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Lock lock = redissonClient.getLock("lock:order:" + order)
;和redissonDistributedLocker.tryLock("lock:order:" + order, TimeUnit.SECONDS, RedisLockKey.DEFAULT_WAIT_TIME, RedisLockKey.DEFAULT_HOLD_TIME);
这两种加锁方式的区别如下:
-
基本的加锁方式 (RLock)
RLock lock = redissonClient.getLock("lock:order:" + order);
获取锁: 通过 redissonClient.getLock() 获取一个 RLock 对象,并且传入一个键(key),这个键可以是任何字符串。这里的键是
"lock:order:" + order
,它通常是基于某个业务标识(比如订单号)来唯一标识锁的。这样,每个订单的锁就是唯一的,其他订单不会被影响。
锁的操作: 可以使用 lock.lock() 来请求锁,lock.unlock() 来释放锁。它还支持带超时的锁,例如lock.tryLock(long waitTime, long leaseTime, TimeUnit unit)
,这可以控制等待的时间和锁的持有时间。
锁的特点: 这种方式是直接通过 Redisson API 操作锁的基础方式,较为简单和直接。 -
使用
RedissonDistributedLocker.tryLock()
redissonDistributedLocker.tryLock("lock:order:" + order,TimeUnit.SECONDS,RedisLockKey.DEFAULT_WAIT_TIME,RedisLockKey.DEFAULT_HOLD_TIME);
获取锁:
redissonDistributedLocker
是一个封装了 Redisson 锁操作的工具类,它通常用于对锁的获取和释放进行更高层次的封装和抽象。tryLock 是尝试获取锁的方法,可以指定等待时间和锁持有时间。"lock:order:" + order
作为锁的 keytryLock 方法通常有以下几个参数:
锁的名称: 即锁的 key,这里传入了一个包含业务标识的值。
等待时间: 即如果锁被占用,最多等待的时间,单位通常是秒或毫秒。
持有时间: 获取到锁后,锁自动过期的时间,也就是锁的最大持有时间。即使操作没有结束,锁也会在这个时间后自动释放。
单位: 时间单位,可以是秒、毫秒等。锁的操作: tryLock 会尝试获取锁,如果锁被占用,且没有在 DEFAULT_WAIT_TIME 规定的时间内成功获取锁,则会放弃,返回 false。如果获取成功,则锁会在 DEFAULT_HOLD_TIME 时间后自动释放。这个机制有助于避免死锁和长时间占用锁。
-
主要区别
封装和简化:redissonDistributedLocker.tryLock()
是对 Redisson 锁操作的封装,提供了更高层次的 API,使得锁的操作更加简便且灵活,减少了需要手动处理的锁等待和持有时间等逻辑。相比之下,直接使用 RLock 的方法可能需要你手动处理更多的逻辑(如等待、超时等)。
锁的超时管理:
RLock 本身提供了 lock() 和 tryLock() 方法,可以通过 tryLock(long waitTime, long leaseTime, TimeUnit unit)
来设置等待时间和锁持有时间。
redissonDistributedLocker.tryLock()
通过封装的方式,简化了这种超时管理,它会在超时后自动返回失败或自动释放锁,减少了代码的复杂度。
使用场景:
RLock 适用于你需要更多控制或者自定义逻辑的场景,比如需要自己处理锁等待时间、持有时间等。
redissonDistributedLocker 更适合在业务中封装常见的分布式锁操作,它提供了简单的 API 以便快速实现分布式锁,特别是当你有一套统一的锁处理逻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