上的性能。它通过减少要评估的节点数量来实现这一目标。以下是对JPS算法的详细解释:
基本思想
JPS利用了路径规划中的对称性,跳过不必要的节点,直接跳到关键节点(即“跳点”)。这些跳点是那些需要转向或者是障碍物边缘的节点。
算法步骤
-
初始设置:与A*类似,JPS使用启发式函数来评估节点的优先级。它维护一个开放列表(open list)来存储待评估的节点和一个封闭列表(closed list)来存储已评估的节点。
-
跳跃扩展:从当前节点开始,沿着八个可能的方向(水平、垂直和对角线)“跳跃”,而不是一步步移动。跳跃过程会跳过一系列连续的自由节点,直到遇到以下三种情况之一:
- 障碍物:跳跃被阻挡。
- 跳点:跳跃到达的节点是一个跳点。
- 目标节点:跳跃到达目标节点。
-
确定跳点:在跳跃过程中,通过检查节点的邻居来决定是否某个节点是跳点。跳点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 强制邻居:节点有一个或多个强制邻居,意思是该节点的某个邻居是一个非自由节点,而邻居的邻居是自由节点。
- 路径转向:节点在某个方向上跳跃,需要转向另一个方向继续跳跃。
-
路径重建:一旦目标节点被访问,从目标节点反向追踪路径,类似于A*算法。
优点
- 效率:通过跳跃跳过大量不必要的节点评估,JPS显著加快了路径规划过程,尤其在开放区域效果更佳。
- 路径优化:生成的路径与A*算法一致,路径最优。
代码实现
下面是JPS算法的一个简单实现,使用伪代码来展示主要逻辑:
// 检查节点是否是跳点
bool isJumpPoint(GridCell current, GridCell direction) {// 检查是否存在强制邻居if ((isFree(current + direction) && !isFree(current + perpendicular(dir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