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涉仪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波的叠加来获得波的相位信息,从而获取实验中所关心的物理量。光纤干涉仪是由光学干涉仪发展而来的,利用光纤实现光的干涉,由于光纤取代透镜系统构成的光路具有柔软、形状可随意变化、传输距离远等特点,当前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光路部分多用光纤干涉仪实现。本文我们就对光纤干涉仪进行介绍。
1.光纤干涉仪的基本概念
介绍光纤干涉仪之前,我们先快速复习一下基于相位编码的BB84原理。
量子密钥分发设备:基于相位编码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https://blog.csdn.net/weixin_41366507/article/details/137397630?spm=1001.2014.3001.5501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介绍原理是提到了采用光纤型马赫-曾德尔干涉仪(MZI)来实现相位的调制。原理图如下图所示,这个图就是一个等臂长的MZI。
如果按照上面的原理图实现量子密钥分发,会面临以下问题:
- 这个系统需要两根光纤,有点费钱(工程实现成本意识一定要有!);
- 实现过程中,光子在接收端要发生干涉,必须满足两臂的长度完全相等,因为光子所在脉冲的宽度仅为1ns,根据光在光纤中传输的经验数据1m需要 5ns。所以两臂的长度差不能超过 20cm,要使 25km 的光纤长度仅相差20cm 非常困难;
- 光子在经过长距离传输后,受到外界温度、震动和自身双折射的影响,光子的偏振态会发生较大变化,对光子的干涉会有较大的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 ,人们提出了双不等臂干涉仪,即发送端与接收端各有一个不等臂干涉仪。在实现相位编码QKD时,在发送端和接收端MZI的长臂上分别放置一个相位调制器,这样产生干涉的两路光分别经历了一个相位调制器,这样就和单MZI等效了,相位的选择和工作原理分析也完全一致, 一般来说,量子通信的成码率取决于光纤干涉仪长臂与短臂之差的稳定性,这也是制作光纤干涉仪的关键工艺之一。
以上是基于BB84协议相位编码基于不等臂MZI的实现方案,在实际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常见的光纤干涉仪还有法拉第-迈克尔逊干涉仪(Faraday-Michelson Interferometer,简称MI)和萨格纳克干涉仪(Sagnac Interferometer,简称SI),在本文中我会对这几种光纤干涉仪进行介绍和讨论。
目前国内量子领域相关企业也有支持光纤干涉仪的定制服务。
2.光纤干涉仪的用途和用法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在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光纤干涉仪的核心用途就是实现量子比特的编码和测量。具体来说就是实现不同相位的制备以及相位的测量。下图为光纤干涉仪安装在量子密钥分发系统机箱中的示意图。其与驱动电路和主控电路连接。在发送端实现不同相位的光脉冲输出,在测量端进行相位调制和干涉,再进入单光子探测器进行探测。
在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相位调制是通过相位调制器与光纤干涉仪相互作用实现的。通常将相位调制器放置在光纤传感器信号臂或参考臂中,当光信号经过相位调制器时,相位调制器通过光电效应或磁光效应来改变材料的折射率,进而改变光信号的相位。系统工作时随机数发生器生成随机数电压信号,生成相位调制器的调制信号,通过相位调制器作用就可以将随机数信息加载在单光子脉冲上,从而实现量子态的调制。
虽然双 M-Z干涉仪解决了干涉中的许多问题,但是光子经过长距离传输,偏振态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即使加入自动偏振控制装置,在外界发生巨大变化时,也不一定能将偏振态调整到原始状态。长距离传输还会导致光子相位漂移,还有收发端干涉仪的长短和短长支路不一定完全相等,导致光子不能在同一时刻到达接收端的耦合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又提出了自动补偿相位编码系统,文献上常称之为插入即用系统(“plug and play”system),它是目前用的最多的相位编码系统。即插即用系统示意图如下。其具体工作原理后面再详细讨论。
3.光纤干涉仪的实现原理
本文基于一项公开专利讨论光纤干涉仪的实现原理,光纤干涉仪由盘盒和光纤干涉仪模块组成。光纤干涉仪由输入光纤和输出光纤(016)和耦合器(107)组成;其中,耦合器(通常被称为分束器或合束器)MZI中的主要功能:
- 分束功能:将来自光源的光束分成两束或多束。在马赫-曾德尔干涉仪中,一个耦合(DC1)通常将入射光分为两束,分别进入信号臂和参考臂。
- 合束功能:在信号臂和参考臂中的光经过一定的路径后,它们会到达第二个耦合器(DC2)。这个耦合器的作用是将这两束光重新合并,使得它们能够在同一个空间内重叠,从而产生干涉。
其中,盘盒至少包括盘槽(101)、耦合器卡槽(102)、隔档条(103)以及开口(104);其主要作为为对光纤干涉仪进行固定。用于量子通信系统中的光纤干涉装置提供稳定、可靠的工作环境,以确保封装在光纤干涉装置中的光纤干涉仪的干涉效果的稳定性,进而提升量子通信系统的测量灵敏度和通信速度。
除了马赫-泽德干涉仪(Mach Zehnder Interferometer,简称MZI),常用于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光纤干涉仪还包括:
- 法拉第-迈克尔逊干涉仪(Faraday-Michelson Interferometer,简称MI);问天量子的时间相位编码用到了这个;
- 萨格纳克干涉仪(Sagnac Interferometer,简称SI);循态量子密钥分发专利中用到了这个装置。他们提出了一种基于Sganac环和单相位调制器的CV-QKD实现装置,用以实现高斯调制。
4.写在最后
光纤干涉仪式目前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量子态调制的重要模块,在实际工程实现中其核心目标实现量子态的调制。在实际的工实现中其实也会有各种各样的误差产生方式,以及各种各样的误差补偿方法,后面在“手搓设备”环节,可以详细探讨。
本文如有谬误之处,还请各位小伙伴不吝指出。
5.主要参考文献
[1]翁智远,光纤信道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实验研究[D]
[2]孙国鑫,光纤干涉仪信号检测与解调[D]
[3]王钧,基于相位调制的干涉型光纤传感器的研究[D]
[4]张建,用于盘绕光纤干涉仪的盘盒和光纤干涉仪模块[P]
[5]王涛,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高斯调制实现装置及方法[P]
[6]李华生,针对Sagnac环结构的斑驳电压标定方法及系统[P]
[7]李东东,一种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及其通信方法[P]
[8]刘小利,基于M-Z干涉的全光纤石英增强光声光谱技术[D]
[9]陈柳平,用于光纤干涉装置的安装组件[P]
———————分割线———————
下面是博主的CSDN主页,里面还有其他的量子相关文章,欢迎大家围观并关注博主~我会持续更新量子领域各类博文。
关于量子的一切-CSDN博客关于量子的一切关注信息与通信,业界资讯,网络协议,网络安全领域.https://quantum.blog.csd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