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预训练模型的对齐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本篇博客源自听了一场黄民烈老师关于大模型对齐的分享,整理内容如下,供大家参考。
数学理论中的预训练对齐
数学理论上,预训练对齐是什么?
序列到序列的转换
在2014年,序列到序列(Seq2Seq)的转换是自然语言处理(NLP)中的一个突破性进展。这种模型通过编码器-解码器架构,将输入序列转换为输出序列,广泛应用于机器翻译、文本摘要等任务。编码器负责将输入序列映射到一个固定长度的向量,而解码器则将这个向量逐步转换为输出序列。
有监督的微调
到了2022年,有监督的微调成为了预训练模型对齐的主流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在特定任务上对预训练模型进行进一步的训练,使得模型能够更好地适应任务的需求。微调过程中,模型的参数会根据任务特定的数据进行调整,从而提高模型在特定任务上的表现。
超级对准研究问题 :
- 弱到强的泛化 。如何利用深度学习的泛化特性来控制具有弱监督器的强模型
- 可扩展的监督 。如何利用AI系统人工标签来协助监管其他强大的AI系统
- 评价。如何自动搜索有问题的行为及其内部因素来验证系统的一致性,如何对整个管道进行对抗性测试
Learn task decomposition from human feedback
对齐优化方法
线性加权求和
线性加权求和是一种直观的对齐方法,它通过为预训练模型和任务特定模型分配不同的权重,然后将两者的输出进行加权求和,以实现对齐。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可能无法捕捉到模型间的复杂关系。
DPO最大似然对齐
DPO(Differentiable Pointwise Optimisation)最大似然对齐是一种更为精确的对齐方法。它通过优化模型参数,使得模型输出的分布尽可能接近真实数据的分布,从而实现对齐。这种方法可以更精确地调整模型参数,以适应新任务的需求。
理论上DPO的方法为何更优
语言学习的复杂性
语言学习是一个高度复杂的任务,它涉及到词汇、语法、语义等多个层面的知识。在进行语言模型的预训练对齐时,需要考虑到语言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意味着对齐过程不能简单地依赖于平均分布,而应该深入理解语言的结构和使用环境。
Existing Challenges
◆Efficiency: lt is cost consuming to train LLMs.
◆Accessibility: AP|-based models are not publicly available.
◆Interpretability: The modeling and improvements of human preferenceis uninterpretable.
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将预训练对齐的理论应用于工程实践,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思路进行优化:
-
数据集的精细划分:根据任务的需求,对数据集进行精细的划分和处理。例如,在机器翻译任务中,可以根据语言对和领域进行数据集的划分,以确保模型能够更好地学习和适应特定的语言和领域。
-
模型参数的动态调整:在训练过程中,动态调整模型参数,以实现对不同任务的适应性。例如,可以使用学习率调度器来调整学习率,或者使用正则化技术来防止模型过拟合。
-
多任务学习:通过多任务学习,使模型能够在处理一个任务的同时,学习到其他任务的知识。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使其在面对新任务时能够更快地适应。
结语
预训练对齐是连接数学理论与工程实践的桥梁。通过不断优化对齐方法和策略,我们可以提高模型的性能,使其在各种任务中都能发挥出色的作用。本文探讨了预训练对齐的多个方面,从理论到实践,从方法到应用,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预训练对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