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出不穷的大模型产品,你怎么选?
国产大模型的发展历史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起步阶段:
- 起始时间:早期阶段,国产大模型的发展较为缓慢,但已有企业开始探索相关领域。
- 重要事件:无具体明确的事件,但国内企业和机构开始关注并尝试开发大规模预训练模型。
-
坚实地基阶段:
- 时间节点:2023年2月7日至3月16日
- 重要事件:百度在这一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于2023年2月7日官宣“文心一言”(ERNIE Bot)将在3月份完成内测,并在3月16日正式发布大语言模型、生成式AI产品“文心一言”。这一事件标志着国产大模型“混战”的开始。
-
互联网公司接连入局阶段:
- 时间节点:自百度发布“文心一言”后,其他互联网公司开始陆续进入大模型领域。
- 重要事件:科大讯飞、商汤、昆仑万维和奇点智源、知乎联合面壁智能等公司相继发布了自己的大模型产品,如“星火认知大模型”、“商汤日日新”、“天工”3.5和“知海图AI”等。这一阶段,国产“大模型混战”已然开启。
-
应用场景“分流”阶段:
- 时间节点:随着大模型产品的不断涌现,各公司开始探索不同的应用场景。
- 特点:国产大模型产品开始各具特色,商业场景应用开始“分流”。例如,实在智能等公司结合其业务特点,研发出具有特色的大模型产品,并在商业场景上实现应用。
-
加速赋能产业发展阶段:
- 时间节点:进入2024年以来,国产大模型进入发展加速期。
- 特点:大模型数量迅速增长,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据不完全统计,国产大模型数量目前已超过200个,覆盖多个行业领域。同时,国家也在积极推动大模型的研发和应用,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
体系化研发与产业化应用阶段:
- 特点:我国已建立起涵盖理论方法和软硬件技术的体系化研发能力,涌现出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大模型应用。大模型的应用不仅限于自然语言处理,还拓展到机器视觉、多模态等技术分支。同时,大模型的产业化应用也在加速,如汽车制造、矿山、交通等领域已实现落地应用。
方向一:使用体验分享
作者相继体验过文心一言、通义千问和混元大模型,是文心一言的重度使用者,基本上每天都会用,提供了丰富的插件生态系统,文字对答、文生图还不错,但是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博主没开VIP哈,用的3.5,很多VIP功能和最新版本没有体验过,就现在的版本来说,能用、够用。
方向二:独特优势和倾向选择
各家大模型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我来说一下比较看重的几个点:
- 广泛的知识覆盖:为千行百业赋能,肯定要对各行各业的专业知识充分学习;
- 持续的学习能力: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前进的,技术和信息日新月异,必须要不断地学习;
- 充分的理解能力:需要具有类人的思考能力,理解提问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并给出正确回答;
- 安全保障:涉及到政治、战争、反人类及危害人类生命安全时,应拒绝回答或给出和善言论。
方向三:未来发展方向
提示:未来的大模型将赋能千行百业,为各行各业带来巨大的生产力,让天下没有难挣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