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 包括数字、图片、音频等;
数据库: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较小的数据冗余、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可扩展性;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 的数据管理软件; 功能有:①数据定义data definition language DDL ②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功能 ③数据操纵功能 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 DML ④数据控制功能 DCL 【数据库安全性 & 数据库完整性 & 数据库可恢复性 & 并发控制】 ⑤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等;
数据库系统DBS:数据库系统是指引入数据库之后的计算机系统,一般是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应用开发工具)、应用系统和数据库管理员DBA和用户】组成的存储、管理、处理和维护数据的系统;
信息是数据处理的结果;
数据管理是数据处理的核心; 数据管理是对数据进行存储、组织和维护的技术;【管理阶段:
人工管理 文件系统管理 数据库管理】
数据独立性:数据和应用程序相互独立,即数据的结构发生变化后,应用程序不必做相应的修改;
数据库系统特点:
数据结构化 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且易扩充 数据独立性高【物理独立性 & 逻辑独立性】 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
数据模型的分类:概念模型 逻辑模型[DBMS实现]和物理模型[存储方式]
概念模型 [ 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逻辑模型)的一个中间层次 ] 的表示方法是--实体-联系ER方法;
实体:客观存在并可以相互区分的事物; 实体集:同类型实体的集合;
属性:实体所具有的特征和特性; 属性值:为实体的属性取值;
域:实体的属性值的取值范围; 码:唯一标识实体集中某一个实体的属性或者属性集;
联系分为 两个实体集之间的联系 和 同一个实体集内部的联系 和 多个实体集之间的联系 每个联系细分1:1、1:n、n:n;
数据模型的3要素--逻辑数据模型:数据结构 数据操作 数据的完整性约束
常用的逻辑模型:层次模型 网状模型 关系模型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埃德加·弗兰克·科德 关系数据库之父 1981年获图灵奖
关系模型的优点: 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的基础上:集合代数。 关系模型的概念单一:关系。 关系模型的存取路径对用户隐蔽:更好的安全保密性。 缺点: 存取路径对用户隐蔽,查询效率往往不如层次模型和网状模型。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
模式(Schema) 数据库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是型的描述; 反映的是数据的结构及其联系; 模式是相对稳定的。
模式的一个实例(Instance) 模式的一个具体值; 反映数据库某一时刻的状态; 同一个模式可以有很多实例; 实例随数据库中的数据的更新而变动。
模式(Schema) 也称逻辑模式,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
定义模式:①定义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项的名字、类型、取值范围等)。 ②定义数据之间的联系。 ③定义数据有关的安全性、完整性要求。
外模式(External Schema): 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外模式通常是模式的子集。 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
内模式(internal Schema) 也称存储模式,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外模式/模式映象
定义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每一个外模式都对应一个外模式/模式映象。 映象定义通常包含在各自外模式的描述中。
当模式改变时,数据库管理员修改有关的外模式/模式映象,使外模式保持不变; 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编写的,从而应用程序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简称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模式/内模式映象
模式/内模式映象定义了数据全局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 数据库中模式/内模式映象是唯一的。 该映象定义通常包含在模式描述中。
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了(例如选用了另一种存储结构),数据库管理员修改模式/内模式映象,使模式保持不变; 应用程序不受影响,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简称数据的物理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