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0.何谓时间管理九段
- 0.1 第一段--把一件事做好
- 0.2 第二段--把一天过好
- 0.3 第三段--掌控两周内的固定日程
- 0.4 第四段--掌控两周内的弹性时间
- 0.5 第五段--科学管理3个月的项目事件
- 0.6 第六段--实现一年的梦想
- 0.7 第七段--明确一生的愿景
- 0.8 第八段--正确补充和释放自身能量
- 0.9 不断成长不断精进
- 1. 第一段:把一件事情做好
- 1.1 时间ABC分类,做重要的事情,做到极致
- 1.2 处理事情的正确顺序--做A推迟B记录C
- 1.3 ABC255工作法
- 1.4 给自己预留出专门处理紧急B类事件的时间
- 1.5 A类事件太大,就分解成很多25+5的小a类事件
- 2 第二段:把一天过好
- 2.1 每天聚焦20%的重点事件,回报惊人
- 2.2 为重要的事首先留出固定时间
- 2.3 每天2-2.5小时的效率高峰期,拉开与他人差距的最宝贵时间
- 2.4 时间的五种分类
- 2.4.1 休息时间
- 2.4.2 固定日程时间
- 2.4.3 弹性时间
- 2.4.4 留白时间
- 2.4.5 反思时间
- 3. 第三段: 掌握两周内固定日程
- 3.1 合理的计划是仅安排少量重要不紧急事件
- 3.2 固定日程管理:每天都看自己的日历,远粗近细地安排事件
- 3.3 所有的高效背后都是精打细算
- 3.4 升级你自己的电子日历
- 4. 第四段--掌控两周内的弹性时间
0.何谓时间管理九段
0.1 第一段–把一件事做好
在这一段主要学习“如何把一件事做好”
0.2 第二段–把一天过好
在这一段位,训练掌握“高能要事”的能力,从而能够科学合理地过好每一天,并且游刃有余地完成要事。
0.3 第三段–掌控两周内的固定日程
练习扩大视角,从只关注一天,到掌控未来两周内的事务,你会学会如何制定并管理自己的"固定日程",做到不遗漏任何重要日程.
0.4 第四段–掌控两周内的弹性时间
在这一段位内,教会大家应对紧急事务,并掌控自己的“日程与弹性事件”,我会教你核心的流程,使用STEP法则,升级版的A4纸工作法,在不同的情境下处理不同的事件,并且给大家推荐相应的效能工具。
0.5 第五段–科学管理3个月的项目事件
我们要学会做自己的“月度反思”,让你掌握“事半功半”的项目规划方法与执行力,成功实现阶段成果的同时,体味到效率提升
0.6 第六段–实现一年的梦想
通过八大关注系统,制定出自己一年期的梦想、目标与计划是关键,我们会学会把梦想视觉化的方法,让你过上卓越而不失平衡的生活
0.7 第七段–明确一生的愿景
在这个段位,确定一生的梦想、目标,甚至一生的使命,在成就自己的同时,也能服务到他人,从而扩大你的成功量级。
0.8 第八段–正确补充和释放自身能量
这个段位里,大家需要一套正确补充精力和释放能量的方法。
0.9 不断成长不断精进
掌握终极精进
1. 第一段:把一件事情做好
1.1 时间ABC分类,做重要的事情,做到极致
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程度,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A、B、C三类:
- A 类是我们确定必须由自己亲自执行的重要事件,是已经安排的计划内事件,包括重要紧急和重要不紧急事件
- B类是突发的紧急状况,是计划外的紧急事情
- C类是其他事件,是那些对我们内外产生干扰,却又不那么重要或者紧急的事件。
1.2 处理事情的正确顺序–做A推迟B记录C
首先保证计划内的A类事件被执行,记录、推迟或委托B类事件,不做只记录C类事件
1.3 ABC255工作法
可以25分钟工作+5分钟休息交替。如45分钟工作+15分钟休息,30分钟工作+10分钟休息。
1.4 给自己预留出专门处理紧急B类事件的时间
紧急事件分成你预见到并已计划和未预见的计划外两种情况。第一种包含在A类事件中,第二种就是B类事件。所以,提前的记录、收集、排程会造成B类事件的产生。如何应对和确保A类事件的优先级,这是一种能力也是一个习惯。
1.5 A类事件太大,就分解成很多25+5的小a类事件
首先确保完成计划内的A类事件,如果A类事件太大,我们就可以把它分解成很多个25+5的小a事件来执行,在做完A类事件之后再去处理B类事件。如果遇到特别紧急的B类事件,可以完成手头的小a后进行处理,处理完成B类后,子回来继续执行下一个小a
2 第二段:把一天过好
今天的努力可以看清明天,今年的努力可以看清明年。如此这般,实现梦想也指日可待。平凡的每一天的努力聚焦,累积起来就是不平凡的一生。
2.1 每天聚焦20%的重点事件,回报惊人
每天只需要为目标做一件心甘情愿的小事
2.2 为重要的事首先留出固定时间
我们不光是要先做重要的事情,为了确保执行的高效率和成果的高质量,我们还应该在自己精力与能量最佳的时间,以及合适的空间里,去做重要的事,在我们精力不够时,可以选择放松休息来补充精力。
2.3 每天2-2.5小时的效率高峰期,拉开与他人差距的最宝贵时间
我们每天只有2-2.5小时的效率高峰期,通常是在醒后的几个小时,这是拉开与他人差距的最宝贵时间。
2.4 时间的五种分类
优秀的时间管理者可以把一天时间分为四类:休息时间、固定日程时间、弹性事件、留白时间。
2.4.1 休息时间
一天24小时,至少有12-13小时是我们必须花费的休息时间。
2.4.2 固定日程时间
执行事先计划好的、拥有明确截止日的重要事件的时段,我们称之为固定日程时间。
2.4.3 弹性时间
这类时间主要用于处理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那些不太紧急的事务,处理的时间可以前后调节,但最好是提前处理。
2.4.4 留白时间
给那些计划外的突发状况紧急事件预留出的时间,要给自己留出一定的空白时间以应对突发状况
2.4.5 反思时间
脑中有计划,然后行动,有了结果后,需要与计划的预期目标作对比,如果发现结果与预期有偏差,这时就需要通过反思调整计划或改进方法,然后再行动。
3. 第三段: 掌握两周内固定日程
提前抓取近期重要事务并做个分解,转为每天的行动。
3.1 合理的计划是仅安排少量重要不紧急事件
A类事件,可以进行一步分解为两类,从时间和日期的维度,明确时间内的必做事件和灵活时间的选做事件啊,即:1、有明确起始时间和截止时间的固定日程;2、没有严格时间要求的弹性事件。
我们用"日历"来管理固定日程,用"弹性清单"来管理弹性事件
3.2 固定日程管理:每天都看自己的日历,远粗近细地安排事件
日历上只能放少量的、有明确起止时间的、真正重要的事件,必要时最好给这类事件加上地点和详细信息备注。这类事件可以是:假日旅行、陪伴家人、生日、家长会、公司会议、约会、坐飞机等。
日历上的事件一定是要确保按计划实施并完成的重要事件,最好还要在高能时刻优先完成。这种事件一般会与多人相关,如果改动,影响面会很大。
切换年、月、周、日视图,远处近细地安排事件,看似密密麻麻的日程,好像做计划本身在浪费时间,实则这样日积月累养成习惯之后,做计划花费的时间不多,而提前部署带来的时间节约与效能提升是惊人的。
3.3 所有的高效背后都是精打细算
年表:我通常会使用年表来提前计划这一年我必做的大事,也就是把这一年梦想版上的内容,
月表:事件安排近细远粗是关键原则,因此月表会比年表更精细。
这个周表可以帮助我们完美地掌控未来1周的事情,它能让我们详细地安排好每一天要事的同时,还能给予我们相对宽阔的视角
3.4 升级你自己的电子日历
- 苹果:calendar 5 不同的事件分类共享给不同的相关人士,这个功能很好地保证了信息的实时共享,以确保与此类事件无关的人不会被打扰。自己同一账号下的所有设备,也能实现信息同步共享。
- 安卓:华为日历、Google日历
- 利用outlook邮箱实现三大系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