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原生的概念
“云原生”来自于Cloud Native的直译,拆开来看,Cloud就是指其应用软件是在云端而非传统的数据中心。Naive代表应用软件从一开始就是基于云环境、专门为云端特性而设计,可充分利用和发挥云平台的弹性+分布式优势,最大化释放云计算生产力。
2.云原生带来的变革
对于原有的企业而言,上云之后,由于云厂商提供了统一的IaaS能力和云服务,大幅提升了企业IaaS层的复用程度,CIO或者IT主管自然而然想到了IaaS以上层的系统也需要被统一,使资源、产品可被不断复用,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对于开发而言,DevOps可以看作是开发、技术运营和质量保障三者的交集,促进之间的沟通、协作与整合,从而提高开发效率。而云原生的容器、微服务等技术证书为DevOps提供了很好的前提条件,保证IT软件开发实现DevOps开发和持续交付的关键应用。
现在数以亿计的高并发流量都得益于云原生技术的快速弹性扩容来实现。而对于企业而言,选择云原生技术,也就不仅仅是降本增效的考虑,而且还能为企业创造过去难以想象的业务承载量,对于企业业务规模和业务创新来说,云原生技术都正在称为全新的生产力工具。过去企业看重的办公楼、厂房、IT设施等有形资产,其重要性也逐渐被这些云端数字资产所超越,企业正通过云原生构建一个完整的数字孪生的新体系,而这才是云原生技术的真正价值所在。
所有这些问题都指向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云的时代需要新的技术架构,来帮助企业应用能力能够更好地利用云计算优势,充分释放云计算的技术红利,让业务更敏捷、成本更低的同时又可伸缩性更灵活,而这些正好就是云原生架构专注解决的技术点。
3.云原生容器技术
大量企业尝试使用容器替换现有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基础平台,通过容器更小粒度的资源划分、更快的扩容速度、更灵活的任务调度,以及天然的计算与存储分离架构等特点,助力人工智能、大数据在业务性能大幅提升的同时,更好地控制成本。各云厂商也相继推出了对应的容器化服务,比如华为云的AI容器、大数据容器,AWS的深度学习容器等。
4.云原生与边缘计算
云原生技术与边缘计算相结合,可以比较好地解决传统方案中轻量化、异构设备管理、海量应用运维管理的难题,如目前国内最大的边缘计算落地项目——国家路网中心的全国高速公路取消省界收费站项目,就使用了基于云原生技术的边缘计算解决方案,解决了10万+异构设备管理、30多万边缘应用管理的难题。主流的云计算厂商也相继推出了云原生边缘计算解决方案,如华为云智能边缘平台IEF,AWS的GreenGrass、阿里云的ACK@Edge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