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nchronized
-
synchronized
关键字的作用:- 在Java中,
synchronized
关键字用于确保多个线程在访问共享资源时的安全性。它通过获取对象的内置锁(也称为monitor)来实现同步,保证了同一时刻只有一个线程可以进入同步代码块或同步方法(临界区),从而避免了多线程环境下的竞态条件。
- 在Java中,
-
临界区内的串行访问:
- 当一个线程进入
synchronized
保护的临界区时,其他线程需要等待该线程执行完毕并释放锁之后才能进入。这样确保了临界区内的操作是串行执行的,不会出现多个线程同时访问临界资源的情况,从而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和正确性。
- 当一个线程进入
-
临界区外的操作:
synchronized
仅保证了临界区内的操作是串行化的,对于临界区外的操作,Java内存模型并不保证这些操作不会被重排序。
-
指令重排序的影响:
- 指令重排序是编译器和处理器为了提高性能而进行的优化操作,它可以改变代码中指令的执行顺序,但不会改变程序的最终结果。在多线程环境中,如果不加控制地进行指令重排序,可能会导致数据竞争和线程安全性问题。
-
具体影响:
- 在
synchronized
保护的临界区之外,即使某些操作没有直接进入临界区,编译器和处理器仍然可能对这些操作进行重排序。这意味着,即使在临界区外,也需要通过其他手段(如volatile
、final
、Atomic
类等)来确保变量的可见性和操作的有序性,以防止不正确的并发行为发生。
- 在
综上所述,虽然synchronized
关键字通过内置锁确保了临界区内的串行访问,但并不负责防止编译器和处理器对临界区外的操作进行指令重排序。因此,在编写多线程代码时,除了正确使用synchronized
外,还需要结合其他技术手段来确保整个程序的线程安全性和正确性。
volatile
volatile
是Java中的一个关键字,用于声明变量。它的作用是告诉编译器和虚拟机,该变量可能会被多个线程同时访问,因此不能进行某些优化,确保每次读取该变量时都是从主内存中读取,每次修改该变量时都会立即写入主内存,而不会使用缓存。
为什么需要volatile?
在多线程并发编程中,线程之间的可见性是一个重要问题。当一个线程修改了共享变量的值时,另一个线程能够立即看到修改后的值。这种保证是通过主内存和工作内存(线程的本地缓存)的交互来实现的。使用volatile
关键字可以确保:
- 可见性:当一个线程修改了
volatile
变量的值,其他线程能够立即看到这个修改,而不是使用本地缓存中的值。 - 禁止指令重排序:
volatile
变量的读写会插入特定的内存屏障指令,防止编译器和处理器对指令进行优化重排序,确保操作的有序性。
使用场景
-
状态标记:当一个变量用于标记应用程序的状态(例如是否运行、是否停止),并且多个线程需要协同工作来改变或检查这个状态时,可以使用
volatile
保证状态的可见性,避免使用锁带来的性能开销。 -
双重检查锁定(Double-Checked Locking):在单例模式中,当需要在第一次获取实例时才加锁并初始化实例,可以使用
volatile
关键字来确保多线程环境下的安全性和性能。 -
计数器或标记变量:当一个变量用于多线程环境下的计数或标记,如线程中断标志、事件触发等,可以使用
volatile
来保证可见性。 -
轻量级同步:在某些情况下,
volatile
可以作为一种比synchronized
更轻量级的同步机制,用于简单的线程同步需求。
注意事项
volatile
不能保证原子性。如果一个操作涉及到递增、递减等复合操作,并且要保证原子性,需要使用Atomic
类或者synchronized
关键字来保证。- 谨慎使用
volatile
来代替锁。虽然volatile
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同步,但在复杂的多线程并发控制下,仍然需要使用更强大的同步机制。
对于volatile,什么是主内存,什么是本地缓存?
在Java内存模型中,涉及到volatile
变量的可见性时,主内存和本地缓存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
主内存(Main Memory):
- 主内存是所有线程共享的内存区域。
- 所有的
volatile
变量都存储在主内存中。 - 线程的工作内存(Thread’s Working Memory,或称本地内存)中的变量值必须从主内存中读取。
- 当一个线程修改了一个
volatile
变量的值,它会立即将修改后的值刷新到主内存中,而不是仅仅更新自己的本地缓存。
-
本地缓存(Thread’s Working Memory):
- 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的本地缓存,也称为工作内存。
- 线程在执行过程中,会把主内存中的变量拷贝到自己的工作内存中进行操作。
- 线程对变量的所有操作(读取、赋值)都是在工作内存中进行的。
- 当一个线程访问
volatile
变量时,它会将工作内存中该变量的值置为无效,然后重新从主内存中读取最新的值。
如何保证可见性?
-
写操作:当一个线程写入一个
volatile
变量时,会将修改后的值立即刷新到主内存中,保证了其他线程能够立即看到最新的值。 -
读操作:当一个线程读取一个
volatile
变量时,会从主内存中读取最新的值,而不是使用本地缓存中的值,从而保证了可见性。
因此,主内存是所有线程共享的存储区域,而本地缓存则是每个线程私有的存储区域。volatile
关键字通过在这两者之间的交互,确保了变量的可见性,即一个线程对volatile
变量的修改对其他线程是可见的。
什么是指令重排?多线程下会导致什么结果?
禁止指令重排是指编译器和处理器在进行代码优化时,不能改变程序中指令的执行顺序。在多线程环境下,如果没有禁止指令重排的保证,可能会导致程序的执行顺序与预期不符,从而引发线程安全性问题。
示例说明禁止指令重排的重要性:
考虑以下的单例模式双重检查锁定(Double-Checked Locking)的经典实现方式:
public class Singleton {private static volatile Singleton instance;private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if (instance == null) {synchronized (Singleton.class) {if (instance == null) {instance = new Singleton();}}}return instance;}
}
在这个例子中,关键点是volatile
关键字修饰的instance
变量。volatile
确保了以下两点:
-
可见性:任何一个线程修改了
instance
的值,其他线程能够立即看到最新的值。 -
禁止指令重排:在初始化
instance
变量时,防止指令重排导致的问题。
具体来说,如果没有使用volatile
关键字,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
-
指令重排问题:在初始化
instance
时,通常需要进行三步操作:1)分配内存空间;2)初始化对象;3)将instance
指向分配的内存空间。如果没有禁止指令重排的保证,可能会发生如下的重排操作:- 线程A执行了1和3,但是还没有执行2,此时线程B检测到
instance
不为null(即使实际上还没有初始化完成),直接返回instance
,这时候得到的instance
实际上还没有完成初始化,会导致程序错误。
- 线程A执行了1和3,但是还没有执行2,此时线程B检测到
通过使用volatile
关键字修饰instance
,可以确保所有的写操作都将立即反映到主内存中,所有的读操作也会直接从主内存中读取,从而避免了上述的指令重排问题,保证了单例模式的线程安全性。
因此,禁止指令重排在多线程编程中尤为重要,特别是在需要复杂操作顺序保证的情况下,volatile
的使用可以有效地避免由指令重排引发的潜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