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1.国内生产总值(GDP)
- 1.1 GDP(国内生产总值)
- 2. 失业率
- 2.1 城镇登记失业率
- 2.2 调查失业率
- 2.3 青年失业率
- 2.4 长期失业率
- 3. 通货膨胀率
- 3.1 CPI(消费者物价指数):
- 3.2 PPI(生产者物价指数):
- 4. 利率
- 4.1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
- 4.2 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
- 4.3 存款基准利率
- 4.4 再贷款利率
- 4.5 再贴现利率
- 4.6 存款准备金率
- 5. 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
- 5.1 财政赤字
- 5.2 政府债务
- 6.工业生产
- 6.1 工业生产指数(IPI)
- 6.2 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
- 6.3 工业增加值
- 6.4 工业产出增长率
- 7. 进出口
- 7.1 进出口总额
- 7.2 出口额和进口额
- 7.3 贸易顺差/逆差
- 8. 消费
- 8.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8.2 居民消费支出
- 8.3 消费者信心指数
- 9. 投资
- 9.1 固定资产投资
- 9.2 房地产投资
- 9.3 企业资本支出
- 10. 货币供应量
- 10.1 M0
- 10.2 M1
- 10.3 M2
- 10.4 M1 和 M2 剪刀差
- 11.汇率
在进行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时,可以关注以下关键指标:
1.国内生产总值(GDP)
1.1 GDP(国内生产总值)
GDP 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它是衡量经济总体健康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
计算方法:GDP 的计算方法通常有三种:
支出法:GDP = 消费 + 投资 + 政府支出 + 净出口(出口 - 进口)。
收入法:GDP = 工资 + 利润 + 租金 + 利息 + 税收 - 补贴。
生产法:GDP = 所有部门的增值总和。
用途:
经济增长:除了总量增长外,还需要关注 GDP 增速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如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的比重变化。经济增速和结构调整可以反映经济转型的效果及长期增长潜力。GDP 增长率反映了经济的增长或收缩。高增长率通常意味着经济活跃,生活水平可能提高;低增长率或负增长可能表明经济放缓或衰退。
政策制定:政府和中央银行根据 GDP 数据来制定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国际比较:GDP 也用于国际比较,评估不同国家经济的相对规模和发展水平。
2. 失业率
定义:未就业但积极寻找工作的劳动人口占总劳动人口的比例。
失业率是衡量劳动力市场健康状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指标用于衡量和分析失业情况:
2.1 城镇登记失业率
定义:这是官方统计的失业率指标,由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登记失业人员的数量除以城镇劳动年龄人口总数得出。它主要反映了在城市和城镇中,失业人员的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和地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供数据。
2.2 调查失业率
定义:这是通过国家统计局进行的劳动力调查数据计算出的失业率,涵盖了更广泛的群体,包括城市和农村的劳动年龄人口。这个指标更接近国际标准,能够提供一个全面的失业状况图景。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
2.3 青年失业率
定义:青年失业率专门指18至24岁年龄段的失业率。这一指标特别关注年轻人的就业情况,通常会高于整体失业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和相关调查数据。
2.4 长期失业率
定义:长期失业率指失业超过一定时间(通常是12个月)的失业人口占总失业人口的比例。这一指标反映了失业问题的长期性。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和社会保障部门提供的详细失业数据。
失业率的经济和社会影响
经济影响:高失业率可能会导致消费需求减少、经济增长放缓、社会保障支出增加。
社会影响:失业率高企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增加社会问题和不满情绪,影响社会和谐。
3. 通货膨胀率
定义:通过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来衡量价格水平的变化。
重要性:通货膨胀率影响生活成本和购买力。CPI 主要衡量消费者价格,而 PPI 关注生产者价格,二者都可以提供对价格变化的不同视角。
3.1 CPI(消费者物价指数):
CPI 是衡量一篮子消费品和服务价格变化的指标,反映了居民生活成本的变化。它用于衡量通货膨胀率,即价格上涨的速度。
计算方法:将一定时期内一篮子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总和与基期价格总和进行比较。
用途:经济政策制定者使用 CPI 来调整货币政策,了解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压力。它也用于调整工资、养老金和社会福利。
3.2 PPI(生产者物价指数):
PPI 衡量生产阶段的商品价格变化,主要是制造业和农业的原材料及中间产品的价格。
计算方法:将生产者出售的商品价格与基期价格进行比较。
用途:PPI 是通货膨胀的领先指标,因为生产者价格上涨通常会传导至消费者,影响 CPI。此外,PPI 可以反映生产成本的变化及经济的整体健康状况。
基期价格是用于比较价格变化的一个参考点。在统计和经济分析中,基期价格通常指某一特定时期的价格水平,这一时期被作为对比的基础。它是计算价格指数(如消费者物价指数 CPI 或生产者物价指数 PPI)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利率
定义:央行设定的基准利率(如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LPR 和存款利率)。
重要性:利率决定了借贷成本和资本成本,影响经济增长和投资决策。利率调整也反映了货币政策的取向。
央行设定的基准利率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4.1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
定义: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是指银行报价的贷款利率中位数,是中国银行间市场上最常用的贷款基准利率。
设置方式:LPR由商业银行按照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