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 桥面系施工
1.排水设施
- 设置纵横坡及泄水孔,减少桥面积水、防排结合。
- 汇水槽、泄水孔顶面高程低于桥面铺装10-15mm。泄水孔边缘设渗水盲沟
- 泄水管下端至少应伸出构筑物底面100-150mm。泄水管通过竖向管道直接引至地面或雨水管线。竖向管道抱箍、卡环、定位卡。不冲刷基础
2.桥面防水系统施工技术
1.一般要求
- 防水材料与基层处理剂、胶粘剂、密封胶、胎体增强材料、过渡层和两张复合使用的防水材料之间具有相容性
- 桥面防水施工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
- 从事防水施工验收检验工作的人员应具备规定的资格
- 防水施工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的基础上进行
2.基层要求
- 基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
- 防水卷材,基层混凝土表面粗糙度1.5-2mm。防水涂料 基层混凝土粗糙度0.5-1mm。局部粗糙度大于上限值的部位,环氧树脂上撒布粒径0.2-0.7的石英砂处理。
- 基层平整度小于或等于1.67mm/m
- 防水材料为卷材和聚氨酯涂料时,基层混凝土含水率应小于4%。聚合物改性沥青涂料和聚合物水泥涂料。基层含水率10%
- 基层混凝土表面粗糙度抛丸打磨,基层表面清除干净,无杂物油类
- 水泥混凝土铺装及基层混凝土的结构缝内清理干净。结构缝内应嵌填密封材料。粘结牢固、封闭防水
- 防水层表面设保护层及处理剂。粘结强度模拟试验。
3.基层处理
- 基层处理剂喷涂法或刷涂法。喷涂均匀、覆盖完全、干燥后及时进行防水层施工
- 毛刷对桥面排水口、转角先行涂刷、在大面积基层喷涂
- 基层处理剂涂刷完毕后,表面进行保护,保持清洁。严禁车辆人员踩踏
- 防水基层处理剂根据防水层类型、防水基层混凝土龄期及含水率
4.防水卷材施工
- 先做好节点、转角、排水口部位的局部处理。然后大面积铺设
- 防水卷材,温度高于5°。基面层温度必须高于0°。下雨下雪风力大于等于5级。严禁施工。下雨做好防护
- 任何区域卷材不得多于3层。搭接接头错开500mm。严禁道路宽度方向形成通缝。搭接宽度长度方向150mm宽度方向100mm
- 铺设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准确、不得扭曲、褶皱。展开方向与车辆行车方向一致。低处向高处铺设。高处压低处
- 热熔法铺设防水卷材要求
- 均匀加热卷材的下涂盖层。压实防水层。表面熔融接近流淌为度,防止烧熔胎体
- 卷材表面热熔后立即滚铺卷材。采用滚筒均匀辊压。粘结牢固无气泡
- 搭接缝部位应将热熔的改性沥青挤压溢出。20mm左右,均匀顺直封闭卷材端部。
- 热熔胶法铺设防水卷材时,应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气。辊压粘贴牢固。搭接缝涂满热熔胶。辊压粘贴牢固。
- 铺设自黏性防水卷材先将底面的隔离纸完全撕净
5.防水涂料施工
- 防水涂料严禁雨天、雪天、风力大于等于5级施工。聚合物改性沥青溶剂型涂料和聚氨酯防水涂料 -5-35°。聚合物水乳型5-35°聚合物改性沥青热熔型不宜低于-10°聚合物水泥涂料5-35°
- 不得混入已固化或结块的涂料
- 多遍涂布。涂料干燥成膜后,方可涂布下一层。每遍涂刷方向一致。
- 涂料防水层的收头、采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或采用密封材料封严
- 胎体增强材料。边涂布边铺胎体。平整无气泡。粘结牢固。涂料浸透胎体。覆盖完全
- 涂料防水层内设置胎体增强材料。顺桥面行车方向铺贴。低处向高出,顺桥宽度方向搭接。高出压低处。搭接宽度长度70mm。宽度50mm。严禁形成通缝。上下层铺贴的,搭接缝间距错开1/3幅宽
- 做好节点处理、然后大面积涂布。转角及立面细部增强处理。
- 聚氨酯类涂料配合比准确计量、混合均匀。严禁使用过期材料
6.防水层要求
- 铺设完毕,严禁车辆行驶和人员踩踏。防止潮湿与污染
- 涂料防水层上严禁直接堆放物品
- 防水层上沥青混凝土的摊铺温度应与防水层材料的耐热度匹配。卷材防水层上沥青混凝土摊铺温度高于防水卷材的耐热度。防水涂料摊铺温度低于防水涂料耐热度
3.桥面铺装层
1.桥面铺装结构
- 沥青混凝土。上层为细粒式沥青混凝土。抗滑、耐磨、密实稳定。下层为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传力、承重。不小于80mm。粒料与桥头引道上的沥青面层一致
- 水泥混凝土整平层。保护桥面板和调整桥面标高、平整并借以敷设桥面防水层的作用。不低于C30.70-100mm。配钢绑扎筋网或焊接钢筋网
- 次路支路,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和水泥混凝土整平层厚度均不宜小于60mm
- 水泥混凝土铺装层。强度高、耐磨强、稳定性好、养护方便。接缝多、平整度差、修补困难。
- 厚度不小于80mm。不低于C40.绑扎钢筋网和焊接钢筋网。钢筋直径不小于10mm,间距不大于100mm、纤维混凝土
- 钢桥的桥面铺装一般采用沥青混凝土材料。根据铺装材料的性能、施工工艺、车辆轮压、桥梁跨径、结构行驶、构造尺寸、纵断面线性。
- 磨耗层-保护层-缓冲层-防水层-防腐层。防水体系(保护层、缓冲池、防水层)
2.桥面铺装材料
- 钢桥:
- 上层的是普通改性沥青混合料SMA、高弹改性沥青混合料SMA、高粘高弹改性沥青混合料SMA
- 上下层:EA环氧沥青混合料、普通改性沥青混合料SMA
- 下层:GA浇筑式沥青混合料。
3.桥面铺装施工技术
- 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沥青混凝土前,桥面进行预处理。病害处理、调平、凿毛、清扫干燥。平整粗糙干燥清洁
- 钢桥面预处理,喷砂除锈、防腐涂装。
- 环氧沥青混合料EA有温拌和热拌。施工要求
- 摊铺中随时检查摊铺厚度及路拱、横坡、使用混合料总量与面积校验平均厚度
- 摊铺机缓慢、匀速、连续不间断摊铺
- 不超3m/min.根据供料能力及混合料容留时间适当调整
- 表面均匀、无离析、波浪、裂缝、拖痕
- 热拌从拌合物出料道复压结束时间控制在2h以内。超过3h废弃。
- 温拌养护期不少于25d。热拌不少于5d
- 浇筑式沥青混凝土铺装要求
- 专用摊铺机摊铺。无法摊铺到的边带、中央分隔带及人行道采用人工摊铺
- 摊铺前采用不小于摊铺厚度的钢板或木板设置侧向模板
- 运输车宜在摊铺机行走方向前将混合料卸在桥面板上,摊铺机的布料器应左右移动时烫平板充满混合料。摊铺至规定厚度
- 接缝进行预热处理或使用预制粘缝条
- 摊铺速度1.5-3m/min 不应停机待料
- 混合料满足摊铺和易性要求
- 摊铺出现气泡鼓包缺陷,立即用钢针由气泡顶部插入放气
- 碎石撒布宜采用自行式洒布机撒布,现场试验确定,撒布量。覆盖率50-70%。压入浇筑式沥青混合料中
- 功能调联层与高粘高弹改性沥青组合铺装
- 高韧性轻集料混凝土和纤维混凝土浇筑前,钢桥清理干净、洒水湿润、泵送浇筑。自由倾落高度不应大于2m。振动梁或平板振动器。及时覆盖塑料薄膜或喷洒沪宁图塑性节段水分蒸发抑制剂。养护不少于14d
- 高粘高弹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不应低于165°。10t以上水平振荡钢轮压路机。边角小型压路机。初压不低于160。终了不低于90°。开放交通表面温度不高于50°
- 高粘高弹改性沥青混合料OGFC使用钢轮压路机碾压时,采用大于10t得水平振荡压路机。初压内部温度不应低于160°。碾压终了温度不应低于90°。开放交通表面温度不高于50°
4.伸缩装置安装技术
- 两梁端之间、梁端与桥台之间或桥梁的铰接位置上设置伸缩装置。
- 调节由车辆荷载和桥梁建筑材料所引起的上部结构之间的位移和联结。平行、垂直于桥梁轴线的两个方向都能自由伸缩。
- 牢固、可靠、车辆行驶平顺、无突跳、噪声
- 防止雨水和垃圾泥土渗入阻塞
- 安装、检查、养护、清除污物简易、方便
- 对接式、钢制支承式、组合剪切式、模数支撑式、弹性装置
1.伸缩装置的性能要求
- 适应、桥梁纵横竖三向变形要求。变形性能检测
- 可靠的防水、排水。24h无渗漏
2.伸缩装置储存
- 不得露天、干燥、通风、远离热源1m外、不予地面直接接触、存放整齐、清洁、远离酸碱、油、有机溶剂、腐蚀性
3.伸缩装置施工安装
- 安装设计图纸提供的尺寸、核对梁、板端部机桥台处安装伸缩装置的预留槽尺寸、检查梁、板于桥台间的预留锚固钢筋的规格、数量及位置
- 伸缩装置上桥安装前,安装气温调整安装时的定位值。安装负责人检查签字后专用卡具固定
- 吊装前,预留槽内凿毛清扫干净,按照厂家标明的吊点位置起吊
- 安装时,包装伸缩装置中心线于桥梁中心线重合。伸缩装置顺桥向应对称放置于伸缩缝的间隙上,横坡方向测量水平标高。水平尺或板尺定位。顶面标高于设计于规范要求相吻合垫平。锚固钢筋于桥梁预留钢筋焊接牢固
- 浇筑前,彻底清扫预留槽。泡沫塑料将伸缩缝间隙填塞。安装模板,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浇筑时振捣密实
- 伸缩装置两侧预留槽混凝土强度未满足设计要求前不得开放交通
5.地袱、缘石、挂板
- 桥梁上部结构混凝土浇筑支架卸落后施工,外侧线形应平顺,伸缩缝必须全部贯通,并于主梁伸缩缝相对应
- 与梁体连接牢固
- 尺寸超差和表面质量有缺陷的挂板不得使用。直线段20m设一个控制点。曲线段3-5m设控制点。统一模板控制接缝宽度,外形流畅美观
6.护栏设施
- 栏杆、防撞、隔离设施应在桥梁上部结构混凝土浇筑支架卸落后进行对称施工。流畅、平顺、伸缩缝必须全部贯通,并于主梁伸缩缝相对应。
- 混凝土预制构件,搬运安装棱角采取保护,砂浆无要求时,宜采用M20水泥砂浆
- 预制混凝土栏杆采用榫槽连接,安装就位后应用硬塞块固定,灌浆固结。灌浆材料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75%。金属栏杆,焊接必须牢固,毛刺打磨平整,及时除锈防腐
- 在设置伸缩缝处,栏杆应断开
- 防撞墩必须与桥面混凝土预埋件、预埋筋连接牢固、施作桥面防水层前完成
- 护栏、防护网桥面、人行道铺装完成后安装
7.人行道
- 栏杆、地袱完成后、桥面铺筑前施工
- 人行道下铺设其他设施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人行道铺装。有里向外的次序铺设。
- 悬臂式人行道构件必须在主梁横向连接或拱上建筑完成后方可安装
- 盲道在施工前应对设计图纸进行会审。不能为了避让树木、电线杆、拉线。多处转折现象
2.5.2 桥梁附属结构施工
1.隔声和防眩装置
- 隔声和防眩装置应在基础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且焊接预埋件安全性能检查后,方可安装,放线定位及高程复核,连接牢固
- 检查隔声与防眩安装质量及外观质量。合格后对间断缝进行填缝处理。预埋件、螺栓外露丝杆防腐处理。
- 防眩板安装与桥梁线性一致。防眩板的荧光标识面迎向行车方向。板间距、遮光角朝向来车方向。板间距、遮光角符合设计要求
- 隔声障加工安装要求
- 加工模数宜由桥梁两伸缩缝之间长度而定
- 隔声障应与钢筋混凝土预埋件牢固连接
- 隔声障连续安装、不得留有间隙。
- 桥梁伸缩缝一侧的端部为控制点,依序安装
- 5级以上大风不得进行隔声障安装
2.桥头搭板
- 现浇或预制桥头搭板,伸缩缝贯通、不堵塞、且与地梁、桥台锚固牢固
- 现浇桥头搭板基底平整、密实
- 预制桥头搭板与地梁、桥头接触面铺20-30mm厚水泥砂浆、安装稳固不翘曲。预制板纵向留灌浆槽,灌浆饱满,砂浆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铺筑路面
3.防冲刷结构
- 基础埋置深度及地基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
- 干砌护坡时,护坡土基应夯实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实度。纵横挂板,按线砌筑,砂砾垫层,不宜大于50mm。含砂量不宜超过40%,随填随砌,边口较大石块,砌成整体坚固的封边
- 栽砌卵石护坡应选择长径扇形石料。长度250-350mm。垂直于斜坡面、长径立砌、石缝错开。
- 栽砌卵石海墁、横砌方法、卵石相互咬紧、略向下游倾斜
- 为防止冲刷破坏、造成海墁甚至护坦的塌陷破坏,坡脚及斜坡防冲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