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机安全问答:
在主机安全测评前期调研活动中,收集信息的内容(至少写出六项)?
在选择主机测评对象时应该注意哪些要点?
主机安全回答:
至少需要收集服务器主机的设备名称、型号、所属网络区域、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版本、IP地址、安装的应用软件名称、主要业务应用、涉及数据、是否冷/热备、重要程度、责任部门等。
测评对象选择时应该注意重要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共享性原则、全面性原则、符合性原则五大原则。
管理制度问答:
安全管理机构 统一指挥、协调有序、组织有力的安全管理机构
单位信息安全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或具体业务运营层的组织体系
岗位设置、人员配备、授权和审批、沟通和合作、审核和检查
岗位设置
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的安全管理组织结构
安全主管、安全管理各个方面负责人 安全管理员、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
人员配备
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安全管理员 机房管理员、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安全员 授权和审批 沟通和合作 审核和检查
安全审计问答
安全审计按对象不同,可分为哪些类?各类审计的内容又是什么?
系统级审计,应用级审计,用户级审计。
系统级审计:要求至少能够记录登录结果、登录标识、登录尝试的日期和时间、退出的日期和时间、所使用的设备、登录后运行的内容、修改配置文件的请求等。
应用级审计:跟踪监控和记录诸如打开和关闭数据文件,读取、编辑和删除记录或字段的特定操作以及打印报告之类的用户活动。
用户级审计:跟踪通常记录用户直接启动的所有命令、所有的标识和鉴别尝试的所有访问的文件和资源。
2 简述信息系统安全审计有以下五个重要的安全目的。
(1)审计回顾对个人客体的访问、个人详细的访问过程的历史、系统支持的各种保护机制的效能;
(2)发现非法使用和旁路保护机制的企图,尝试失败重复的次数;
(3)发现超越自己权限的用户操作;
(4)对妄图旁路系统保护机制的犯罪者构成技术屏障和法律威慑;
(5)为用户提供记录和发现企图旁路保护机制的方式。
3 系统安全审计的作用是什么?
安全审计具有以下主要作用:
(1)对潜在的攻击者起到震慑或警告作用;
(2)对于已经发生的系统破坏行为提供有效的追纠证据;
(3)提供有价值的系统使用日志,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发现系统入侵行为或潜在的系统漏洞;
(4)提供系统运行的统计日志,使管理人员能够发现系统性能上的不足或需要改进与加强的地方。
4 叙述系统安全审计的工作原理。
典型的网络安全审计系统结构如图所示,主要由审计服务器、审计代理和数据库组成。其中,审计代理实现对被审计主机的数据采集和过滤处理,将最终数据提交给本审计域内的审计服务器,数据存储于后台数据库。每个审计域内的服务器对各个代理进行统一管理。审计服务器通过协调各审计代理实现协同工作,实现网络安全审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