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什么是C-NCAP?
- C-NCAP 评测标准
- C-NCAP评测维度
- 三大维度的评测场景及对应分数
- 评星标准
- 自动驾驶相关评测场景
- 评测方法及评测标准
- AEB VRU——评测内容(测什么?)
- AEB VRU——评测方法(怎么测?)
- 车辆直行与前方纵向行走的行人测试场景(CPLA)
- 车辆直行与前方远端被遮挡的穿行的行人测试场景(CPFAO)
- 车辆直行与前方近端被遮挡的穿行的儿童测试场景(CPNCO)
- 车辆左转与前方近端穿行的行人测试场景(CPTA-LN)
- 车辆左转与前方远端穿行的行人测试场景(CPTA-LF)
- 车辆右转与前方远端穿行的行人测试场景(CPTA-RF)
- 车辆直行与前方近端被遮挡的穿行的电动自行车测试场景(CBNAO)
- 车辆直行与前方纵向行驶的电动自行车测试场景(CBLA)
- 车辆直行与前方远端被遮挡的穿行的踏板摩托车测试场景(CSFAO)
- 车辆左转与前方对向行驶的踏板摩托车测试场景(CSTA-LN)
- 车辆右转与近端穿行的踏板摩托车测试场景(CSTA-RN)
- AEB VRU——评分标准(怎么打分?)
- AEB C2C——评测内容(测什么?)
- AEB C2C——评测方法(怎么测?)
- 车辆直行与前方静止目标车辆测试场景(CCRs)
- 车辆高速直行与前方静止目标车辆测试场景(CCRH)
- 车辆直行与前方横穿目标车辆测试场景(C2CSCP)
- 车辆直行与前方被遮挡的横穿目标车辆测试场景(C2CSCPO)
- 车辆左转与对向目标车辆测试场景(CCFT)
- AEB C2C——评分标准(怎么打分?)
- AEB False Reaction——评测内容(测什么?)
- AEB False Reaction——评测方法(怎么测?)
- 车辆直行经过前方运动的行人
- 车辆直行经过对向运动的二轮车
- 车辆直行避让本车道前方静止车辆
- 车辆直行经过单侧顺序停放的车辆
- 车辆直行经过双侧顺序停放的车辆
- 车辆转弯经过弯道外侧行人
- 车辆直行前方行人横穿终止
- 车辆交叉路口左转遇到前方静止车辆
- 车辆直行遇到前方右转车辆
- 车辆弯道行驶超越相邻车道车辆
- AEB False Reaction——评分标准(怎么打分?)
- LSS——评测内容(测什么?)
- LSS——评测方法(怎么测?)
- LKA直线路虚线偏离测试
- LKA实线偏离测试
- ELK车辆超车测试
- LSS——评分标准(怎么打分?)
- 可选审核项——评测内容(测什么?)
- 可选审核项——评测方法(怎么测?)
- 交通信号识别(TSR)测试
- 车道偏离预警(LDW)测试
- 智能限速系统(ISLS)测试
- 盲区监测系统(BSD)测试
- 车辆开门预警(DOW)测试
- 后方交通穿行提示系统(RCTA)测试
- 可选审核项——评分标准(怎么打分?)
什么是C-NCAP?
C-NCAP名为中国新车评价规程,专门针对量产车型的安全性进行评测
C-NCAP 评测标准
C-NCAP评测维度
- 乘员保护版块
- VRU保护版块
- 主动安全版块
三大维度的评测场景及对应分数
由于乘员保护版块中无自动驾驶相关功能测评,此处不做分析,仅对其它两项作拆分:
评星标准
将三大评测维度的得分率乘以各自权重算出综合得分率,按照综合得分率进行星级评定
维度 | 2024 |
---|---|
乘员保护版块 | 54% |
VRU保护版块 | 25% |
主动安全版块 | 21% |
自动驾驶相关评测场景
上面提到乘员保护版块中无自动驾驶相关功能评测,VRU保护版块和主动安全版块中是有的,但不都是跟自动驾驶有关的场景,所以此处更一步精简场景,将只跟自动驾驶有关的功能评测场景拆解出来,我们可以看到VRU保护版块总分是39分,跟自动驾驶有关的只有24分;;主动安全版块总分是34分,跟自动驾驶有关的只有21.2分;
评测方法及评测标准
上面我们已经把跟自动驾驶有关的场景梳理出来了,在详细解析每个场景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我们拿到这些场景之后,需要测什么以及怎么测还有就是测出来之后怎么打分
AEB VRU——评测内容(测什么?)
AEB VRU——评测方法(怎么测?)
车辆直行与前方纵向行走的行人测试场景(CPLA)
CPLA场景下,行人以5km/h的速度以与车辆行驶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VUT分别以20~80km/h 的速度测试,其中20km/h、40km/h测试AEB功能,60km/h、80km/h测试FCW功能,碰撞位置在25%处,对应图O.11、O.12中的“C”点。CPLA测试场景分别进行白天和夜晚测试,在夜晚测试时,无路灯辅助照明,VUT开启近光灯,在对向车道距离碰撞点0m处,OV停放在车道中间,开启近光灯。OV应为普通大批量生产的汽车,轴距应满足2.3m~2.9m的范围要求。
车辆直行与前方远端被遮挡的穿行的行人测试场景(CPFAO)
CPFAO 场景下,行人以6.5km/h的速度以与车辆行驶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VUT分别以20km/h、40km/h 和 60km/h 的速度测试。碰撞位置在25%处,对应图O.14中的“C”点
车辆直行与前方近端被遮挡的穿行的儿童测试场景(CPNCO)
CPNCO场景下,儿童以5km/h的速度以与车辆行驶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VUT分别以
20km/h、40km/h 和 60km/h 的速度测试。碰撞位置在25%处,对应图O.13中的“C”点。对于障碍车辆OV应为普通大批量生产的汽车,轴距应满足2.3m~2.9m的范围要求
车辆左转与前方近端穿行的行人测试场景(CPTA-LN)
CPTA-LN 场景下,行人以5km/h的速度自相对车辆行驶方向的右侧向左侧移动。VUT
分别以10km/h、20km/h、30km/h 的速度左转测试。碰撞位置在50%处,对应图O.15中的“C”点。VUT转向路径的具体参数设置参考附录L中“表L.7CCFT场景VUT转向路径参数表”
车辆左转与前方远端穿行的行人测试场景(CPTA-LF)
CPTA-LF 场景下,行人以6.5km/h的速度自相对车辆行驶方向的左侧向右侧移动。VUT分别以10km/h、20km/h、30km/h 的速度测试。碰撞位置在50%处,对应图O.16中的“C”点。VUT转向路径的具体参数设置参考附录L中“表L.7CCFT场景VUT转向路径参数表”
车辆右转与前方远端穿行的行人测试场景(CPTA-RF)
CPTA-RF 场景下,行人以6.5km/h的速度自相对车辆行驶方向的左侧向右侧移动。VUT分别以10km/h、20km/h的速度测试。碰撞位置在50%处,对应图O.17中的“C”点
车辆直行与前方近端被遮挡的穿行的电动自行车测试场景(CBNAO)
CBNAO场景下,电动自行车以15km/h的速度以与车辆行驶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VUT分别以20km/h、40km/h和60km/h的速度测试。碰撞位置在50%处,对应图O.25中的“C”点
车辆直行与前方纵向行驶的电动自行车测试场景(CBLA)
CBLA 场景下电动自行车以15km/h的速度以与车辆行驶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VUT分
别以20-80km/h 的速度测试,其中20km/h、40km/h测试AEB 功能,60km/h、80km/h 测试FCW功能,碰撞位置在25%处,对应图O.27中的“C”点
车辆直行与前方远端被遮挡的穿行的踏板摩托车测试场景(CSFAO)
CSFAO场景下,踏板摩托车以20km/h的速度以与车辆行驶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VUT分别以20km/h、40km/h和60km/h的速度测试。碰撞位置在50%处,对应图O.26中的“C”点
车辆左转与前方对向行驶的踏板摩托车测试场景(CSTA-LN)
CSTA-LN 场景下踏板摩托车以20km/h的速度以与车辆行驶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VUT分别以10km/h、20km/h、30km/h 的速度测试。碰撞位置在50%处,对应图O.28中的“C”点
车辆右转与近端穿行的踏板摩托车测试场景(CSTA-RN)
CSTA-RN 场景下踏板摩托车以20km/h的速度以与车辆行驶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VUT分别以10km/h、20km/h的速度测试。碰撞位置在车辆右前处,对应图O.29中的“C”点
AEB VRU——评分标准(怎么打分?)
AEB VRU_Ped 系统的得分前提条件是:
(1)CPFAO-25 场景下,AEBVRU_Ped系统应能从10km/h的车速开始工作(报警或
制动)
(2)能检测到速度为3km/h的行人,并且在CPFAO-25场景下,车速为20km/h时,
系统对车速有减免作用。
(3)只有FCW报警功能时,AEBVRU_Ped系统不得分
AEB C2C——评测内容(测什么?)
AEB C2C——评测方法(怎么测?)
车辆直行与前方静止目标车辆测试场景(CCRs)
CCRs 测试场景下,GVT在VUT行驶路径上,VUT按照规划路径行驶,如图L.5所示。VUT分别以20km/h、30km/h和40km/h的速度测试AEB功能,以50km/h、60km/h、70km/h和80km/h的速度测试FCW功能
车辆高速直行与前方静止目标车辆测试场景(CCRH)
CCRH测试场景下,GVT可具备C-V2X网联通信能力,且具备第三方电子认证服务机
构认可的互信能力,GVT、VT和VUT在同一车道,VUT与VT以相同的速度保持固定的相对距离沿车道中间匀速行驶,在距离为A时,达到稳定车速,测试车速分别为80km/h、120km/h,对应两者之间的距离A分别为50m、100m,如图L.6所示。当VT和GVT车头的距离B分别达到49m、73m时VT由左侧或右侧切出至相邻车道,VT车头位置与GVT车头位置平行,切出过程持续时间为2.2s
车辆直行与前方横穿目标车辆测试场景(C2CSCP)
C2CSCP测试场景下,VUT和GVT分别按照各自路径行驶,两车路径相互垂直。VUT
分别以30km/h和40km/h的速度测试AEB功能,以50km/h和60km/h的速度测试FCW功能,GVT分别以20km/h、30km/h、40km/h和50km/h的速度进行测试。如图L.8所示
车辆直行与前方被遮挡的横穿目标车辆测试场景(C2CSCPO)
C2CSCPO测试场景下,VT1、VT2、VT3为3辆静止车辆,是普通大批量生产的汽车,轴距应满足2.3m~2.9m的范围。GVT可具备C-V2X网联通信能力,且具备第三方电子认证服务机构认可的互信能力,VT1、VT2、VT3不做要求。VUT以所在车道的中心线为轨迹行驶,GVT沿垂直于VUT方向移动且以车道中心线为行驶轨迹,VUT分别以50km/h和60km/h的匀速行驶开展测试,GVT分别以40km/h和50km/h的速度进行测试。如图L.9所示
车辆左转与对向目标车辆测试场景(CCFT)
CCFT测试场景下,VUT和GVT分别按照各自路径行驶,其中VUT为左转,GVT对向
直行。碰撞位置为GVT地面矩形投影左前角与VUT最前端中点的重合点。VUT转向时需开启左侧转向灯,转向灯开启时刻不晚于转向开始时刻前2s。如图L.10所示。VUT分别以10km/h、20km/h和30km/h的速度测试AEB功能。对于VUT各个速度点的测试,GVT分别以20km/h、40km/h和50km/h的速度进行测试
AEB C2C——评分标准(怎么打分?)
AEB False Reaction——评测内容(测什么?)
AEB False Reaction——评测方法(怎么测?)
车辆直行经过前方运动的行人
在本测试场景下,VUT以30km/h的速度沿直线行驶,行人目标在VUT路径右侧以5km/h的速度向前移动,其朝向与VUT行进方向相同。在VUT经过行人目标时,保证VUT车身最外缘(近行人目标侧,不包括外后视镜)与行人最外侧(近VUT侧)之间的横向距离为0.5m。当VUT最前缘与行人目标的纵向距离为100m时试验开始,当VUT车身完全经过行人目标时,试验结束
车辆直行经过对向运动的二轮车
在本测试场景下,VUT以30km/h的速度沿直线行驶,二轮车目标在VUT路径左侧以
10km/h 的速度向前移动,其朝向与VUT行进方向相反。在VUT经过二轮车目标时,保证VUT车身最外缘(近二轮车目标侧,不包括外后视镜)与二轮车(包含驾驶员)最外缘(近VUT侧,不含后视镜)之间的横向距离为0.5m。当VUT最前缘与目标二轮车最后缘的纵向距离为100m时试验开始,当VUT车身完全经过二轮车目标时,试验结束
车辆直行避让本车道前方静止车辆
在本测试场景下,VUT以40km/h的速度沿直线行驶,一个静止的车辆目标被放置在VUT路径上,重叠率为100%,其朝向与VUT行进方向相同。VUT在接近目标车时开始向左侧邻车道转向避让。当VUT开始转向时,对目标车的TTC≤4.2s。在换道过程中,VUT的速度保持40km/h,当VUT与目标车的重叠率为0%时,对目标车的TTC≤3.3s。当VUT与目标车距离为100m时开始试验,当VUT车身完全经过目标车时,试验结束
车辆直行经过单侧顺序停放的车辆
在本测试场景下,VUT以20km/h的速度沿直线行驶,经过路径一侧停放的三辆静止目
标车辆,目标车之间的纵向距离为1.0m。在VUT经过静止目标车辆时,第一、二辆目标车最外缘(近VUT侧,不含后视镜)与VUT车身最外缘(近目标车侧,不含后视镜)之间的横向距离为0.8m,第三辆目标车最外缘(近VUT侧,不含后视镜)与VUT车身最外缘(近目标车侧,不含后视镜)之间的横向距离为0.5m。在第一、二辆目标车中间放置一个静止的行人目标,朝向目标车路径一侧,行人目标最外缘与第三辆目标车最外缘平齐。当VUT最前缘与第一辆目标车辆最后缘的纵向距离为100m时试验开始,当VUT车身完全经过三辆目标车时,试验结束
车辆直行经过双侧顺序停放的车辆
在本测试场景下,VUT以20km/h的速度沿直线行驶,经过路径两侧停放的四辆静止目
标车辆,同侧目标车之间的纵向距离为2.0m。左右两侧车辆在纵向上错位摆放,左侧第一辆目标车车头最外缘超过右侧第二辆目标车车尾最外缘1.0m。在VUT经过静止目标车辆时,左右两侧第一辆目标车最外缘(近VUT侧,不含后视镜)与VUT车身最外缘(近目标车侧,不含后视镜)之间的横向距离为0.8m,左右两侧第二辆目标车最外缘(近VUT侧,不含后视镜)与VUT车身最外缘(近目标车侧,不含后视镜)之间的横向距离为0.5m。当VUT最前缘与右侧第一辆目标车辆最后缘的纵向距离为100m时试验开始,当VUT车身完全经过四辆目标车时,试验结束
车辆转弯经过弯道外侧行人
在本测试场景下,VUT以30km/h的速度向道路外缘半径为30m的弯道行驶,一个静止
的行人目标被放置在车道外缘和VUT路径中心线延伸的交点上,行人朝向沿车道外缘切线方向,与车辆行驶方向相同。VUT在进入弯道前制动减速,使之在开始转弯时,车速≥22km/h,对静止行人目标的TTC≤1.6s。在弯道中,VUT行驶在外侧车道中间。之后,VUT继续以≥22km/h 的恒定速度在弯道内转弯。当VUT与行人目标的重叠率变为0%时,对行人目标的TTC≤1.1s。当 VUT 距离弯道起始处为100m时试验开始,当VUT车身完全经过行人目标时,试验结束。
车辆直行前方行人横穿终止
在本测试场景下,VUT以30km/h的速度测试,在车辆右侧放置护栏,护栏边缘(近试
验车侧,不包括底座)到车辆车身最外缘(近护栏侧,不包括外后视镜)的距离为0.5m,护栏总长度不少于10m。行人以5km/h的速度以与车辆行驶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在接近护栏时行人停止,行人停止后其轮廓最外缘距离车辆车身最外缘(近行人侧,不包括外后视镜)的距离为0.5m。行人停止时,VUT对行人的TTC≤1.4s。行人路径总长度为5m,其中加速段和减速段各1m,匀速3m。当VUT距离行人轨迹100m时试验开始,当VUT车身完全通过行人目标时,试验结束
车辆交叉路口左转遇到前方静止车辆
在本测试场景下,VUT以30km/h的速度向交叉路口行驶,一辆静止的目标车摆放在VUT对向邻车道,目标车左前侧与其车道线外缘平齐,目标车与其车道线的夹角为20±10°(如图L.21)。VUT在开始左转向时制动减速至≥16km/h,与迎面车辆目标的TTC≤2.8s。VUT在十字路口左转过程中,速度降低到≥10km/h。当VUT与对向车辆的重叠率变为0%时,与对向车辆的TTC≤1.7s。当VUT距离目标车100m时试验开始,当VUT完成左转弯时,试验结束。
VUT转向路径的具体参数设置如下:
车辆直行遇到前方右转车辆
在本测试场景下,VUT跟随前方VT,均以40km/h的速度在直路上行驶。之后VT通过
制动减速至10km/h以在拐角处右转,VUT也通过制动减速以与VT保持适当距离。当VT开始向右转弯时,VUT的速度不小于26km/h,与VT的TTC≤4.7s。之后,VUT减速至≥20km/h的速度,然后匀速行驶。当VUT与VT的重叠率变为0%时,VUT对VT的TTC≤2.5s。
VT转向路径的具体参数设置如下:弧线部分半径为12m,角度为90°
车辆弯道行驶超越相邻车道车辆
此场景下,VUT在内侧车道以25km/h的速度向外缘半径为30m的弯道行驶,在过弯过
程中沿自车道中央行驶,并超越右侧车道静止的目标车,目标车摆放在外侧车道中央,目标车车尾中心在VUT路径延长线上。VUT开始转弯时,对目标车的TTC≤1.9s。当VUT距离弯道起始处为50m时试验开始,当VUT车身完全经过邻车道目标车辆时,试验结束
AEB False Reaction——评分标准(怎么打分?)
LSS——评测内容(测什么?)
LSS——评测方法(怎么测?)
LKA直线路虚线偏离测试
在LKA虚线测试场景下,VUT将以0.3m/s、0.5m/s的横向偏离速度,分别左右两侧偏
离虚线进行测试,如图L.27、图L.28所示
LKA实线偏离测试
在LKA实线测试下,VUT将以0.3m/s、0.5m/s的横向偏离速度,分别左右两侧偏离实线进行测试,如图L.29、图L.30所示
ELK车辆超车测试
GVT在VUT左侧相邻的车道上以直线路径与VUT同向行驶。目标车的直线路径距离中
心虚线到靠近VUT车道标记的内侧1.8米。在ELK系统不工作时,目标车辆前缘与VUT的撞击点位于VUT的后轴。ELK车辆超车测试场景中,VUT以0.6m/s的横向偏离速度向左侧偏离,进行有意识变道的测试。VUT有意识变道测试时,需在Tsteer前至少1s打转向灯。VUT以70km/h,GVT以80km/h的速度行驶,如图L.32所示
LSS——评分标准(怎么打分?)
可选审核项——评测内容(测什么?)
可选审核项——评测方法(怎么测?)
交通信号识别(TSR)测试
在测试过程中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为红色,VUT按照规划行驶路径沿车道中心线行驶,分别在直行道以40km/h,50km/h和60km/h,右转道以20km/h的速度测试TSR功能,VUT右转时需提前开启右转向灯,转向灯开启时刻不晚于转向开始时刻前2s,如图L.33所示
车道偏离预警(LDW)测试
测试场景1:直道偏离测试
在LDW直道测试中,VUT行驶车速为80km/h,并以0.6m/s、0.7m/s的横向偏离速度分
别左、右两侧偏离实线进行测试,如图L.35、图L.36所示
测试场景2:弯道偏离测试
VUT的行驶道路为一段直道连接半径为500m的弯道。VUT以80km/h的速度直线行驶,如图L.37所示
智能限速系统(ISLS)测试
测试场景1:智能限速显示ISLD测试
测试道路为至少包含一条车道的长直道,并于该路段道路一侧设置限速标志牌(40km/h,80km/h),如图L.39 所示。测试车辆在车道中央沿直线行驶,选择车道时应满足车辆纵向中心线与道路一侧标志牌立柱的横向距离在≤5m。试验开始时,车辆以低于限制速度(5±1)km/h 的车速行驶;车辆尾部平面距离限速标志牌至少100m时试验开始,车辆尾部平面越过限速标志牌时试验结束
测试场景2:智能限速提示ISLI测试
测试道路为至少包含一条车道的长直道,并于该路段道路一侧设置限速标志牌(40km/h,80km/h),如图L.40 所示。测试车辆在车道中央沿直线行驶,选择车道时应满足车辆纵向中心线与道路一侧标志牌立柱的横向距离在≤5m。试验开始时,车辆以高于限制速度(10±1)km/h 的车速行驶;车辆尾部平面距离限速标志牌至少100m时试验开始,车辆尾部平面越过限速标志牌时试验结束
盲区监测系统(BSD)测试
测试场景1:BSD C2C直线道路目标车超越试验车辆测试
试验车辆以50km/h速度匀速直线行驶,目标车辆以60km/h速度匀速直线行驶并保持与试验车辆的横向距离为1.5m(两车近车侧,不包括后视镜),目标车辆从侧后方驶入试验车辆盲区,如图L.42所示。当试验车辆后端与目标车辆前端的纵向距离为33m时,试验开始,当目标车辆的前缘超越试验车辆图L.41所示C线3m时,试验结束。单侧试验完成后在试验车辆另一侧重复进行该试验
测试场景2:BSD C2C直线道路目标车辆并道试验车辆场景测试
试验车辆以50km/h速度匀速直线行驶,目标车辆以50km/h速度行驶并保持与试验车
辆的横向距离为6.5米(两车近车侧,不包括后视镜)。当目标车辆越过图L.41所示B线,且完全在C线之后时,以(0.5±0.25)m/s的侧向速度分别从试验车辆侧后方进行变道,直至两车的横向距离为1.5m(两车近车侧,不包括后视镜)。变道完成后,确保目标车辆仍然越过B线且完全在C线之后,目标车辆至少保持直线行驶300ms,然后变道返回最初相对位置,试验结束,如图L.43所示。单侧试验完成后在试验车辆另一侧重复进行该试验
测试场景3:BSD C2TW直线道路二轮车超越试验车辆测试
试验车辆以30km/h速度匀速直线行驶,踏板式摩托车目标以40km/h速度匀速直线行驶,由侧后方驶入试验车辆盲区并超越试验车辆。行驶过程中应保持踏板式摩托车目标最外缘(近试验车侧,不含后视镜)与试验车辆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2.0m~3.5m。当试验车辆后端与踏板式摩托车目标前端的纵向距离为33m时试验开始,当踏板式摩托车目标超越图L.41中C线3m时试验结束,如图L.44所示。单侧试验完成后在试验车辆另一侧重复进行该试验
测试场景4:BSD C2TW直线道路二轮车并道试验车辆测试场景
试验车辆和踏板式摩托车目标均以25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行驶过程中应保持踏
板式摩托车目标的最外缘(近试验车侧,不含后视镜)与试验车辆中心线之间的横向距离为7.5m。当踏板式摩托车目标越过图L.41中的B线,且完全在C线之后时,以(0.5±0.25)m/s 的侧向速度从试验车辆侧后方进行变道,直至踏板式摩托车目标的最外缘(近试验车侧,车辆另一侧重复进行该试验。不含后视镜)与试验车辆中心线之间的横向距离为2.5m,踏板式摩托车目标至少保持直线行驶300ms,然后变道返回最初相对位置,试验结束,如图L.45所示。单侧试验完成后在试验
车辆开门预警(DOW)测试
测试场景1:目标车辆直线超越试验车辆测试
在安全带处于未扣紧状态下进行试验。目标车辆以30km/h速度行驶,从平行于试验车
辆轴线方向沿直线超越静止试验车辆。试验车辆和障碍车中心轴线平行且最外缘(不包括后视镜)平齐,最外缘与目标车辆最外沿横向距离1m(近车侧不含后视镜),试验车辆和障碍车纵向距离为2m。碰撞参考点为所开车门处于关闭状态时的最后端。试验车辆驾驶员位车门开启且车门与车身夹角尽量最小并保持静止。目标超越试验车辆A线3±0.5m时,试验结束。车辆处于熄火(下电、静置)状态后180s内,DOW系统功能应处于激活状态
测试场景2: 电动自行车目标直线超越试验车辆测试
在安全带处于未扣紧状态下进行试验。电动自行车目标以15km/h速度行驶,从平行于
试验车辆轴线方向沿直线超越静止试验车辆。试验车辆和障碍车中心轴线平行且最外缘(不包括后视镜)平齐,最外缘与电动自行车目标中心线横向距离1m(近车侧不含后视镜),试验车辆后端和障碍车前端纵向距离为2m,如图L.49所示。碰撞参考点为所开车门处于关闭状态时的最后端。针对试验车辆驾驶员位、右后侧乘员位开展试验,车门开启且车门与车身夹角尽量最小并保持静止。电动自行车目标超越试验车辆A线3±0.5m时,试验结束
测试场景3:踏板摩托车目标直线超越试验车辆测试
在安全带处于未扣紧状态下开始试验。踏板式摩托车目标以20km/h速度行驶,从平行
于试验车辆轴线方向沿直线超越静止试验车辆。试验车辆和障碍车中心轴线平行且最外缘(不包括后视镜)平齐,最外缘与踏板摩托车中心线横向距离1m(近车侧,不包含后视镜),试验车辆后端和障碍车前端纵向距离为2m,如图L.49所示。碰撞参考点为所开车门处于关闭状态时的最后端。针对试验车辆驾驶员位、右后侧乘员位开展试验,车门开启且车门与车身夹角尽量最小并保持静止。踏板式摩托车目标超越试验车辆A线3±0.5m时,试验结束
后方交通穿行提示系统(RCTA)测试
测试场景1:后方儿童穿行测试场景
VUT中轴线平行于X轴,且VUT车身最后端与车位线齐平。VUT两侧各放置一台障碍
车辆OV,障碍车辆OV靠近试验车辆VUT的车身最外缘(不包括外后视镜)与试验车辆VUT靠近障碍车辆OV的车身最外缘(不包括外后视镜)距离为0.7m,障碍车辆OV车身后端与VUT车身最后端沿X轴方向的距离为0.5m,如图L.50所示。
试验开始时,试验车辆应挂倒档,方向盘处于零位自由行程范围内,并居中静止在本车车位;儿童以5km/h的速度以与车辆行驶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分别开展目标儿童相对试验车辆从左到右穿行试验和从右到左穿行试验各一次
测试场景2:后方踏板式摩托车穿行测试场景
VUT中轴线平行于X轴,且VUT车身最后端与车位线齐平。VUT两侧各放置一台障碍车辆OV,障碍车辆OV靠近试验车辆VUT的车身最外缘(不包括外后视镜)与试验车辆VUT靠近障碍车辆OV的车身最外缘(不包括外后视镜)距离为0.7m,障碍车辆OV车身后端与VUT车身最后端沿X轴方向的距离为0.5m,如图L.51所示。
试验开始时,试验车辆应挂倒档,方向盘处于零位自由行程范围内,并居中静止在本车车位;踏板式摩托车以20km/h的速度以与车辆行驶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分别开展目标踏板式摩托车相对试验车辆从左到右穿行试验和从右到左穿行试验各一次
测试场景3:后方电动自行车穿行测试场景
VUT中轴线平行于X轴,且VUT车身最后端与车位线齐平。VUT两侧各放置一台障碍
车辆OV,障碍车辆OV靠近试验车辆VUT的车身最外缘(不包括外后视镜)与试验车辆VUT靠近障碍车辆OV的车身最外缘(不包括外后视镜)距离为0.7m,障碍车辆OV车身后端与VUT车身最后端沿X轴方向的距离为0.5m,如图L.52所示。
试验开始时,试验车辆应挂倒档,方向盘处于零位自由行程范围内,并居中静止在本车车位;电动自行车以15km/h的速度以与车辆行驶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分别开展目标电动自行车相对试验车辆从左到右穿行试验和从右到左穿行试验各一次
可选审核项——评分标准(怎么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