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前一篇文章:软考 系统架构设计师之考试感悟
今天是2024年5月25号,是个人第二次参加软考系统架构师考试的正日子。和上次一样,考了一天,身心俱疲。天是阴的,心是沉的,感觉比上一次更加沉重。仍然有诸多感悟,下边将今天的感悟写在这里,以资自己及后来者借鉴。
上一次参加考试是去年的11月4号,那次是在离家较远的首经贸西校区,而这次则离家比较近,坐公交只需要30分钟。上次考试结果是在去年的12月7号,即考试后的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当时没有想到成绩出得如此之快,赶忙查询成绩,结果分数是:
科目 | 成绩 |
---|---|
综合知识 | 51.00 |
案例分析 | 48.00 |
论文 | 37.00 |
折在了论文上。
原本计划是5月份即这次考试报考系统分析师,待到11月份的时候再次报考系统架构师。结果大概在2月中旬的时候突然听说系统架构师改为一年两考了(当然是好消息,甚至可以说是福音),于是赶忙由系统分析师备考切换为系统架构设计师的备考。
原本以为接着就几个月之前的“热乎劲儿”能够很快地补足上次系统给架构师的知识点,把所有知识点不说都掌握、至少掌握个八九不离十,然而真正再次备战才发现,一方面人有遗忘曲线,很多当时很熟的东西,经过小半年的时间已经陌生了;另一方面,发现剩余知识点仍然很多,原来以为也就还剩个20~30%,结果发现之前最多也就看了50%。而且最为重要的一点,有了一种越学知识点越多,越往深入走越觉得掌握不够、甚至生疏的感觉。再加上4月中旬的时候找到了新工作,整天是从早忙到晚,只能抽空每天在路上看一点书、做一些题,进行备考。因此,这个考试备考得并不充分。虽然学的东西肯定比之前多了,但状态远不如上次。
接下来就今天考试的具体情况说一说。先说一点,这次考试比上一次有了重大改进,更加人性化了。上次考试是上午只考综合知识一课,下午联考案例分析和论文。而本次是上午联考综合知识和案例分析,下午只考论文。这样就很人性化了,一日之计在于晨,趁着上午人有朝气的时候多考一门,远比下午昏昏欲睡的情况下考两门要好。而且本次考试,在考完综合知识后,可以选择不参加接下来的案例分析,而直接结束考试,不像上次那样,你只要来了就得考完才行。
回到正题,针对于考试三个科目逐个说一下情况和感想:
- 综合知识
记得上次考试是更换新教材之后的第一次考试,同时也是纸质改机考后的第一次考试,考试形式是新的,题也是新的。之前做的很多历史考题都没有用上。考试结束之后,听希赛的讲师复盘的时候提到,这次(那次)考试有些偏了,未来的考试会一定程度上回归到之前的轨道上来。果然,这次的题目确实如其所料,有不少质量属性、架构风格等“老轨道”上的题目回归了,同时,专利等上次考试以及新版教材中没有的内容也回归了。感觉目前的综合知识考试就是新版教材+老板教材+一小部分超纲知识。上一次觉得之前在希赛“每日一练”和“软考真题”App中做的题过时没用了,这次看来那些题必须还是要做,要全都做并且完全掌握才可以。
上一次考试后,出来对于拿不准的题翻书查看,绝大多数拿不准的最终都选择对了,而这次正好反过来,凡是拿不准的绝大多数都选错了。
- 案例分析
这次的案例分析难度从个人角度来讲远超上次,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上次。而且通过改制改教材后的这两次考试,感觉新的微服务、大数据、云计算、REST这些成为了主流考点。这固然是当前和未来的方向,但在此建议和呼吁,给很大一部分做传统单片机、嵌入式和操作系统的人们也要留一部分契合他们的题,因为这些人数量也很多,而且其中很多人工作经验丰富,已经事实上具备了架构师的水平和经验;况且这些行业也并非江河日下,仍然在未来是主流、至少是不容忽视的技术,理应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权重。
此外,案例分析是最容易出现朝纲的内容的。去年有个SysML,今年有个SOME/IP和DDS。在此,我想问这帮出题的,你们是打算把这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车联网、微服务等涉及到的边边角角的技术都考一边么?那么嵌入式相关的技术比如RTOS、Linux这些知识考考不好么?像你们这样考,我看需要一直考下去,直到把各个边角技术都过一遍才有机会通过。我也做好了和你们都过一遍的准备。
- 论文
去年考试折在了论文上。之前还一直以为论文是最有可能通过的,结果没想到却是分数最低了的。幸亏考试结束后,听了希赛的复盘,才知道是论文没有抓住重点,并且之前对于论文的写作要求存在理解偏差,导致没有完全重视论文,这才导致最终论文的低分。如果当初没有听希赛的复盘,估计得到论文成绩的时候一定会觉得不可思议,进而迷茫,找不到方向。
经过上次考试后,明白了论文写作不是说你把之前某个工作经历写出来就行了,还是要紧扣论文的要求,将你的项目经历与论文的提纲要求紧密结合起来,这才可以。
不过这次倒是按照上边自己的理解结合了论文提纲要求和自己的实际工作经历,但一来这次在打字速度上有些慢了(个人平时都习惯只用右手打字,以后再考论文必须始终用双手打字才可以),最终才写了将将2300字;二来自己目前对于论文写作的这个理解是否完全正确也不能十分肯定。总之,还是要等这一次考试的论文成绩才能判断并见分晓。
总之,这次考试总体感觉不顺利,无论是天时还是人和上都不好。结果应该可以预见不会很理想,目前预估综合知识应该在过于不过之间即45分上下;案例分析远没有上次好,上次只有48分,那么本次可能在38分左右;论文不好说,按照目前的推测,应该在41分左右。
这次是第二次系统架构师了。如上所说,我已经做好了“范进中举”的准备,我不会学蒲松龄和洪秀全,考不过就骂考试制度或造反,我也不会报班学习,而是会从自身找原因。考不过就是说明自己的水平还不够,知识还没有完全掌握,还没有达到架构师的资格。为什么不能与时俱进?为什么只会嵌入式、内核那套而不会云计算、微服务、物联网、大数据?为什么不能把那些各主流行业的相关知识一网打尽,不说都会,至少都有所了解?针对以上问题,我会把综合知识中涉及到的历年考题和题库中的所有考题都做一遍;会多了解各行业相关的知识;会多看别人的优秀论文以及各种架构下的论文。我也会随看随把相关知识、相关题目记录在博客中,供大家分享。
本次考试的感悟就写到这,下次考试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