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多态的概念
二、多态的定义及实现
2.1虚函数
2.2虚函数的重写
2.3多态的构成条件
2.4虚函数重写的两个例外
1.协变
2.析构函数的重写
2.5虚函数重写的实质
2.6override 和 final(C++11)
1.final
2.override
2.7重载、覆盖(重写)和隐藏(重定义)的区别
三、抽象类
3.1概念
3.2接口继承和实现继承
四、多态的原理
4.1虚函数表
4.2多态的原理
4.3静态绑定和动态绑定
五、单继承和多继承关系中的虚函数表
5.1单继承
5.2多继承中的虚函数表
5.3菱形继承、菱形虚拟继承
一、多态的概念
完成某个行为时,不同对象会产生不同状态。
二、多态的定义及实现
2.1虚函数
虚函数:即被virtual修饰的类成员函数称为虚函数。
class A
{virtual void Print(){cout<<A::Print()<<endl;}
};
2.2虚函数的重写
虚函数的重写(覆盖):派生类有一个跟基类完全相同的虚函数(即派生类虚函数与基类虚函数的返回值类型、函数名字、参数列表完全相同),称派生类的虚函数重写了基类的虚函数。
大家看到这可能会想到前面继承学的隐藏,回顾一下隐藏的概念。只要父类和子类有共同的成员名字,就构成隐藏,这不需要父类和子类的函数参数也相同。虚函数的重写比隐藏的定义更严格,两个分别在父类和子类函数的关系,函数名相同,不是重写,就是隐藏。如果满足重写,那就是重写。
class A
{
public:virtual void Print(){cout<<A::Print()<<endl;}
};class B: public A
{public:virtual void Print(){cout<<B::Print()<<endl;}
};
上述代码就展示了虚函数的重写,注意虽然子类可以不加virtual 也能和父类构成重写,但这种写法不太规范,不建议使用。
2.3多态的构成条件
多态是在不同的继承关系的类对象,去调用同一函数,产生了不同的行为。
在继承中要构成多态有两个条件:
1.必须通过基类的指针或者引用调用虚函数
2.被调用的函数必须是虚函数,且派生类必须对基类的虚函数进行重写
class A
{
public:virtual void Print(){cout<<A:Print()<<endl;}
};class B: public A
{
public:virtual void Print(){cout<<B:Print()<<endl;}
};void Func(A& a)
{a.Print();
}int main()
{A a1;Func(a1);B b1;Func(b1);return 0;
}
传给Func的是基类的引用,传的是基类,调用的就是基类的函数,传的是派生类,那么调用的就是派生类的函数。非常方便。Func的函数是灵魂,它的参数是基类的引用或者指针。
2.4虚函数重写的两个例外
1.协变
(基类与派生类虚函数返回类型不同)
派生类重写基类虚函数时,与基类虚函数返回类型不同。基类虚函数返回基类对象的指针或引用,派生类虚函数返回派生类对象的指针或引用。称为协变。
2.析构函数的重写
如果基类函数的析构函数是虚函数,此时派生类析构函数只要定义,无论是否加virtual关键字,都与基类的析构函数构成重写,虽然此时基类与派生类析构函数名字不同,但这里是编译器对析构函数名称进行了统一处理,处理成了destructor,所以可以看成是相同的。这时候,只有delete调用析构函数的时候,才能构成多态。
2.5虚函数重写的实质
虚函数重写,继承了接口,重写的是具体的实现。
2.6override 和 final(C++11)
这两个关键字是用来帮助用户检测某个函数是否重写的。
1.final
修饰虚函数,表示该虚函数不能再被重写
class A
{
public:virtual void Func() final{}};
2.override
检查派生类虚函数是否重写了基类某个虚函数,如果没有重写编译会报错
class A
{
virtual void Func()
{cout<<A::Func()<<endl;
}};class B: public A
{virtual void Func() override{cout<<B::Func()<<endl;}
};
2.7重载、覆盖(重写)和隐藏(重定义)的区别
重载 | a.两个函数在同一个作用域 b.函数名相同,参数类型、顺序或个数不同 |
重写(覆盖) | a.两个函数分别在基类和派生类作用域 b.函数名,参数和返回值都必须相同(协变例外) c.两个函数必须是虚函数 |
重定义(隐藏) | a.两个函数分别在基类和派生类作用域 b.两个函数的函数名相同 c.基类和派生类的函数名相同,不构成重写就是重定义 |
三、抽象类
3.1概念
在虚函数的后面写个=0,那么这个虚函数就是纯虚函数。包含纯虚函数的类叫抽象类。纯虚函数不能实例化对象,继承以后的纯虚函数也不能实例化对象,它规定必须重写这个函数才能使用。纯虚函数体现了接口继承,因为虚函数的重写本就是继承了接口,重写了实现。这里纯虚函数重写主要就是继承了接口。
3.2接口继承和实现继承
普通函数的继承,派生类继承了基类的函数,继承的是实现。
虚函数继承是一种接口继承,继承的是基类的接口,就是参数的列表,目的是为了重写,达成多态。达成同一个接口但能有不同的反应。所以如果不实现多态,就不要写虚函数。
四、多态的原理
4.1虚函数表
写个代码,基类为Person,有两个虚函数分别是Print()和Func2()和一个普通函数Func3(),派生类为Student,继承了Person,并且重写了Person里的Print()。
namespace ting
{class Person{public:virtual void Print(){cout << "买票全价" << endl;}virtual void Func2(){cout<<"Person::Func2()" << endl;}void Func3(){cout << "Person::Func3()" << endl;}};class Student: public Person{public:virtual void Print(){cout << "买票85折" << endl;}private:int a = 18;};void test1(){Person p1;Student s1;}
}
测试代码主要是对test1()的调用,这里暂时不写了。通过对上述代码调试,监视窗口可以看到s1和p1里都有一个_vfptr放在对象的前面(如下图所示),对象中的这个指针我们叫做虚函数表指针(v即virtual,f即function,ptr即指针)
一个含有虚函数的类中至少要有一个虚函数表指针,这个指针指向一个虚函数表,这个虚函数表里存储虚函数的地址,虚函数表也叫虚表。
通过观察,我们得到以下结论:
1.派生类对象,上述s1中,包含的内容有两部分。一是它从父类继承的成员,比如虚表指针,第二部分是它自己的成员。
2.基类对象和派生类对象不一样,这里Print()在派生类进行了重写,所以在s1里的虚表里原来存Person::virtual void Print()这个函数的地址,现在存Student::virtual void Print()函数的地址。完成了覆盖。重写是语法层面上的,覆盖是原理层上的叫法。
3.Func2继承下来了,它是虚函数,所以放在虚表中,Func3继承了,不过它不是虚表,所以没放在虚表里。
4.虚函数表本质是一个指针数组,一般这个数组的最后放了nullptr.
5.派生类的虚表生成:1,先将基类的虚表拷贝一份到派生类虚表中 2,如果派生类重写了基类的某个虚函数,则用这个虚函数覆盖虚表内的虚函数。 3,派生类自己新增加的虚函数按其在派生类的声明次序,增加到派生类虚表的最后。
6.对象中存的是虚表指针,虚表指针中存的是虚表,虚表中存的是虚函数指针,虚函数指针指向虚函数,虚函数和普通函数一样存在代码段。虚表在vs下存在代码段。
4.2多态的原理
拿出上面的代码分析。
class A
{
public:virtual void Print(){cout<<A:Print()<<endl;}
};class B: public A
{
public:virtual void Print(){cout<<B:Print()<<endl;}
};void Func(A& a)
{a.Print();
}int main()
{A a1;Func(a1);B b1;Func(b1);return 0;
}
在Func调用基类的对象a1时,Func从传来的引用,基类的对象a1中去找虚函数指针,找虚表,然后找到要调用的函数。如果是派生类的对象b1,就从b1中去找虚函数指针,找虚表,找到相应的地址和指向的函数,从而实现了多态,即相同的接口,传的对象不同,实现不同的行为。
多态的函数调用,并不是在编译时确定的,而是在运行时在对象中去找的。
4.3静态绑定和动态绑定
静态绑定又称为前期绑定,在程序编译时就确定了程序的行为,也成为静态多态。比如:函数重载。
动态绑定又称为晚期绑定,在运行期间,根据具体拿到的类型,确定程序的具体行为,调用具体的函数,称为动态多态。
五、单继承和多继承关系中的虚函数表
看到这一节,即将进入王炸阶段。复杂程度可以把初学者按在地上狠狠摩擦。(手动呲牙)
这里主要关注的是派生类的虚函数表。
5.1单继承
如何打印派生类B的对象的虚表?
namespace ting
{class A{public:virtual void Func1() {};virtual void Func2() {};virtual void Func3() {};virtual void Func4() {};};class B: public A{public:virtual void Func1(){cout << "B:Func1()" << endl;}};void test2(){A a1;B b1;}
}
具体过程在下面代码中注释了,这里主要讲几个要点:
1.为了获取虚表地址,首先获取a1地址,a1是整个对象的地址,我们要取虚表的地址,虚表地址在a1的前面4个或8个字节(32位是4个字节,64位是8个字节)。可以通过强制类型转换。再解引用。
不过这里采用先转为VFPTR的二级指针,VEPTR*是虚表指针,VFPTR**是指向虚表的指针,通过先转化位二级指针,再解引用,转化为虚表指针。这样比较安全,一般情况下,直接强制转换成VFPTR*可能不太准确。
2.得到虚表指针的地址,就可以访问这个虚表指针数组,这个虚表指针数组里存的都是虚表地址。
由于前面提到了虚表指针数组的最后一个元素是nullptr,所以可以通过这个条件来遍历整个指针数组,打印这个虚表里存的地址,打印地址的占位符是%p,64位。还需要把这个VFPTR强制转换为void*,才可以进行打印。
3.取出虚表指针数组中存储的虚函数指针,用这个指针来调用相应的函数,在函数内部进行区别。就能看到地址对应的函数和虚表中存储的全部虚函数地址了!
namespace ting
{class A{public:virtual void Func1() { cout << "A:Func1()" << endl; };virtual void Func2() { cout << "A:Func2()" << endl; };virtual void Func3() { cout << "A:Func3()" << endl; };virtual void Func4() { cout << "A:Func4()" << endl; };};class B: public A{public:virtual void Func1(){cout << "B:Func1()" << endl;}};typedef void(*VFPTR) ();//把这个函数指针,重命名为VFPTRvoid PrintVFTable(VFPTR vtable[]){cout << " 虚表地址:" << vtable << endl;for (int i = 0;vtable[i] != nullptr; ++i){printf("0x%p->", (void*)vtable[i]);//这里是打印地址,用printfVFPTR f = vtable[i];//取上面那个函数地址f();//用指针调用函数,函数名就是函数地址}}void test2(){A a1;B b1;//取虚表地址并强制转换称VFPTR类型VFPTR* vtable_a1 = *(VFPTR**)(&a1);PrintVFTable(vtable_a1);VFPTR* vtable_b1 = *(VFPTR**)(&b1);PrintVFTable(vtable_b1);}
}
这里可以很直观的看到,由于Func1()被重写了,所以这里的派生类对象b1里的Func1(),是由重写后的虚函数地址,覆盖了原来的地址。
5.2多继承中的虚函数表
通过同样的方式打印,可以得到多继承中,派生类未重写的虚函数放在第一个继承的基类部分的虚函数表中。
5.3菱形继承、菱形虚拟继承
写在这里只是说明,这两种继承方式是存在的,由于太过复杂,这里就不再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