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跟公司老板创业开始已经5年有余,感觉部门墙越来越厚。
财务跟业务经常开始漫长的对账过程,时不时HR也会牵涉进来,对销售团队进行考核结果确认,每个业务的催账任务也得最终落到实处。
老板早就对这样的状况深恶痛绝了,团队规模越扩大,糟心的事儿就越多,还影响业务的开拓和扩大。
痛定思痛,老板也是决心上系统来管理,主要也是他的几位朋友都已经先后上了管理系统。不过,当前市场上的软件类产品非常多,也细分了不少的品牌和行业,要挑花了眼。
其实选择的关键是看自身的具体需求,就像买衣服一样,合身的才是最好的。
一、我们之前的办公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1、日常的沟通基本上是依赖表格和微信群完成,比如说业绩报表、成交额、采购成本、合同进度,以及工作任务信息的传递,建了N多个群,很多报表发来发去都乱了;
2、几个部门的配合,比如销售部门和采购部门的清单确认,以及跟仓储人员的收发货核对,一个货品有遗漏,一旦记录不清楚,扯皮的事儿是常有的;
3、审批基本上是用邮件,需要大量的邮箱转发和抄送去确认,天天都得盯着邮件有没有查看和回复,麻烦得要死,还耽误事儿;
D、季度末、年终的财务数据每次核算,业务总监和财务总监都几乎要吵起来,根本对不清账,而老板又是一个喜欢用数据说话的人,很多业务数据只看财报根本没有用;
二、使用对比
我们在选购前,也经过以几个月的咨询和对比,从功能、价格、服务等多方面进行考量,最终还是想通过定制化的来解决问题,现在也是把这个心得感受给各位宝子们做个小分享:
1、合同助手
这个是以合同管理为切入点,通过对售前、售中、售后各环节中的业务场景,把CRM、销售任务、采购预算、合同管理、出入库收发货、财务等融合到一起,对业务进度进行监管和统计。
优点:
A.打通了业务流,包含的业务管理面比较广;
B.支持定制化开发,对里面的功能能够进行调整;
C.能够私有化部署,把数据库安装到客户指定服务器;
D.能够跟其他系统做集成,成为企业全面运营管控的中心;
缺点:
A.相对于传统的大厂来说,品牌不是很大,属于新兴企业,跟他们的产品经理咨询了解,也做过一些国企央企、上市公司的大型项目和典型案例,报价也不算太夸张;
B.产品线没有那么多,做的更多是贸易类、生产类、工程类;
C.系统重的财务模块管理相对较少,财务功能需要服务于业务;
D.需甲方安排人员对系统需求的沟通专人负责,互动交流和开发;
2、SeaTable
这个是在线协同表格和信息管理工具,通过用户自主搭建管理模块和工作流,整合形成数据汇总,也能实现,对客户/订单/项目信息数据的记录管理等,销售为主的行业比较适用。
优点:
A.能够自己搭建专属的表格及内容;
B.可以通过字母表格和跨表格形成工作流;
C.数据的汇总和呈现相对多样化,直观;
D.有一定的脚本自动化功能,也支持扩展
缺点:
A.相对的学习成本比较高,如果需要定制和辅助搭建,费用高;
B.一般都是线上的SaaS版,如果私有化部署,每年的费用不算低;
C.需要的技术要求高,无论是表格的函数,还是脚本运营,需要配专业人才;
D.对于企业管理的模块不够全,不够整体,感觉相对来说优点散乱;
3、建筑业互联网管理平台服务商,围绕建设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采用B/S架构,专为建筑工程企业(如总承包、建筑工程等)提供项目管理软件。
解决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有关的立项、招投标、合同、材料、分包、劳务、成本、租赁、进度、质量、安全、资料管理等,以及选择使用的扩充功能,如客户、OA、人资、财务等。
优势:
A.专注建筑工程行业,对项目管理比较专业,其他行业涉足少;
B.涵盖的模块比较多,除了项目外,还有财务、行政、人事、OA等;
C.部署方式比较灵活,可以私有可以云部署;
D.低代码配置模式,可以自主添加和调整表单和流程;
劣势:
A.基本上只做建筑行业,其他的行业基本不适合;
B.功能改动是用低代码配置,但定制开发的还是比较贵;
C.按人头收费,对于使用人数较多的企业来说,费用不算低;
D.主要还是以表单的填写为主,界面和操作逻辑比较像财务软件;
三、综述
总之,不论是什么品牌,什么产品,什么软件,还是需要自身有一点的基础。
首先是管理基础,能够把业务流程梳理清楚,能够把管理要求确定;
其次是要有一定的团队基础,能够岗位分工明确,对系统的操作不抗拒;
最后就是要有全域意识,能够从实际出发,尽可能用功能定制化覆盖全局。
四、注意的点
除此之外,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多部门之间可共同操作,比如销售部、采购部、仓储部、财务部、行政部、人事部等,都可以把相关的数据录入系统,打通业务流,打破部门墙,协同办公已成为团队共同目标。
2、尽量选择可以安装在本地,买断的形式,云端访问的方式固然方便,但是数据安全不能保证。强如阿里云也有宕机瘫痪的风险;公司的一些隐秘采购信息,万一泄露了也很麻烦。
3、在软件的操作上也尽量的简单,业务流程、操作逻辑、管理重心等方面都能根据实际场景来定制搭建,团队不用花大量的学习和适应,否则很难实现管理思路的真正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