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武艺晴小朋友一定得每天都开心
monocle3呢,有好多文章分享了它的流程。跟着学呢,也都能计算出一套pseudotime值。
在跑monocle3时,我就有一个困惑产生了:monocle3计算的pseudotime值在多样本间可比,该怎么做到呀?
。。。。。。
> 当然首先输入monocle3的矩阵
[这里要进行标准化归一化后,去纠正测序深度:即monocle3::preprocess_cds()函数;
它实际上是3步:NormalizeData+ScaleData+RunPCA]
> 然后是monocle3::align_cds()函数 → 去批次效应^_^
示例:cds <- align_cds(cds, alignment_group ="Sample") #或者"orig.ident"
> 然后再进行标准流程:
>monocle3::reduce_dimension()函数 #降维
> monocle3::cluster_cells()函数 #聚类
>monocle3::learn_graph()函数 #学习轨迹
>monocle3::order_cells()函数 #定义起点
> seurat::addMetaData()函数 #提取拟时序值并添加到Seurat对象方便后来的可视化
> 可视化选择1:FeaturePlot()函数
> 可视化选择2:pseudotime的密度曲线(每个样本是一条线)
示例:
如果我的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点赞收藏转发,这这这也是支持我不断进步的动力~
如果有什么看不明白的地方,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