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三字经》让孝子黄香名扬千秋,成为“二十四孝”中闻名于世的“扇枕温衾”故事的主角。
黄香(公元68—122年),字文强,东汉江夏安陆(今湖北云梦)人。9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黄香的孝行名闻京师,人们广传“天下无双,江夏黄香”。黄香12岁时,太守刘护题写“门下孝子”赠之,并招至门下,后被朝廷旌扬,举孝廉。少年时即博通经典,精研道术,以文章名天下,历任尚书令、左丞、魏郡太守,死后葬于禹州孝山之上。
黄香为黄氏始祖——战国时楚相春申君黄歇之十五世孙、西汉颍川太守黄霸之七代孙。黄霸,字次公,西汉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宣帝时任颍川太守历8年,政绩显著,声誉鹊起,连凤凰都云集于此。宣帝赞其贤良,赐关内侯,赏百金,累迁为太傅、御史大夫、丞相,改封建成侯,邑六百户。黄霸在今禹州城东11公里处建欢善台(亦称劝善台、扬善台),后人改为遗爱祠,又称黄霸祠。劝善台渐成村落,称黄台,东魏孝静帝兴和元年(539年)在此设黄台县,历隋唐几度兴废,前后计72年。黄霸离任后,黄台由其后裔居住,直到东汉黄香曾孙黄琬。
黄氏家族继黄歇之后有两个巅峰期,楹联“颍川世泽,江夏家声”为证。“颍川世泽”指黄霸崛起,“江夏家声”则指黄香显名,而黄香为黄霸的七世孙,说明颍川黄氏与江夏黄氏皆出自黄霸。黄霸有九子“均家训成才,自成分支”,有一支活跃于颍川郡。黄香祖上由颍川徙江夏,世代为京都洛阳高官。其父黄况曾任叶县(今河南叶县)令,叶县时称昆阳,隶属颍川郡,颍川郡隶豫州(洛阳)辖,为京畿之地。
黄香之子黄琼,字世英,从小随父任学习,由议郎、尚书仆射累迁至司空、司徒、太尉,封乡侯,邑千户,官职远高其父黄香。而“乡”,据许慎《说文》曰:“在颍川。”禹密黄氏族谱所录黄香墓碑文记载,“古乡即今之禹”,“古之乡,即宋之钧州,今之禹州也”,“汉之乡即今禹州也”。由此可知颍川乃黄琼的封国之地,黄香晚年在此居住。清道光年间《禹州志》载:“琼为香子,(黄香)或就养其子所封,故附近卜葬于此乎。”今禹州所有地方志皆有“黄香墓在州东北三十五里”记载。
黄香墓属禹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今禹州市郭连镇黄台南孝山北麓最高处,此地山岗河均以墓名,孝山、孝岗、孝河。原陵园规模宏大,古柏参天,瓮仲石兽林立,守墓居民数百人,每年大批黄氏后人及游人、香客祭奠。现仅一墓冢,冢前立“汉尚书令黄香墓”碑,高3米多,宽0.78米,厚0.19米,属九龙石碑,上有碑首,下有龟座。碑文曰:“汉尚书令黄香之墓。嗣文强公后人以官为家,流寓新安、零陵、婺州、歙州、泗州、盱眙等处。世族繁衍,迁徙靡定,始族之墓寝失其传。大清同治十年岁次辛未菊月立。”北面有两小石碑,为黄氏家族祭奠所立,石碑1米多高。墓西北一里许有禹人祈祷供奉的黄霸、黄香“二黄洞”(今毁),禹州市博物馆另存“忠臣张良孝子黄香故里”联碑一通。
黄香被后人尊为中国传统孝道的代表,是封建时代的典范。他遵从“为人之子,安亲为上”之古训,自幼孝敬父母,是以“孝”著称的大孝子,被列为“二十四孝”之一,编入蒙学之最《三字经》而千古传颂,为中国孝子第一人。孝子黄香能与禹州结缘,不仅因其家族渊源,更因颍川有黄帝、大禹、韩非、吕不韦、张良、晁错等风云人物层出不穷,故里陵墓等文物古迹星罗棋布,山川秀丽,人文荟萃,堪称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孝子黄香为禹州乃至许昌留下了丰厚而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今天,我们更应擦亮黄香这块精神名片,继承和发扬黄香的孝道精神,让其融入中华文化的血脉之中世代流传。
(作者简介:禹州人,河南中原文化创意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