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Tree)和二叉树

1.树的定义
树是一种非线性的数据结构,它表现的关系是一对多

它是由n(n>=0)个结点组成的有限集,当n = 0时,称为空树。

在任意一棵非空树中应满足:

1.有且仅有一个特殊的根节点,根节点没有前驱结点

2.每一个非根结点有且只有一个父结点;

除了根结点外,每个子结点可以分为多个不相交的子树,并且子树是不相交的

3.树是递归定义的

4.一颗N个结点的树有N-1条边

2.一些树的关键词定义
结点的度:一个结点含有子树的个数称为该结点的度
树的度:一棵树中,所有结点度的最大值称为树的度
树的深度:一棵树中节点的最大深度就是树的深度,也称为高度
父节点:若一个节点含有子节点,则这个节点称为其子节点的父节点
子节点:一个节点含有的子树的根节点称为该节点的子节点
节点的层次:从根节点开始,根节点为第一层,根的子节点为第二层,以此类推
兄弟节点:拥有共同父节点的节点互称为兄弟节点
叶子节点:度为零的节点就是叶子节点
祖先:从根到该结点所经分支上的所有结点;
子孙:以某结点为根的子树中任一结点都称为该结点的子孙。
森林:m颗互不相交的树构成的集合就是森林

3.树的存储结构
(1)双亲表示法(2)孩子表示法(3)孩子兄弟表示法

(1)双亲表示法

在每个节点中,有一个指示器指示其双亲结点到链表中的位置,

使其每个结点,不但知道自己是谁,而且知道双亲位置

(2)孩子表示法

将每个结点的孩子结点排序,以单链表存储,则n个结点有n个孩子链表

并且如果是叶子结点,这个单链表为空

然后将每个单链表的头指针组成一个线性表,顺序存储放入数组中

(3)孩子兄弟表示法

任意一棵树, 它的结点的第一个孩子如果存在就是唯一的,它的右兄弟如果存在也是唯一的。 因此,我们设置两个指针,分别指向该结点的第一个孩子和此结点的右兄弟。

这样也就把这个树变成了二叉树

4.二叉树的定义
二叉树是结点的一个有限集合,该集合为空,或者是由一个根节点加上两棵称为左子树和右子树的二叉树组成。

需要注意的是

(1)每个结点最多有两棵子树,即二叉树不存在度大于2的结点。
(2)二叉树是有序树有左右之分,其子树的次序不能颠倒。

5.满二叉树和完全二叉树
(1)满二叉树

如果二叉树中除了叶子结点,每个结点的度都为 2,则此二叉树称为满二叉树。

特点

满二叉树中第 i 层的节点数为 2n-1 个。
深度为 k 的满二叉树必有 2k-1 个节点 ,叶子数为 2k-1。
满二叉树中不存在度为 1 的节点,每一个分支点中都两棵深度相同的子树,且叶子节点都在最底层。
具有 n 个节点的满二叉树的深度为 log2(n+1)。
(2)完全二叉树

如果二叉树中除去最后一层节点为满二叉树,且最后一层的结点依次从左到右分布,则此二叉树被称为完全二叉树。

满二叉树是一种特殊的完全二叉树

n 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深度为 ⌊log2n⌋+1。

6.二叉树的性质
(1)在二叉树的第i层上至多有2^(i-1)个结点(i>=1)

(2)深度为k的二叉树至多有2^k-1个结点(k>=1)

可以看上面的图,深度为4,一共有2^4 -1= 15个结点

(3)对于任何一颗二叉树T,如果其终端结点数为n0,度为2的结点数为n2,则n0=n2+1

(4)具有n个节点的完全二叉树深为log2x+1(其中x表示不大于n的最大整数)

(5)如果对一颗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其深度为[log2n]+1)的结点按层序编号(从 层到[log2n]+1层,每层从左到右),对任一结点i(1<=i<=n):
如果i=1,则结点i是二叉树的根,无双亲,如果i>1,则其双亲结点是结点[i/2]
如果2i>n,则结点i无左孩子(结点i为叶子结点)否则左孩子是结点2i。
如果2i+1>n,则结点i无右孩子,否则其右孩子是结点2i+1.

下面看几个练习题

1.在具有 2n 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中,叶子结点个数为( A )

A n
B n+1
C n-1
D n/2
一共有2n个结点 也就是偶数个结点,那么一定存在一个度为1的结点
所以就有 2n = n0+n2+1 n0 = n2+1
所以就有 2n = n0+n0-1+1 —>n = n0
2. 某二叉树共有 399 个结点,其中有 199 个度为 2 的结点,则该二叉树中的叶子结点数为( B )
A 不存在这样的二叉树
B 200
C 198
D 199
n2 = 199 n0=n2+1=200
3.一棵完全二叉树的节点数为531个,那么这棵树的高度为( B )
A 11
B 10
C 8
D 12
k=log2 531 +1 取10
4.一个具有767个节点的完全二叉树,其叶子节点个数为( B )
A 383
B 384
C 385
D 386
767个结点 是奇数,那么度为1的结点没有
所以就是 767 = n0+n2 n0 = n2+1
所以就有767 = n0+n0-1 n0 = 384
7.二叉树的存储方式
二叉树的存储方式有 顺序存储和类似于链表的链式存储

二叉树的类似于链式存储是,一个一个节点引用起来的,这两种具体结构前面树已经提过了

(1)孩子表示法

class Node { 
int val; // 数据域
Node left; // 左孩子的引用,常常代表左孩子为根的整棵左子树 
Node right; // 右孩子的引用,常常代表右孩子为根的整棵右子树 
}

(2)孩子双亲表示法

class Node { 
int val; // 数据域 
Node left; // 左孩子的引用,常常代表左孩子为根的整棵左子树 
Node right; // 右孩子的引用,常常代表右孩子为根的整棵右子树 
Node parent; // 当前节点的根节点 
}

8.二叉树的基本操作
8.1 二叉树的4种遍历方式

用代码将上面的这个二叉树结构穷举一遍

static class TreeNode {public char val;public TreeNode left;public TreeNode right;public TreeNode(char val) {this.val = val;}
}
//二叉数的根节点
public TreeNode root;public void createTree() {TreeNode A = new TreeNode('A');TreeNode B = new TreeNode('B');TreeNode C = new TreeNode('C');TreeNode D = new TreeNode('D');TreeNode E = new TreeNode('E');TreeNode F = new TreeNode('F');TreeNode G = new TreeNode('G');TreeNode H = new TreeNode('H');A.left = B;A.right = C;B.left = D;B.right = E;C.left = F;C.right = G;E.right = H;this.root = A;
}

(1)前序遍历(根–>左–>右)

先访问一棵树的根节点,再访问左子树,最后访问右子树。

上面的遍历次序就是 A -> B -> D -> E -> H -> C -> F -> G

void preOrder(TreeNode root) {if (root == null) return;System.out.print(root.val + " ");preOrder(root.left);preOrder(root.right);
}

(2)中序遍历(左–>根–>右)

先访问一棵树的左子树,再访问根节点,最后访问右子树。

上面的遍历次序就是 D -> B -> E -> H -> A -> F -> C -> G

void inOrder(TreeNode root) {if (root == null) return;inOrder(root.left);System.out.print(root.val + " ");inOrder(root.right);}

(3)后序遍历(左–>右–>根)

先访问一棵树的左子树,再访问右子树,最后访问根节点。

上面的遍历次序就是 D -> H -> E -> B -> F -> G -> C -> A

void postOrde(TreeNode root) {if (root == null) return;postOrde(root.left);postOrde(root.right);System.out.print(root.val + " ");}

(4)层序遍历

先访问第一层的根结点,然后从左到右访问第2层上的节点,接着访问第三层的结点。

8.2 二叉树的基本操作
(1)获取树中结点的个数size()

两种思路

子问题:先遍历左边的树,再遍历右边的树,不为null就++

遍历递归思路:只要不为null就给sizeNode++

//1.子问题思路int size(TreeNode root) {if(root == null) return 0;return size(root.left) + size(root.right) + 1;
}
//2.遍历递归思路
public static int sizeNode;
void size2(TreeNode root){if(root == null) return;sizeNode++;size2(root.left);size2(root.right);
}

(2)获取叶子结点的个数getLeafNodeCount()

还是两种思路

子问题:左树的叶子+右树的叶子 = 整棵树的叶子

遍历递归思路:遍历到叶子就++

判断是不是叶子的条件是root.left == null && root.right == nul

//1.子问题

int getLeafNodeCount(TreeNode root){if(root == null) return 0;if (root.left == null && root.right == null) {return 1;}return getLeafNodeCount(root.left) + getLeafNodeCount(root.right);}
//2.遍历递归
    public static int leafSize;void getLeafNodeCount2(TreeNode root){if(root == null) return ;if (root.left == null && root.right == null) {leafSize++;}getLeafNodeCount2(root.left);getLeafNodeCount2(root.right);}

(3)获取第K层结点的个数getKLevelNodeCount()

int getKLevelNodeCount(TreeNode root, int k) {if(root == null) return 0;if (k == 1) {return 1;}return getKLevelNodeCount(root.left,k-1) + getKLevelNodeCount(root.right,k-1);}

(4)获取二叉树的高度getHeight()\

二叉树的高度–》左树高度和右树高度最大值+1

int getHeight(TreeNode root) {if(root == null) return 0;int leftHight = getHeight(root.left);int rightHight = getHeight(root.right);return (leftHight > rightHight ?leftHight + 1 :rightHight + 1);
}

时间复杂度O(N)

(5)检测值为value的元素是否存在fifind()

先看根是不是要找到元素,如果不是在左子树找,还不是就右子树找

TreeNode find(TreeNode root, int val) {if(root == null) return null;if(root.val == val) {return root;}TreeNode ret1 = find(root.left,val);if (ret1 != null) {return ret1;}TreeNode ret2 = find(root.right,val);if (ret2 != null) {return ret2;}return null;}

(6)层序遍历levelOrder()

void levelOrder(TreeNode root) {if (root == null) return;Queue<TreeNode> queue = new LinkedList<>();//现将根节点放进队列中queue.offer(root);while(!queue.isEmpty()) {TreeNode cur = queue.poll();System.out.print(cur.val + " ");//只要子树的左右节点不为null就给队列里面放if (cur.left != null) {queue.offer(cur.left);}if (cur.right != null) {queue.offer(cur.right);}}System.out.println();
}

(7)判断一颗树是不是完全二叉树isCompleteTree()

在判断一颗树是不是完全二叉树前,先要明白,给队列中放元素放null

此时这个队列不为null

boolean isCompleteTree(TreeNode root) {if (root == null) return true;Queue<TreeNode> queue = new LinkedList<>();queue.offer(root);while(!queue.isEmpty()) {TreeNode cur = queue.poll();if (cur != null) {queue.offer(cur.left);queue.offer(cur.right);}else {break;}}while(!queue.isEmpty()) {TreeNode cur = queue.peek();if (cur != null) {return false;}else {queue.poll();}}return true;
}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pingmian/10348.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江科大STM32学习笔记】GPIO输出

一、GPIO简介 1.GPIO&#xff08;General Purpose Input/Output&#xff09;通用输入输出 2.可配置为8种输入输出模式 3.引脚电平&#xff1a;0V~3.3V&#xff0c;部分引脚可容忍5V 部分引脚输入可为5V但输出只能是3.3V 4.输出模式下可控制端口输出高低电平&#xff0c;用…

Python基础详解四

一&#xff0c;Json解析 字典转换为JSON&#xff1a; import jsondata [{"name":"袁震","age":20},{"name":"张三","age":21},{"name":"李四","age":22}] str json.dumps(data) …

Linux(centos7)系统配置 ntpd服务设置时间同步

一 、应用场景 两台服务器,要求使他们时间同步,有人问为什么要时间同步?如果一个集群中,时间相差很大,那么会出现很多诡异的问题,你也不想在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上浪费几天时间吧!总之,设置服务器之间时间同步,为了避免很多问题的发生! ntpd(Network Time Protocol …

【第20章】spring-mvc之定时任务

文章目录 前言一、开启1. 打开开关2. 定时任务类3. 执行结果 二、定时任务线程池1.定义线程池2.开启异步3. 定时任务类4. 执行结果 三、cron总结 前言 定时任务是项目中比较常见的功能&#xff0c;常用于定时发送消息、拉取数据、数据备份等&#xff1b; 为什么要放到SpringM…

基于 LlaMA 3 + LangGraph 在windows本地部署大模型 (四)

基于 LlaMA 3 LangGraph 在windows本地部署大模型 &#xff08;四&#xff09; 大家继续看 https://lilianweng.github.io/posts/2023-06-23-agent/的文档内容 第三部分&#xff1a;工具使用 工具的使用是人类的一个显着而显着的特征。我们创造、修改和利用外部物体来完成超…

开发一款抓大鹅游戏

你抓大鹅第二关过了吗&#xff1f;近期,经常在身边听见这样的疑问。作为本月的爆款游戏&#xff0c;抓大鹅以简单的消消乐玩法、动感的音乐、易上手的操作方式、简单易懂的游戏规则吸引了大量玩家。就像2022年的羊了个羊&#xff0c;2021年的合成大西瓜&#xff0c;但它们确实非…

20240511,谓词,内建函数对象

拜托铠甲勇士真的帅好不好&#xff01;&#xff01;&#xff01; STL案例2-员工分组 10个员工&#xff0c;指派部门&#xff0c;员工信息&#xff08;姓名&#xff0c;工资组成&#xff0c;部门&#xff1a;策划&#xff0c;美术&#xff0c;研发&#xff09;&#xff0c;随机…

【gpedit.msc】组策略编辑器的安装,针对windows家庭版,没有此功能

创建一个记事本文件然后放入以下内容 echo offpushd "%~dp0"dir /b %systemroot%\Windows\servicing\Packages\Microsoft-Windows-GroupPolicy-ClientExtensions-Package~3*.mum >gp.txtdir /b %systemroot%\servicing\Packages\Microsoft-Windows-GroupPolicy-…

[框架] Unity 公共执行器

本篇我们通过使用单例模式来创建一个公共执行器&#xff0c;使得原本应该在Update()、FixedUpdate()中的指令都可以统一放在一个对象中执行&#xff0c;且可进行添加和移除操作。 1. 创建单例模式改造器&#xff1a;SingletonMono 我们先创建一个单例模式改造器&#xff0c;使…

2024数维杯

截至我所知的信息&#xff08;2023年&#xff09;&#xff0c;“数维杯”并不是一个广泛认知的赛事名称&#xff0c;至少在主流的学术、教育或科技竞赛领域中没有明确对应的赛事。这可能是指某个特定领域或地区的竞赛&#xff0c;也可能是一个新兴的比赛或者非正式的称谓。 如…

SSM【Spring SpringMVC Mybatis】——Mybatis

目录 1、初识Mybatis 1.1Mybatis简介 1.2 官网地址 2、搭建Mybatis框架 2.1 准备 2.2 搭建Mybatis框架步骤 1. 导入jar包 2. 编写核心配置文件【mybatis-config.xml】 3. 书写相关接口及映射文件 4. 测试【SqlSession】 2.3 添加Log4j日志框架 导入jar包 编写配置文…

ERA5数据的区别

ERA5 hourly data on single levels from 1940 to present 链接 ERA5是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第五代全球气候和天气再分析产品&#xff0c;涵盖过去80年的数据。数据可从1940年开始获取&#xff0c;ERA5取代了ERA-Interim再分析产品。 再分析将全球范围内的模型数据与…

详解drop,delete,truncate区别

在SQL中&#xff0c;"DROP"、"DELETE"和"TRUNCATE"是用于删除数据的不同命令&#xff0c;它们之间有一些重要的区别&#xff1a; DROP&#xff1a; DROP用于删除数据库对象&#xff0c;例如删除表、视图、索引、触发器等。使用DROP删除的对象将…

27.哀家要长脑子了!---栈与队列

1.739. 每日温度 - 力扣&#xff08;LeetCode&#xff09; 用单调栈的方法做&#xff1a; 从左到右遍历数组&#xff1a; 栈中存放的是下标&#xff0c;每个温度在原数组中的下标&#xff0c;从大到小排列&#xff0c;因为这样才能确保的是最近一天的升高温度 如果栈为空&am…

Vue面试经验2

Vue 你说你在vue项目中实现了自定义指令&#xff0c;如何实现 全局指令在main.js入口文件中实现 使用方法&#xff1a;v-指令名称 每个钩子函数都有两个参数&#xff08;ele,obj&#xff09; ele:绑定指令的元素 obj:指令的一些信息&#xff08;比如绑定指令的值&#xff0c…

速盾: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选择适合自己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是非常重要的&#xff0c;因为网络安全问题涉及到个人隐私和重要数据的保护。在选择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时&#xff0c;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xff1a; 网络规模和需求&#xff1a;首先要了解自己的网络规模和需求&#xff0c;包括网络设备的数量…

虚表,虚函数习题

6. 关于虚表说法正确的是&#xff08;d &#xff09; A&#xff1a;一个类只能有一张虚表 多重继承 B&#xff1a;基类中有虚函数&#xff0c;如果子类中没有重写基类的虚函数&#xff0c;此时子类与基类共用同一张虚表 即使子类重写了基类的虚函数&#xff0c;此时子类与…

探索生产者/消费者模式:解决并发编程中的资源竞争

序言 在并发编程中&#xff0c;资源竞争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为了有效地管理资源并确保线程安全&#xff0c;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方法。其中之一是生产者/消费者模式&#xff0c;它是一种经典的并发设计模式&#xff0c;用于解决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协作问题。本文将深入探讨生产…

Ansible playbook

playbook playbook介绍 playbooks是ansible用于配置&#xff0c;部署&#xff0c;和管理被控节点的剧本。通过playbooks的详细描述&#xff0c;执行其中的tasks&#xff0c;可以让远端主机达到预期的状态。playbooks是由一个或多个”play”组成的列表。 当对一台机器做环境初…

conan2 基础入门(02)-安装

conan2 基础入门(02)-安装 文章目录 conan2 基础入门(02)-安装⭐前言⭐安装python安装安装包安装自行操作 ⭐验证配置环境变量命令行验证conan配置文件 END ⭐前言 Conan 2.0: C and C Open Source Package Manager 官方提供三种安装conan的方式。分别为&#xff1a; Recommen…