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热力学(2)——热力学基础

本篇文章源自我在 2021 年暑假自学大气物理相关知识时手写的笔记,现转化为电子版本以作存档。相较于手写笔记,电子版的部分内容有补充和修改。笔记内容大部分为公式的推导过程。

文章目录

  • 2.0 本文所用符号一览
  • 2.1 准静态过程
  • 2.2 热量和热容量
    • 2.2.1 热量的计算公式
    • 2.2.2 常用的两个摩尔热容
  • 2.3 热力学第一定律
  • 2.4 理想气体等值过程
    • 2.4.1 等容过程
    • 2.4.2 等压过程
    • 2.4.3 等温过程

2.0 本文所用符号一览

物理量符号单位/值
压强 p p p N ⋅ m 2 N \cdot m^2 Nm2(Pa)
体积 V V V m 3 \mathrm{m}^3 m3
热力学温度 T T TK
摩尔数 / 物质的量 n n nmol
摩尔质量 M M Mkg/mol
摩尔体积 V m V_\mathrm{m} VmL/mol
标准状态下 1 mol 理想气体体积 V m o l V_\mathrm{mol} Vmol 22.4 × 1 0 − 3 m 3 22.4 \times 10^{-3} \mathrm{m}^3 22.4×103m3
阿伏伽德罗常数 N A N_A NA 6.022 × 1 0 23 m o l − 1 6.022 \times 10^{23} \mathrm{mol}^{-1} 6.022×1023mol1
分子总数 N N N-
分子数密度 ρ \rho ρ m − 3 \mathrm{m}^{-3} m3
一个分子质量 m 0 m_0 m0kg
热量 Q Q QJ
比热容(比热) c c c J ⋅ k g − 1 ⋅ K − 1 \mathrm{J} \cdot \mathrm{kg}^{-1} \cdot \mathrm{K}^{-1} Jkg1K1
热容量 C C C J ⋅ K − 1 \mathrm{J} \cdot \mathrm{K}^{-1} JK1
摩尔热容 C m C_m Cm J ⋅ m o l − 1 ⋅ K − 1 \mathrm{J} \cdot \mathrm{mol}^{-1} \cdot \mathrm{K}^{-1} Jmol1K1
定容热容 C v , m C_{v,m} Cv,m J ⋅ m o l − 1 ⋅ K − 1 \mathrm{J} \cdot \mathrm{mol}^{-1} \cdot \mathrm{K}^{-1} Jmol1K1
定压热容 C p , m C_{p,m} Cp,m J ⋅ m o l − 1 ⋅ K − 1 \mathrm{J} \cdot \mathrm{mol}^{-1} \cdot \mathrm{K}^{-1} Jmol1K1
比热容比 γ \gamma γ-

2.1 准静态过程

系统从一个平衡态变到另一个平衡态,我们把系统状态随时间变化的过程称为热力学过程。如果这个过程进行得无限缓慢,使得过程中间任一状态都无限接近于平衡态,这样的热力学过程称为平衡过程准静态过程

2.2 热量和热容量

2.2.1 热量的计算公式

系统间由于温度差相互作用而传递的能量称为热量,用 Q Q Q 表示,单位为焦耳(J)。

在热力学中,热量如何计算呢?为此引入比热容来表征不同物质相对的吸热本领,定义为 1g 物质温度升高 1 ℃ 所需吸收的热量,用 c c c 表示,即:

c = 1 m lim ⁡ Δ T → 0 Δ Q Δ T = 1 m d Q d T c = \frac{1}{m} \lim_{\Delta T \rightarrow 0} \frac{\Delta Q}{\Delta T} = \frac{1}{m} \frac{\mathrm{d} Q}{\mathrm{d} T} c=m1ΔT0limΔTΔQ=m1dTdQ

其中, m m m 为物质的质量,与比热容 c c c 的乘积 m c mc mc 称为物质的热容量,用 C C C 表示。

1 mol 物质的热容量称为摩尔热容,用 C m C_m Cm 表示(单位为 J ⋅ m o l − 1 ⋅ K − 1 \mathrm{J} \cdot \mathrm{mol}^{-1} \cdot \mathrm{K}^{-1} Jmol1K1):

C m = M m C = M m d Q d T = 1 n d Q d T C_m = \frac{M}{m} C = \frac{M}{m} \frac{\mathrm{d} Q}{\mathrm{d} T} = \frac{1}{n} \frac{\mathrm{d} Q}{\mathrm{d} T} Cm=mMC=mMdTdQ=n1dTdQ

根据摩尔热容的定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温度由 T 1 T_1 T1 变化到 T 2 T_2 T2 吸收或放出的总热量为:

Q = ∫ d Q = m M ∫ T 1 T 2 C m d Q = m M C m ( T 2 − T 1 ) Q = \int \mathrm{d}Q = \frac{m}{M} \int_{T_1}^{T_2} C_m \mathrm{d}Q = \frac{m}{M} C_m (T_2 - T_1) Q=dQ=MmT1T2CmdQ=MmCm(T2T1)

这就是热力学中计算热量的一般表达式。如果 Q > 0 Q>0 Q>0,表示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如果 Q < 0 Q<0 Q<0,表示气体向外界放出热量。

2.2.2 常用的两个摩尔热容

在热力学中常用到两个摩尔热容(具体如何计算见 2.4 节内容)。

1 mol 气体在等容(体积不变)过程中,温度升高 1K 吸收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摩尔定容热容,用 C V , m C_{V,m} CV,m 表示(单位为 J ⋅ m o l − 1 ⋅ K − 1 \mathrm{J} \cdot \mathrm{mol}^{-1} \cdot \mathrm{K}^{-1} Jmol1K1):

C V , m = lim ⁡ Δ T → 0 ( Δ Q Δ T ) V = ( d Q d T ) V C_{V,m} = \lim_{\Delta T \rightarrow 0} \bigg( \frac{\Delta Q}{\Delta T} \bigg)_V = \bigg( \frac{\mathrm{d} Q}{\mathrm{d} T} \bigg)_V CV,m=ΔT0lim(ΔTΔQ)V=(dTdQ)V

1 mol 气体在等压(压强不变)过程中,温度升高 1K 吸收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摩尔定压热容,用 C p , m C_{p,m} Cp,m 表示(单位为 J ⋅ m o l − 1 ⋅ K − 1 \mathrm{J} \cdot \mathrm{mol}^{-1} \cdot \mathrm{K}^{-1} Jmol1K1):

C p , m = lim ⁡ Δ T → 0 ( Δ Q Δ T ) p = ( d Q d T ) p C_{p,m} = \lim_{\Delta T \rightarrow 0} \bigg( \frac{\Delta Q}{\Delta T} \bigg)_p = \bigg( \frac{\mathrm{d} Q}{\mathrm{d} T} \bigg)_p Cp,m=ΔT0lim(ΔTΔQ)p=(dTdQ)p

2.3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外界传给系统的热量,一部分用于系统对外做功,一部分用于增加系统的内能,即:

Q = W + Δ E Q = W + \Delta E Q=W+ΔE

由理想气体的内能公式,内能改变量 Δ E \Delta E ΔE 又可写为:

Δ E = E 2 − E 1 = m M i 2 R ( T 2 − T 1 ) \Delta E = E_2 - E_1 = \frac{m}{M} \frac{i}{2} R (T_2 - T_1) ΔE=E2E1=Mm2iR(T2T1)

热力学第一规律中各物理量的正负规定如下:

  • Q > 0 Q>0 Q>0:表示系统从外界吸收热量;
  • Q < 0 Q<0 Q<0:表示系统向外界放出热量;
  • Δ E > 0 \Delta E>0 ΔE>0:表示系统内能增加;
  • Δ E < 0 \Delta E<0 ΔE<0:表示系统内能减少;
  • W > 0 W>0 W>0:表示系统对外界做正功;
  • W < 0 W<0 W<0:表示系统对外界做负功。

对于系统的微小变化过程,热力学第一定律有如下微分形式:

d Q = d W + d E = p d V + d E \mathrm{d}Q = \mathrm{d}W + \mathrm{d}E = p\mathrm{d}V + \mathrm{d}E dQ=dW+dE=pdV+dE

2.4 理想气体等值过程

有了前一篇文章和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理论基础,准备工作做足,我们终于可以开始研究气体的变化过程了。

理想气体的等值过程有等容过程、等压过程、等温过程和绝热过程。绝热过程的内容比较多,准备放到后面再写。

2.4.1 等容过程

气体在状态变化过程中体积保持不变的过程称为等容过程

等容过程的特征: V = 恒量, d V = 0 V = 恒量,\mathrm{d}V = 0 V=恒量,dV=0。在 p − V p-V pV 图上是一条平行于 p p p 轴的直线。因为体积保持不变,所以 d W = 0 , W = 0 \mathrm{d}W = 0,W=0 dW=0W=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

d Q = d E Q = Δ E = m M i 2 R ( T 2 − T 1 ) \mathrm{d}Q = \mathrm{d}E \\ Q = \Delta E = \frac{m}{M} \frac{i}{2} R (T_2 - T_1) dQ=dEQ=ΔE=Mm2iR(T2T1)

再由计算热量的一般表达式可得:

m M i 2 R ( T 2 − T 1 ) = m M C V , m ( T 2 − T 1 ) \frac{m}{M} \frac{i}{2} R (T_2 - T_1) = \frac{m}{M} C_{V,m} (T_2 - T_1) \\ Mm2iR(T2T1)=MmCV,m(T2T1)

整理可得理想气体的摩尔定容热容

C V , m = i 2 R C_{V,m} = \frac{i}{2} R CV,m=2iR

2.4.2 等压过程

气体在状态变化过程中压强保持不变的过程称为等压过程

等压过程的特征: p = 恒量, d p = 0 p = 恒量,\mathrm{d}p = 0 p=恒量,dp=0。在 p − V p-V pV 图上是一条平行于 V V V 轴的直线。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

d Q = p d V + d E Q = Δ E + ∫ V 1 V 2 p d V = Δ E + p ( V 2 − V 1 ) \mathrm{d}Q = p\mathrm{d}V + \mathrm{d}E \\ Q = \Delta E + \int_{V_1}^{V_2} p\mathrm{d}V = \Delta E + p(V_2 - V_1) dQ=pdV+dEQ=ΔE+V1V2pdV=ΔE+p(V2V1)

注意,第一项 Δ E \Delta E ΔE 可被理想气体的内能公式替换,第二项 p ( V 2 − V 1 ) p(V_2 - V_1) p(V2V1) 可被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替换,于是得到:

Q = Δ E + p ( V 2 − V 1 ) = m M i 2 R ( T 2 − T 1 ) + m M R ( T 2 − T 1 ) = m M ( i 2 R + R ) ( T 2 − T 1 ) \begin{aligned} Q &= \Delta E + p(V_2 - V_1) \\ &= \frac{m}{M} \frac{i}{2} R (T_2 - T_1) + \frac{m}{M} R (T_2 - T_1) \\ &= \frac{m}{M} \bigg( \frac{i}{2} R + R \bigg) (T_2 - T_1) \end{aligned} Q=ΔE+p(V2V1)=Mm2iR(T2T1)+MmR(T2T1)=Mm(2iR+R)(T2T1)

再由计算热量的一般表达式可得:

m M ( i 2 R + R ) ( T 2 − T 1 ) = m M C p , m ( T 2 − T 1 ) \frac{m}{M} \bigg( \frac{i}{2} R + R \bigg) (T_2 - T_1) = \frac{m}{M} C_{p,m} (T_2 - T_1) \\ Mm(2iR+R)(T2T1)=MmCp,m(T2T1)

整理可得理想气体的摩尔定压热容

C p , m = i + 2 2 R C_{p,m} = \frac{i + 2}{2} R Cp,m=2i+2R

此式又可以写成:

C p , m = i + 2 2 R = i 2 R + R = C V , m + R C_{p,m} = \frac{i + 2}{2} R = \frac{i }{2} R + R = C_{V,m} + R Cp,m=2i+2R=2iR+R=CV,m+R

这就是迈耶公式,它指明在相同温度条件下,任何理想气体的定压比热必大于其定容比热。这个公式很重要,后面还会用到。

注意到上式又可以写为:

γ = C p , m C V , m = i + 2 i \gamma = \frac{C_{p,m}}{C_{V,m}} = \frac{i + 2}{i} γ=CV,mCp,m=ii+2

这个比值称为气体的比热容比,不同气体的比热容比都不相同。这个值也很重要,后面也会用到!

2.4.3 等温过程

气体在状态变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过程称为等温过程

等温过程的特征: T = 恒量, d T = 0 , d E = 0 T = 恒量,\mathrm{d}T = 0,\mathrm{d}E = 0 T=恒量,dT=0dE=0。在 p − V p-V pV 图上是一条等轴双曲线。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

d Q = p d V \mathrm{d}Q = p\mathrm{d}V \\ dQ=pdV

把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代入,把 p p p 消去:

d Q = m M R T d V V Q = m M R T ∫ V 1 V 2 d V V = m M R T ln ⁡ V 2 V 1 \mathrm{d}Q = \frac{m}{M} RT \frac{\mathrm{d}V}{V} \\ Q = \frac{m}{M} RT \int_{V_1}^{V_2} \frac{\mathrm{d}V}{V} = \frac{m}{M} RT \ln \frac{V_2}{V_1} dQ=MmRTVdVQ=MmRTV1V2VdV=MmRTlnV1V2

由于等温过程满足 p 1 V 1 = p 2 V 2 p_1V_1 = p_2V_2 p1V1=p2V2,上式可改写成:

Q = m M R T ln ⁡ p 1 p 2 Q = \frac{m}{M} RT \ln \frac{p_1}{p_2} Q=MmRTlnp2p1

注意,等温过程的 d T = 0 \mathrm{d}T = 0 dT=0,所以其摩尔热容为:

C T , m = ( d Q d T ) T = ∞ C_{T,m} = \bigg( \frac{\mathrm{d} Q}{\mathrm{d} T} \bigg)_T = \infty CT,m=(dTdQ)T=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web/40576.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Java对象

面向对象和面向过程的区别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 面向过程把解决问题的过程拆成一个个方法&#xff0c;通过一个个方法的执行解决问题。 面向对象会先抽象出对象&#xff0c;然后用对象执行方法的方式解决问题。 另外&#xff0c;面向对象开发的程序一般更易维…

乞丐传武功

题目 你施舍给了路边的乞丐两个馒头&#xff0c;谁料这个乞丐其实是隐士高人。为了回报你的善心&#xff0c;只见他缓缓从怀中掏出了数本武功秘籍&#xff0c;让你从中挑选一本。你珍重地接过这些秘籍&#xff0c;目光扫过每本封面&#xff0c;降龙十八掌、神照经、易筋经、凌…

[FreeRTOS 基础知识] 互斥量 概念

文章目录 基础知识互斥量互斥量与信号量区别优先级反转优先级继承小结 基础知识 [FreeRTOS 基础知识] 信号量 概念 互斥量 互斥量&#xff08;Mutex&#xff0c;全称&#xff1a;Mutual Exclusion&#xff09;&#xff0c;在计算机科学中&#xff0c;是一种用于防止多个进程同…

科研绘图系列:R语言实验结果组图(linechart + barplot)

介绍 实验结果的多样性意味着每个结果都可能揭示研究的不同方面或角度。在科学研究和数据分析中,通常我们会收集一系列数据点,每个数据点都对应着实验的一个特定变量或条件。为了全面理解这些数据,我们可能会采用多种可视化技术来展示它们。 将多个结果分别可视化,可以让…

亲子时光里的打脸高手,贾乃亮与甜馨的父爱如山

贾乃亮这波操作&#xff0c;简直是“实力打脸”界的MVP啊&#xff01; 7月5号&#xff0c;他一甩手&#xff0c;甩出张合照&#xff0c; 瞬间让多少猜测纷飞的小伙伴直呼&#xff1a;“脸疼不&#xff1f;”带着咱家小甜心甜馨&#xff0c; 回了哈尔滨老家&#xff0c;这趟亲…

Nginx(http配置、https配置)访问Spring Boot 项目

前文 记录一下在linux服务器下配置nginx中nginx.conf文件代理访问springboot项目 1. spring boot.yml配置 其他mysql,redis,mybatis等之类的配置就不一一列出了 # 自定义配置 为了等下验证读取的配置文件环境 appName: productserver:port: 8083 # 应用服务 WEB 访问端口s…

SQL窗口函数详解

详细说明在sql中窗口函数是什么&#xff0c;为什么需要窗口函数&#xff0c;有普通的聚合函数了那窗口函数的意义在哪&#xff0c;窗口函数的执行逻辑是什么&#xff0c;over中的字句是如何使用和理解的&#xff08;是不是句句戳到你的痛点&#xff0c;哼哼&#xff5e;&#x…

C语言编译和编译预处理

编译预处理 • 编译是指把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翻译成计算机可识别的二进制程序&#xff08;目标程序&#xff09;的过程&#xff0c;它由编译程序完成。 • 编译预处理是指在编译之前所作的处理工作&#xff0c;它由编译预处理程序完成 在对一个源程序进行编译时&#xff0c;…

全国青少年软件编程等级考试-四级-奇偶之和(真题)

题目&#xff1a;奇偶之和 1.准备工作 (1)保留舞台中的小猫角色&#xff1b; 2.功能实现 (1)分别计算1&#xff5e;100中&#xff0c;奇数之和&#xff0c;偶数之和&#xff1b; (2)说出奇数之和&#xff0c;偶数之和。 讲解&#xff1a; 1、如何判断奇偶数 奇数是指除以2有…

C++deque容器

文章目录 deque容器概念deque操作deque对象的带参数构造deque头部和末尾的添加移除操作deque的数据存取deque与迭代器deque赋值deque插入deque删除 deque容器概念 deque是双端数组&#xff0c;而vector是单端的。 deque头部和尾部添加或移除元素都非常快速, 但是在中部安插元…

在x86/amd64的机器上使用Docker运行arm64v8/ubuntu并安装ROS1

一、准备工作 主要是因为国内网络的问题&#xff0c;可能导致镜像拉取失败&#xff0c;解决办法参考&#xff1a;镜像加速 二、安装运行过程 2.1拉取镜像&#xff1a; sudo docker pull arm64v8/ubuntu:20.04这个是ubuntu的拉取指令&#xff0c;其他的也是类似。 2.2 运行…

【DevOps】运维过程中经常遇到的Http错误码问题分析(一)

一、解决HTTP 408错误&#xff1a;上传3M文件时请求超时的问题 在开发Web应用程序时&#xff0c;遇到HTTP 408状态码&#xff08;请求超时&#xff09;是常见的问题。特别是在上传大文件时&#xff0c;这种情况更容易发生。本文将探讨在上传一个3M文件时&#xff0c;Web服务器…

LeetCode题练习与总结:排序链表--148

一、题目描述 给你链表的头结点 head &#xff0c;请将其按 升序 排列并返回 排序后的链表 。 示例 1&#xff1a; 输入&#xff1a;head [4,2,1,3] 输出&#xff1a;[1,2,3,4]示例 2&#xff1a; 输入&#xff1a;head [-1,5,3,4,0] 输出&#xff1a;[-1,0,3,4,5]示例 3&am…

封锁-封锁模式(共享锁、排他锁)、封锁协议(两阶段封锁协议)

一、引言 1、封锁技术是目前大多数商用DBMS采用的并发控制技术&#xff0c;封锁技术通过在数据库对象上维护锁来实现并发事务非串行调度的冲突可串行化 2、基于锁的并发控制的基本思想是&#xff1a; 当一个事务对需要访问的数据库对象&#xff0c;例如关系、元组等进行操作…

【嵌入式开发 Linux 常用命令系列 1.6 -- grep 过滤指定的目录】

请阅读【嵌入式开发学习必备专栏 】 文章目录 grep 过滤指定目录 grep 过滤指定目录 在Linux中使用grep搜索字符串并希望排除特定目录时&#xff0c;可以使用--exclude-dir参数。这个参数允许你指定一个或多个目录名称来排除它们的内容不被grep搜索。这对于忽略一些常见的临时…

LLM - 词向量 Word2vec

1. 词向量是一个词的低维表示&#xff0c;词向量可以反应语言的一些规律&#xff0c;词意相近的词向量之间近乎于平行。 2. 词向量的实现&#xff1a; &#xff08;1&#xff09;首先使用滑动窗口来构造数据&#xff0c;一个滑动窗口是指在一段文本中连续出现的几个单词&#x…

llamaindex实战-使用本地大模型和数据库对话

概述 本文使用NLSQLTableQueryEngine 查询引擎来构建SQL的自然语言处理查询。 请注意&#xff0c;我们需要指定要与该查询引擎一起使用的表。如果我们不这样做&#xff0c;查询引擎将提取所有架构上下文&#xff0c;这可能会溢出 LLM 的上下文窗口。 在以下情况都可以使用NL…

如何用Java写一个整理Java方法调用关系网络的程序

大家好&#xff0c;我是猿码叔叔&#xff0c;一位 Java 语言工作者&#xff0c;也是一位算法学习刚入门的小学生。很久没有为大家带来干货了。 最近遇到了一个问题&#xff0c;大致是这样的&#xff1a;如果给你一个 java 方法&#xff0c;如何找到有哪些菜单在使用。我的第一想…

线程中如何有效避免死锁问题

1. 理解死锁形成的原因 互斥条件&#xff1a;一个资源每次只能被一个线程使用。 请求与保持条件&#xff1a;线程因请求资源而阻塞时&#xff0c;对已获得的资源保持不放。 不剥夺条件&#xff1a;线程已获得的资源&#xff0c;在末使用完之前&#xff0c;不能强行剥夺。 循环…

c++ primer plus 第15章友,异常和其他:15.1.3 其他友元关系

c primer plus 第15章友&#xff0c;异常和其他&#xff1a;15.1.3 其他友元关系 提示&#xff1a;这里可以添加系列文章的所有文章的目录&#xff0c;目录需要自己手动添加 15.1.3 其他友元关系 提示&#xff1a;写完文章后&#xff0c;目录可以自动生成&#xff0c;如何生成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